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蒋介石弥留之际坦言:这一生我最佩服的人就是他
创始人
2025-08-29 18:02:43
0

纵观中国近现代史,如果没有蒋介石,当时中国的台湾、东北被日本占领,中国将被各地军阀分割小国家,当时在中国当时唯一可以控制有全国各地军阀、中央军、黄埔系、准嫡系和嫡系拥有几百万军力的国民政府党、政、军非蒋介石,没有第二人,所以蒋介石的存在促进了中国领土完整的重要作用。

如果不带任何感情色彩来看,蒋介石可以说是中国近代一个有影响力的人物,但称不上伟人。他的功过肯定不能相抵。蒋介石一生铸成很多大错,但他个人是非常要强,也不肯服输的。

1975年4月5日,享年88岁的蒋介石,在台湾病逝。临终前,蒋介石曾嘱咐儿子蒋经国:自己的棺材不要落土,终有一天要葬到大陆老家奉化回归故里。

人之将死,其言也真。在病床上的蒋介石知道自己大限将至,在这余数不多的时限里,他不想再谈自己提了多年

“收复大陆”的宏图伟业,他只想说一点实实在在的真心话。临终前,他挣扎着力气虚弱地说道:我一生只敬佩一个人。那这个人到底是谁?

蒋介石口中,令他敬佩之人,正是周恩来总理。蒋介石是国民党反对派的最高首脑,周恩来是我党的核心大脑之一。两人本是对立面,蒋介石何出此言呢?

蒋介石曾对身边的人感叹:

“周恩来是个人才啊!我们党里像他这样的人才太少了!可惜!可惜!不能为我所用。”在蒋介石的心里周恩来具体是什么形象呢?我们现在不得而知,但可以从当时旁观者的眼中略知一二。

原美国总统尼克松在其著作《领袖们》一书中,形容周恩来与蒋介石之间的关系,

“就像在公园里乘坐滑车一样,时起时落”。可以这样说,在周恩来与蒋介石的长期交往中,他们既是齐心协力的朋友,又是唇枪舌剑的政敌。

蒋介石与周恩来的相识在黄埔军校,那个时候的蒋介石任黄埔军校校长,当时的他也希望通过努力办学,培养出能够为国奋斗的栋梁,毕竟当时的中国已经千疮百孔。那么办学就势必需要老师,于是在这样的背景条件下,蒋介石曾请求张申府从留学人员中举荐一些优秀人才到黄埔去执教,其中就包含周恩来。

1924年周恩来任命为,黄埔军校政治部主任。从此开始了他与蒋介石之间,长达20多年磕磕碰碰的交往生涯。可以说,两个人曾为了革命并肩作战过。只是后来蒋介石背叛了革命,两个人才走到了对立面。

周恩来一到任便组织建设了政治工作,完善和落实了党代表和政治部制度,使黄埔军校的政治工作有了实质性的提高,当时在黄埔军校工作的周恩来在尽力做好自己本职工作的同时,也全力支持着蒋介石的工作。

蒋介石曾亲口对人夸赞:周恩来是黄埔军校里我最得力的干将。

随着实力的不断增长,蒋介石的反共面目渐露端倪。

1926年3月20日,自感羽翼丰满的蒋介石开始走向背叛革命的道路,一手炮制了“中山舰事件”,这是他与中国共产党决裂的第一个信号,周恩来也因此真正认识到了蒋介石革命的两面性。事变发生伊始,周恩来闻讯前往,也被软禁于广州铸币厂达一天之久。

为了逼迫蒋介石联合抗日。张学良和杨虎城发动了的西安事变,扣押了蒋介石。在事变中,周总理作为代表进行了谈判。西安事变

和平解决得益于周总理的从中斡旋。

后当周恩来得知在苏联求学的已经失联许久的蒋经国的消息之后,他没有添加任何的政治条件,无私地帮助蒋经国回国与家人团聚,面对失联多年的儿子可以回国的消息,蒋介石难掩对周恩来的感激之情。蒋介石更是直言,周恩来是人才,更是从心里佩服周恩来,可惜不能为他所用。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清... 1912年2月12日,清帝退位。根据《清帝退位优待条件》中规定,退位的清帝“其岁用四百万元,由民国政...
原创 历... 摩洛哥是非洲西北部的一个沿海国家,这个国家曾经有一位君主是世界上娶老婆最多的人,他的名字是默德·本·...
原创 她... 在清朝前期的规矩里面,有一规矩叫做满汉不通婚,但是有很多清朝皇帝的后宫中却有许多的汉人妃子,就拿康熙...
原创 如... 赢了,也依然改变不了三国鼎立的格局,唯一改变的,也只能是蜀汉政权北伐成功的几率。但需要说明,这个北伐...
原创 免... 说起免死金牌,我们在很多影视作品里看到这个。在传统的印象中,拥有免死金牌后,犯罪之后不用被处死。很多...
原创 宋... 吕蒙正是宋朝少有的清廉宰相,但是他却有一个不太好的习惯,就是每天早餐都要喝一碗汤。 这碗汤可不是一般...
原创 历... 美洲黑奴是指从15世纪到19世纪期间,被欧洲殖民者从非洲贩卖到美洲大陆的黑人奴隶。他们在美洲遭受了长...
原创 历... 北洋大时代的生存智慧(三百零六):安得猛将兮守四方。 北洋十六年的夏天,曾经烜赫一时的“五省联帅”孙...
原创 清... 在清朝,皇帝经常会给大臣们赏赐一些金银珠宝,还有就是加官进爵。但是还有两种赏赐的方式很少有人知道,就...
原创 历... 历史上总有一些巧合,让人直呼不可思议,而且也只能用天意来评判,下面就分析几个这样的事件,看看他们到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