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历史上功高震主,却不被猜忌的三大名将,每个人都大名鼎鼎
创始人
2025-08-29 20:04:03
0

在中国有句这样一句俗语“太平本是将军定,不许将军见太平”,说的就是古时候的那些将军们大部分都不能善终。将领是保障国家的基石,他们始终肩负着保卫国家的重任。可是在古代,很多将领为何不得善终呢?原因无非几个字:功高震主。

很多的将领在军事上真的堪称是一把好手,比如韩信、岳飞,被称为“兵家四圣”。可是军事上的突出不能掩盖他们在政治才能上的低能,假设他们能够心领神会君王心中在想什么,或许就能避免这一场悲剧。

因为军功历来是所有的功劳之中最大的,外加上将领常年和士兵打成一片,军中很容易形成“只知将领,不知皇上”的局面,为了避免这种悲剧发生,皇帝只有将这些将领除去。

不过在历史上,并非每个将领都不得善终,其中有几个人最终能够成功做到功成身退不被君王猜忌,而他们的为人处事够很多的将军学一辈子:

王翦:老成持重的老将

要论“装孙子”的老祖宗,我们不得不提到一个人,他就是战国名将王翦。后世许多名将都是靠着王翦遗留下来的宝贵经验才最终得以幸免的。

王翦的政治才华之高超不亚于李斯,更主要的是,王翦家族在王翦死后并未衰弱,反而是传承千年,在魏晋南北朝时期还做到了“王与马共天下”,而李斯家族只有二世,就如同秦王朝的基业一般。

而王翦是如何做到的呢?王翦成功的秘诀就两点:一个是靠贪财自污让秦始皇放心;另外就是不眷恋权位,天下统一之后便立马交出兵权,以此来做到不让君王猜忌。

在当年秦始皇伐楚的时候,王翦曾经提议要用60万大军攻打楚国。可当时秦始皇认为王翦老了,况且60万大军几乎是当时秦国所有的战力,这么庞大的军队数量交由一个外姓将领去掌握,换成是谁都不会放心的,而恰巧那个时候秦国中生代将领李信认为攻打楚国只需20万,秦始皇很高兴就让李信带兵攻打楚国。

可是最后的结果证明,李信还是比不上老成持重的王翦,伐楚之战李信大军几乎全军覆没,而秦始皇迫不得已只有亲自请出王翦。

而王翦这个时候就展现出高超的智慧了,一个是向秦始皇要六十万大军,另外则是要和秦始皇要财宝,王翦的意思就是:“等到我老了,没有仗可打了,你就用不到我了,不如现在我趁机攒点家当。”

这句话一个是王翦明着向秦始皇要好处,暗地里就是向秦始皇说明伐楚之战后他已经做好了归隐的打算,让秦始皇大可放心。

而在伐楚之战中,王翦每次“八百里加急”报的不是战功,而是多次要向秦始皇要财物,其目的就是告诉秦始皇,他这个人很贪财,等于把自己的弱点告知了秦始皇,以便秦始皇随时掌控。

而秦国统一天下之后,王翦并未如同李斯一样继续在朝中任职,而是早早将军权交出自己回家养老去了,而其子王贲也很聪明,并未如蒙恬一般外放,而是选择留在秦始皇身边,其目的就是便于让秦始皇随时监视。

可以说,王翦的政治智慧和情商在武将之中属于罕有,就算是文臣,能够做到和王翦一般的也是凤毛麟角,因此王家得以在王翦死后继续光耀门楣。

卫青:他在就没人敢动刘据

除了王翦之外,卫青也是一个能够做到功高震主却又功成身退的名将之一。有学者认为,在汉武帝后期,武帝其实已经对于卫青有点猜忌了,可是猜忌归猜忌,武帝却从未真的想要杀卫青,因为那个时候汉武帝有了疑心病,看谁都不顺眼,更不用说卫青了。

而卫青在漠北决战之后虽然一直被汉武帝所冷落,可是汉武帝还是把他放在很高的位置上,当时的朝臣之中有一大半的人都出自卫霍门下,就算卫青没有了兵权,可是要做到一呼百应还真不是难事,可是汉武帝始终没有动卫青的念头,甚至卫青死后,汉武帝亲自褒奖,卫青死后若干年,苏文、江充等人看到了太子刘据已经没有了最大的靠山才敢动太子刘据。

