就在刚刚,普京表示承认自2014年宣布独立的两个乌克兰东部地区国家,承认两个共和国的合法地位并签订友好合作协议。消息传出之后立刻成为了全世界的热议话题,有关制裁俄罗斯的说法挤满了国际网络的热搜排行榜。
笔者本文无意于评价这一点热点事件,而是从两个切入点分析这一关键事件的背景。这两个切入点分别是:乌克兰的历史由来、乌克兰前总统亚努科维奇。
俄罗斯总统普京。
历史上真的存在统一的乌克兰吗?
数百年以来,乌克兰一直是以民族和文化的形式存在于第聂伯河附近,但从未建立过一个属于乌克兰人的国家。
更有趣的是,近三四百年中,
乌克兰一直处于第聂伯河东西两边动态分裂的历史进程里。
现在的乌克兰东部地区独立看似是一个突发事件,但这种分裂和独立恰恰才是乌克兰历史上的常态。
第聂伯河两岸的分裂才是常态。
乌克兰人最引以为傲的历史是公元10世纪前后,当时一批罗斯人以基辅为核心建立了基辅罗斯公国。不幸的是,这不仅成为了乌克兰作为独立国家的历史源头,反而让乌克兰非常尴尬。
其原因不仅是基辅罗斯仅仅存在了2个世纪,随后就被成吉思汗的铁骑攻破了。更重要的一点是,基辅罗斯的国家遗产并没有留在乌克兰地区,而是移动到了莫斯科(特别是基辅大主教也将教派迁移到莫斯科了),
沙俄、苏联以及俄罗斯才是基辅罗斯最为正统的继承人。
如果要从公元10世纪开始讲历史,现在的俄罗斯应该改名叫基辅罗斯,而乌克兰则要改名为“古基辅罗斯”或者“基辅罗斯故土”。乌克兰找不到作为一个独立国家的历史支撑。
俄罗斯才是基辅罗斯以及东正教的继承人。
公元10世纪不行,那就把历史的指针向后移动。可惜的是,即便如此,人们也很难找到乌克兰作为独立国家的踪迹。
历史上,蒙古倒下之后,乌克兰地区就成为了立陶宛大公国的土地,是立陶宛的一部分。随后由于立陶宛与波兰的暂时性合并,乌克兰又转而成为了波兰的领土(立陶宛大公国的实力衰弱)。
乌克兰在历史上的真正亮相,是东乌克兰和俄罗斯共同掀起的。
当时东乌克兰民众联合俄罗斯人一同反抗波兰的统治,并在1654年邀请沙俄来治理乌克兰地区。也就是说,乌克兰一出现,就是受俄罗斯治理的领土之一。(这里的东乌克兰是以第聂伯河为界限的东部地区)。
有趣的是,东乌克兰加入俄罗斯一百五十年之后,第聂伯河以西的西乌克兰才在1772年、1793年以及1795年分三次并入俄罗斯,并入俄罗斯管辖的乌克兰地区。
东乌克兰在历史上与俄罗斯一同反抗波兰统治。
东乌克兰加入俄罗斯150年之后,西乌克兰才并入其中,这种东部地区和西部地区的分裂一直贯穿乌克兰的历史。
特别是沙俄的十月革命之后,西乌克兰在1920年被划分为了波兰的一部分,而东乌克兰则继续归布尔什维克政府(俄罗斯)治理。这种分裂直接改变了东西乌克兰的生态,东乌克兰1922年加入苏联开始工业化、经济腾飞的时候,西乌克兰还在波兰的治理下从事原始的农业活动。
如果不是后来纳粹德国闪击波兰,如果没有后来的第二次世界大战,现在的西乌克兰就只是波兰的一部分,而亲俄的东乌克兰才是现在独立国家。东西两部分依旧分裂。
立陶宛,波兰以及西乌克兰在历史上一度是一个国家。
即便是由于历史的种种巧合,东西乌克兰成为了一个统一的国家、一个统一的乌克兰,但乌克兰东部地区和西部地区的分裂一直长期存在。这种东部地区和西部地区分裂
借助乌克兰失败的西式政治体制愈演愈烈,
最终直接导致了乌克兰目前的分裂。
对此最有发言权的人是谁呢?就是前总统亚努科维奇。
亲俄的前乌克兰总统亚努科维奇与普京。
最能让西式制度破防的人是谁?
