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备明明有4个儿子,为什么要把皇位传给刘禅?其实原因很简单
作者/臆说历史
喜欢历史的朋友都知道,这说起古时候那最不成器的孩子,估计刘禅是没得跑了。大家看三国的时候就都知道,这个小名叫做阿斗的家伙,可以说一点也没有他老爹的英雄气概(不过讲真他老爹好像也真没有),但连他老爹识人善用的本事也没学到皮毛,肩负匡扶大汉基业的重任,居然宠信起了一帮太监。而在亡国之后,他的六个儿子都是以身殉国去追随爷爷,只有他这老小子却混不吝地多活了八年。人们不禁要想,这识人善用的刘皇叔难道真的没有其它儿子可以选拔了吗?要把大好的江山交给这么一个货色?
我们从历史上可以看到,这位卖草鞋出身的皇叔,尽管没有老对手曹操儿子一大堆,但还是有那么几个的,史书上有据可查的就有四个。但这些儿子们却一个比一个更加不适合继承刘备的事业,这是为什么呢?下面我们就来为大家好好说道说道这个事情。
我们首先来看一下这位阿斗的上位之路。他在十四岁的时候就被他老爹给任命为太子了,可谓是殷切期盼、寄予厚望,要知道这个时候刘备才刚刚占了益州打下了一片江山。为什么刘备会如此之急的立太子呢?这不得不从当时的社会大环境说起来,我们可以看到献帝就是因为年幼才会先会被董贼、曹贼所劫持,这在刘备心里可谓是刻骨铭心,因此他是要千方百计杜绝这一现象出现的,所以会及早的立储。
这时就有人说了,那这立储为什么不立个优秀一点的呢?古时候不是讲究立长吗?好像这刘封就比他要年纪大一些啊?这刘封是比他大没错,但他却不是刘备自己和老婆生出来的孩子,而是捡别人家的孩子,说穿了就是刘备的义子,这没有血缘关系的人还想一步登天当太子,那断断是没有可能性的,这完全毁了封建王朝继承的正统啊。因此尽管这个刘封作战也很勇猛,为了这位义父可谓是出生入死,但这血缘的阻隔,使得他根本没有可能性。
那还有两个孩子呢,难道他们比起刘禅让来就没有一点优点了吗?从这里来看,不得不说的是,这还要赖刘备死的太早了,因为他死的时候这刘禅才只有十七岁呢。可想而知这两个小点的儿子刘永和刘理就更是一个小不点儿了。再说这刘禅也没有做出什么大逆不道的事情,完全没有理由好好地就把他废掉啊,我们可不能干这根据结果去推断起因的傻事情。
这就又回到刘备的初衷上来了,那就是必须是嫡子,而且还必须是长子,这个条件唯独刘禅具备,这样的选择从当时来看是完全正确的,能够有效避免在蜀汉政权多种势力交织下,维护皇权正统的稳定,也能够避免兄弟之间争斗不休的悲惨画面,再就从刘备自己来说最大的心病还是害怕皇权旁落到大臣之手,大家都能够看到他对诸葛丞相都不信任,更何况其它人呢?
从历史本原来看,这刘禅也并不像大家想像的那么不堪,他在位期间还是能够重用相父诸葛亮,摆平蜀汉多股宗派势力,这也是一种非常了不起的能力。只是时者运也,他最终守不住祖的江山,而且再加上三国演义中的编排,使得他在人们心目中简直成为一无用处的废物了。如果他真的那么不堪的话,这诸葛丞相也不会那么卖命地为他北伐啊,从这一点上看,诸葛丞相的境遇可比同期的司马懿要好多了,这一点上也能够看出这刘禅还是有可取之处的。创作不易,喜欢的朋友别忘了点赞,并留下您的宝贵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