而卫青能够做到功高震主却不被汉武帝猜忌原因也很简单:谨小慎微和不结党。

在汉朝社会之中,当时的皇亲贵族都有养门客的习惯,这些人在幕后帮助主人出谋划策等等。卫青当时位极人臣,按理来说他也有足够的资本去养门客。

但是卫青终其一生都从未养过一个门客,其目的就是不想让汉武帝猜忌,因为门客壮大了就可能有结党营私的嫌疑,而卫青则拒绝供养门客就是洗清了自己结党的心思。

同时卫青的姐姐卫子夫是大汉皇后,他又是汉武帝姐姐的驸马爷,有这双重身份在外加上卫青的功劳足以让卫青嚣张跋扈,后来的李广利可是比他狂多了。

可是卫青在汉武帝一朝一直是谨小慎微的,李敢刺伤卫青一事都被他压了下去不声张,而无论汉武帝怎么对待他,卫青也是毫无怨言。

卫青的一言一行,汉武帝其实都看在眼里,卫青就好像一个任人欺负的“老实人”,也因此汉武帝虽然冷落他,可是一直没有拿卫青开刀,因为他知道卫青没有想要谋反的心思。

能够代替皇帝的郭子仪

除了王翦之外,历史上能够真正做到功高震主不被猜忌的只有郭子仪了。

“醉打金枝”之中有这么一个片段,说驸马和公主吵架,公主立马就生气了要找自己的老爹去告状,这个时候驸马也急了,大声说道:‘你爹的皇位都是我爹让的’,这句话在当时语出惊人,这句话的分量无意谋反。

可奇葩的是,当皇帝听了这句话之后并未生气,而是哭笑不得的说:“这家伙真没说错”,言外之意就是郭子仪没有谋反的心思。

历经三朝,经历好几位皇帝能够做到不被猜忌,郭子仪也可谓挺牛的了,而他的做法也和王翦差不多:一个是靠自污,当年郭子仪打了胜仗回来,皇帝要赏赐他东西,而郭子仪则直接向皇帝挑明了,我要美人。

这句话的含义就如同当年王翦在出征之时向秦始皇讨要封赏一样,意在向皇帝说明他对权力不感兴趣,但是对财宝和美女感兴趣,也是把自己弱点交给了皇帝。

同时他的家里一年四季都是大开方便之门,京城的百姓可以随意出入他的家门,他这么做的目的就是告诉皇帝,他没有什么见不得人的,大开方便之门就等同于把监视自己的眼睛都交到了皇帝手中。

而当时的皇帝看到郭子仪如此识相,也打消了对他的猜忌,而同时期的李光弼就没有郭子仪的智慧,最终抑郁而死。

所以从王翦、郭子仪和卫青身上可以看出他们为人处事的道理,在领导面前表现的听话、贪财、谨小慎微,这让上级就感觉这个人很好控制且没有取而代之的心思,因此打消了对他们的猜忌。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关... 在汉末三国时期,关羽虽然不能说是最强的将领,但他却被誉为万人之敌。比如在公元200年,关羽就在白马之...
原创 三... 贾诩之所以被尊称为三国第一毒士,是因为他在谋略和决策方面展现了常人难以企及的智慧。他的独特眼光和精妙...
原创 三... 作为《三国演义》中的顶尖猛将,赵云凭借着一系列卓越的战绩,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在刘备兵力不足、...
原创 刘... 我们都知道,在漫长的历史中,刘备、关羽和张飞三人因缘际会相识,并在桃园结下了深厚的兄弟情谊。他们始终...
原创 如... 即使没有安禄山的出现,节度使制度本身也是不合理的。其本质其实很简单:原本只是朝廷派到地方负责巡查的官...
原创 战... 公元前408年,魏国的魏文侯指挥大将乐羊带兵攻打中山国,经过三年的艰苦战斗,最终才拿下了这个国家。魏...
原创 美... 屈原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爱国诗人,因为遭到小人的诬陷,被君王排斥,最终被流放。他在《九章·怀沙》一诗中...
原创 毛... 毛主席对许世友将军的宠爱广为人知,但事实上,还有一位不为大众所熟知的爱将,那就是周子昆。尽管许世友在...
百年宗祠到城市绿洲,沙头街道十... 南都讯 记者 谢宇野 福田区一年一度的文化盛宴终于要来了,11月27日-11月30日,福田区第七届围...
“同路朋友——坦赞铁路采风绘画... 央广网北京11月24日消息(记者 宋雪)记者从中国国家博物馆获悉,2025年,在坦赞铁路全线铺通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