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历史的另类脸谱:被人嘲笑留着辫子,其实是民族文化的坚守者
创始人
2025-08-29 19:02:44
0

北洋大时代的生存智慧(一百五十七):欲灭一国,先灭其文化。

在中国的历史上,一直认为周围都是蛮荒之地,海外的国家乃是蕞尔小邦、不通教化。特别是在清朝,在诸多领域均落后于新涌入的西方文明,一些人开始主张向西方学习,即所谓的“师夷长技以制夷”。而这在当时保守的人看来实在是“大逆不道”之举,是以夷变夏,可是学着学着,越来越多的人反而失去了对自身文化的自信,学习西方的器械制造、自然科学、庙堂制度等之后,传统文化被弃如敝履。有一句话是说:欲灭一国,先灭其文化。不说这句话是否太过绝对,但一个丢失自己的传统、遗忘自己本源的民族,究竟能够走多远,引人深思。

但是在北洋时期,还有辜鸿铭这样一位孤独的坚守者,他并不是一个死读经书、抱残守缺的老顽固,而且一生的经历实在堪称传奇。他出生在南洋马来半岛一个英国人的橡胶园里,他的祖辈迁居南洋,并在当地积累下丰厚的财产。他的父亲辜紫云当时是洋人经营的橡胶园的总管,娶了西洋人,并生下了辜鸿铭。从小聪明伶俐的辜鸿铭,有着很高的学习天赋。他的父亲除了家乡的方言,还会说英语和马来语,从小生活在一个文化交汇的环境中,但接触较多的还是西方文化。没有子女的橡胶园主非常喜欢辜鸿铭,从小就让他阅读英国名著,十岁的辜鸿铭也能够有机会游历西洋列国。

其后,辜鸿铭的一家人并没有忘记自己的本源。在临行前,他的父亲在祖先牌位前焚香告诫他说:“不论你走到哪里,不论你身边是英国人,德国人还是法国人,都不要忘了,你是中国人。”年幼的辜鸿铭展现了惊人的学习天赋,他掌握了英、德、法等多种语言,连拿了十余个博士学位,会操九种语言,属于求学时的风云人物。然而求学归来的辜鸿铭,第一次正式接触到充满魅力的中国文化之后,就彻底沉迷其中,一生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宣扬者与坚守者。他把一大批儒家经典翻译成外文,他认为洋人的文明强调弱肉强食的竞争,冷酷而残忍,唯有中国的文化才是拯救世界的良方,他的宣传也得到了洋人的认可,对东方这个古老国度的文化表现出了向往和敬重,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最终,当在北洋军阀时期的大学校园内,人们突然看见一个长相像洋人却留着一头不合时宜的小辫子的老头登上讲台,不由得发出一阵嘲笑,这个登台授课的老头就是辜鸿铭。他面不改色地说道:“你们笑我,无非是因为我的辫子,我的辫子是有形的,可以剪掉,然而诸位同学脑袋里的辫子,就不是那么好剪的啦。”这正是辜鸿铭发自内心的文化自信体现,那是一份懂得取舍精华的自信,在那个对传统文化弃如敝履的时代,一个生在南洋,学在西洋的中国人把他捡了起来,在一片西化的呼声中,孤独地坚守着传统文化,并介绍到当时对传统文化一无所知的洋人世界,这不仅是坚守,更是一份信念与担当。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男子在七彩丹霞景区翻护栏下山捡... 近日,甘肃张掖七彩丹霞景区内,有游客发视频称,一男子翻越护栏进入保护区域捡拾相机,因当时正在下雨,土...
原创 韩... 刘备三顾茅庐,请诸葛亮出山,帮其完成复汉大业。可以说诸葛亮是刘备的军师及智囊代表,没有之一。那么诸葛...
原创 袁... 长安街头的奇遇 在唐太宗统治时期的长安城,街道上车水马龙,商贩的叫卖声此起彼伏,热闹得像一锅刚出炉的...
如果刘备得天下,首先会斩杀这3... 中国有句老话,说的是“事儿办完了,帮手就没用了”,这话听起来有点狠心,但说的却是实情。从古代开始,就...
原创 王... 公元9年,王莽篡汉,建立了新朝。之后王莽开始改革,不过让大家没有想到的是,王莽的改革并没有深得民心。...
原创 刘... 提起中国历史上的女皇帝,人们不约而同地都会想到一个人——武则天,一位站在权力巅峰的女人。而在历史上能...
原创 刘... 汉桓帝刘志就是在厕所里和太监们联系,最后发动政变干掉了权臣大将军梁冀。史称厕所政变,感兴趣可自行网上...
整体进度超20%!贵州省考古标... 4月15日,记者在位于贵安新区马场镇的贵州省考古标本库房建设项目现场看到,地下室主体建设进展顺利,整...
原创 玄... 唐高祖李渊登基称帝开辟唐朝后,从太原起义的军队中选拔出了三万禁军,负责皇宫的守卫工作,称“元从禁军”...
原创 乌... 乌克兰持续的冲突迫使欧洲国家向基辅提供大量支持,包括财政援助、军事援助和人道主义救济。这种支持采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