亚努科维奇堪称是最能让西式制度破防的政客,
他在橙色事件之后败选,在2010年大选中的当选。这一系列事件,堪称是西式制度中最难以抹去的污点。
一切还要从乌克兰的制度说起。乌克兰的选举制度以地区选票为准,候选人得到选区的多数选票即为当选。这样的选举制度在一个团结的国家中没有问题,
但放在东部地区和西部地区分歧严重的乌克兰就是灾难。
西方对此有个专门的研究用词“极化多党制”,乌克兰就是“极化多党制”的典型,亚努科维奇就是这种灾难的代表。
提议暂缓加入欧盟的亚努科维奇仓皇下台。
乌克兰东部地区以工业为主,其中70%工业生产极为依赖与俄罗斯境内企业的配合与合作,且极为需要廉价的俄罗斯能源。更重要的是,乌克兰东部自1654年起义之后就一直是俄罗斯的领土,
境内人口以俄罗斯族人为主,俄罗斯语也是其官方语言
。其直接结果就是,乌克兰东部地区极度亲俄。
乌克兰西部以继承波兰的农业和劳务输出为主,它在经济上与欧洲国家合作密切(主要是去欧洲国家打工、劳务输出),
很多年轻人都希望通过加入欧盟的方式一步脱贫。
此外,西乌克兰历史上仅在1799年至1920年之间短暂的属于沙俄,而且还赶上了沙俄末期,它在文化上更亲近欧洲。其直接结果就是,乌克兰西部地区极度亲欧。
东边是亲近俄罗斯,希望通过与俄罗斯的合作发展经济,西边是亲近欧洲,希望通过配合欧盟以及北约制裁俄罗斯的方针来一步脱贫。
乌克兰东西地区的对立催生了对立的政党,对立的政党反过来用种种符合选民预期的许诺来诱惑民众,
最终一步步催生了乌克兰的“极化多党制”状况。
乌克兰东西部地区的分歧非常严重。
最典型的例子就是“橙色事件”。当时,东部地区支持的亲俄候选人亚努科维奇赢得了大选,乌克兰中部以及西部的亲西方选民对此非常不满意。这些亲欧洲的选民打着亚努科维奇贪腐和选举舞弊的理由,多次游行示威(类似于特朗普支持者的举动),最终迫使乌克兰重新举行的大选。
新的选举之后,亲西方的尤先科以微弱的优势胜选,随后与亲西方的季莫申科组建了联合政府。这种通过挑拨支持者闹事来重新选举的行为本来就很掉价。2021年特朗普支持者的行动就很让美国丢人。
橙色事件和特朗普支持举动本质上是一回事。
更让西式制度破防的是。橙色事件并没有到此为止,
被钉上腐败和选举舞弊污名的亚努科维奇,居然在2010年大选中以大幅度的优势取胜。
2010年的大选中,亚努科维奇的支持率接近50%,季莫申科的支持率在40%左右,凭借橙色事件二次选举取胜的尤先科只获得了不到10%的选票。
亲俄候选人亚努科维奇在2010年的胜选真是让西式制度破防了。橙色事件中,很多人说亚努科维奇选举舞弊、贪腐,并在二次大选中击败了他,打造了一个完美的正义战胜选举舞弊的故事。可在故事中被定性为舞弊者的亚努科维奇并没有被扫进垃圾堆里,他居然在2010年以大幅度的优势获胜了,那橙色事件算是怎么回事呢?
亚努科维奇的当选不仅让乌克兰的西式制度破防,也有力地证明了一个西方势力拼命否认的事实——
乌克兰境内有很多的亲俄罗斯民众,
这些世代居住在东乌克兰的民众把亚努科维奇推上了乌克兰总统的宝座。
亚努科维奇在2010大选中居然赢了。
亚努科维奇执政期间,乌克兰与俄罗斯的关系非常好:
俄罗斯向乌克兰提供低价的天然气能源,乌克兰同意与俄罗斯续签黑海舰队的港口租借协议。
乌俄关系的缓和让乌克兰东部地区民众非常满意,但随之而来的欧洲打压却让乌克兰西部地区民众非常不满。2013年,亚努科维奇政府决定暂缓加入欧盟的步伐,转而与俄罗斯以及独联体国家合作。这一政府决定戳破了东乌克兰和西乌克兰表面和谐的窗户纸。
命令颁布之后,东乌克兰的民众对亲近俄罗斯以及独联体的决定很开心,可西乌克兰的民众却非常愤怒。
反对者冲上街头进行各种不受控制的行动,亚努科维奇被迫答应了一系列条件。但还是不行,反对者就是要彻底终结这位亲俄罗斯的乌克兰总统。
当时的乌克兰出现了非常诡异的一幕:总统亚努科维奇被迫东躲西藏,亲欧派在季莫申科等人的带领下要彻底清算他,但东乌克兰民众依旧坚信亚努科维奇才是他们的总统。
亚诺科维奇被乌克兰警方通缉。
亚努科维奇不仅极大嘲讽了西式制度,更是用他的政治生涯证明了一个现实——现在欧洲局势之下,乌克兰不可能找到既亲近欧盟又亲近俄罗斯的方式,东部地区和西部地区的矛盾不可调和,甚至已经到了无法尊重大选结果的程度。
普京刚刚承认的“顿涅茨克人民共和国”和“卢甘斯克人民共和国”,就是这种令人唏嘘的历史和现状的产物。
/
老伯纳
对比乌克兰的分裂,我们能生活在一个团结且包容的国家真是非常幸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