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末年,农民起义涌现,其中李自成最为著名。但事实上,在这场长达二十年的起义中,还有许多其他英雄人物。今天,我们要讲的就是其中一位,仅次于李自成的农民起义军领袖。他的一生可谓传奇,本有机会独立割据一方,但最终因意外被杀,导致起义失败。然而,他去世后,他的继承者们继续进行抗清斗争,最终打出了抗清的巅峰之战。这个人就是张献忠,他的继承者们包括孙可望、李定国等人。今天我们来聊聊张献忠的故事。
张献忠出身平民,年轻时读过一些书,身形健壮且富有谋略。曾在县衙担任捕快,但因裁员而被下岗。他之后投身军队,但由于犯法差点被杀,从此流落江湖。崇祯年间,天下大乱,陕西一带流民四起,农民起义爆发。张献忠很快加入了起义军,由于既有文化背景,又具备军事素养且足智多谋,很快在起义军中脱颖而出,成为重要的将领。由于他面色发黄,因此人们称他为黄虎。 张献忠最初跟随高迎祥起义,后来独自组建了自己的军队。他的部队行动迅速、神出鬼没,让官军极为头疼。经过十多年的战斗,张献忠的队伍从弱小逐渐发展壮大,最终成为起义军中仅次于李自成的一支强大力量。但由于两者的关系紧张,一山不容二虎,最终张献忠选择离开中原,转战湖北,前往四川发展,最终建立了大西政权,与李自成的顺政权遥相对应。 张献忠主政期间,初期能体恤百姓疾苦,实行杀富济贫的政策。他对科举文人较为重视,还曾开科取士,这在当时的农民起义军中是十分罕见的。然而,随着李自成的失败,满清的军队进攻中原,四川的局势也开始动荡。当地的汉人地主豪强看到了满洲军事贵族可能为他们提供支持,于是纷纷反叛起义军。面对这些反抗,张献忠只能大开杀戒,屠杀无辜百姓,这一措施导致他失去了百姓的信任,政权的根基开始动摇。清朝顺治三年,八旗军进入四川,张献忠亲自带领主力抗敌。然而在一次前线侦查中,张献忠疏忽大意,只带了几个随从,结果被清军中的汉人叛徒识破。叛徒将张献忠的位置告知了清军肃亲王豪格,豪格用弓箭射伤了张献忠。张献忠受伤后,军心动摇,八旗军趁势进攻,起义军大败。最终,张献忠在悲愤中去世。在临终时,他将自己的遗愿托付给了几位重要的部下,其中最为重要的是他的干儿子们——孙可望、李定国等人。 张献忠去世后,孙可望等人带着千余兵马逃出四川,前往云贵等地发展。当时,南明的小朝廷也在云南建立,孙可望等人与南明的力量联合,共同抗清。孙可望、李定国等人在接下来的抗清过程中表现出色,特别是李定国,他以无畏的姿态带领军队打出了抗清的最辉煌战绩。李定国后来保护明朝永历皇帝朱由榔逃亡云南南部,直到朱由榔被吴三桂杀害,李定国因此愤而病死。临终时,李定国仍坚决表示,宁死不降满清。 李定国死后,他的部队依然坚守在云南南部,誓不投降满清。尽管这些部队逐渐解散,他们依然是大西军历史的最后一段传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