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古今中外地区发展不均是历来的事实,南北差异、东西差距有目共睹。就拿我们四川来说,由于各种原因,今已形成一城独大的城市分布格局。
要说四川,先简单回顾一下“老四川”。即1997年以前,还没有成立重庆直辖市的时候,当时四川有1亿多人,是我国唯一上亿的人口大省。
那时候,即原四川省下辖21个地、市、州,成都为省会,车牌川A,区号028,地区代码510100;当时重庆是公认的第二大城市,车牌为川B,区号0811,地区代码510200。
1997年川渝分治,原重庆、涪陵、黔江、万县四地成立重庆直辖市,后来广安、眉山、资阳、巴中先后建立了地级市,所以,今天的四川依然下辖21个市州。
一直以来,川渝地区,成都和重庆都是数一数二的大城市,那么,第三大城市是谁呢?总是比较模糊,基本没有定论,“第三把交椅”轮番角逐。曾经有“成渝万”、“成渝井”和“内老三”等说法,似乎都可以堪称历史上的川渝第三城。
那么,如今呢?小仙与大家聊一聊四川盆地的部分城市。
自贡,盛产盐,因井盐而富商云集,素有“千年盐都”的美誉,是一座有盐有味的城市。自贡,名字来源于自流井和贡井,1939年因盐设市,是全国最早设立的23个建制市之一。从资历来看,确实是四川老牌工业城市,有过曾经的辉煌。从抗战时期到“三线建设”再到改革开放,自贡的经济曾为四川第三。
从车牌看,川C给了自贡,区号0813,地区代码510300,仅排在1997年以前的四川省重庆市(川B代码510200)、如今的绵阳川B之后,难道说自贡是第三城吗?
自贡幅员面积4381平方公里,是四川面积最小的地级市,下辖4区2县,常住总人口约242万,主城区人口约70多万,城市建成区面积约77平方公里,2024年GDP1876.24亿元,约位居四川21城市中位。显然,车牌号码和地区代码的排序与城市大小无关。
1964年至1978年,依托三线建设,位于成渝铁路动脉线上的内江,建起一批部、省属国有企业,工业发展迎来第一个黄金时期。成渝铁路的火车头带动地区经济发展,内江地区经济总量一度位居四川第三,被称为“内老三”。
1998年,行政区划调整,8县1市的内江地区拆分为资阳地区和内江市。自此,内江大伤元气,今下辖市中区、东兴区和资中县、威远县与隆昌市,全市幅员面积5385平方公里,为川内管辖面积第三小地级市。全市常住总人口约315万,主城区人口约70多万,中心城区面积约90.2平方公里,2024年GDP1942.57亿元,位居四川城市中游水平,昔日“内老三”的地位荡然无存。
历史上交通主要靠水运,重庆和万州位于长江干流黄金水道,万商云集。抗战时期,由于历史原因和地理优势,万县比肩成都重庆,有了“成渝万”并驾齐驱。也是由于历史因素,“成渝万”的辉煌比较短暂。1997年,万县划入重庆直辖市改称万州区,为重庆第二大城市。
改革开放,各地经济突飞猛进,城市建设日新月异,中国唯一的科技城绵阳,1986年被正式列为全国第二批对外开放城市,在四川快速崛起。自重庆成立直辖市以后,绵阳接替了重庆的地位,由川G升为川B。今下辖2.02万平方公里,常住人口约490万,主城人口约190万,建成区面积约181平方公里,2024年GDP4344亿元。
绵阳,如今作为四川第二大城市,基本上在得到普遍公认。那么如果从川渝地区来说,也算是川渝第三大城市。但绵阳好像并不在乎“第三城”,能当“二哥”为什么去做“三哥”?
说起“第三城”,那还有得一拼,多年来也争论不休。一般来说,城市评判标准主要看人口和经济。
率先提出“第三城”概念的是遂宁,因享有区域优势,与成都、重庆呈等距三角,是四川第二大交通区纽。遂宁“占位”意识强,最先表态,明确将“巴蜀第三城”定位写入“十一五”发展规划。
遂宁幅员面积5300多平方公里,为川内管辖面积第二小地级市,下辖2区2县代管射洪市,常住总人口约280万,城市建成区约90平方公里,主城人口约75万,2024年GDP1870.26亿元。作为一个中等城市,显然与第三差得很远。
“巴蜀第三城”并非传统意义上的规模排名,而是对遂宁在成渝城市群中枢纽功能、文化影响力及战略价值等方面的概括。实际上,人口、GDP等指标在四川省内约处于中游水平。
当省内其他城市看到遂宁率先提出“巴蜀第三城”时,表示不服,却又为时已晚。于是,南充随即提出,要成为“成渝经济圈次中心。
南充下辖3区5县,代管阆中市,幅员面积约1.25万平方公里,全市总人口约554.9万,为四川人口第二市,城区人口约140万,建成区面积约160平方公里,2024年GDP2861.68亿元,是川东北GDP率先进入2000亿的城市。
泸州毗邻重庆,积极融入成渝经济圈,泸州市市长介绍的发展战略是“我们是成渝经济圈的二传手”。
泸州下辖3区4县,幅员源面积约1.22万平方公里,常住总人口约426.7万,城市建成区面积约174平方公里,主城区人口约120万,2024年GDP2836.5亿元
德阳下辖2区1县代管3市,幅员面积5911平方公里,常住总人口约345.4万,建成区面积约96平方公里,2024年GDP3470亿元。
随着成都“东进”战略的推进,成都向东、重庆向西,毗邻天府广场、位于成渝“直通道”成安渝和成渝高铁的节点城市资阳,迎来新的历史发展机遇。成达万高铁绕“资阳弯”,并且2024年10月份,成都与资阳的地铁连接更加助推资阳的发展,这是继成都之后,四川第二个拥有地铁的城市。
不要小看资阳,这是一位后起之秀。1993年设立县级资阳市,1998年与内江分置设立资阳地区,2000年成立资阳地级市。现辖雁江区和乐至、安岳二县。幅员面积5747平方公里,常住总人口约228.4万,建成区约54平方公里,主城区人口约。2024年GDP1090亿元,现已融入大成都都市圈,区号028。
宜宾下辖3区7县,幅员面积1.32平方公里,户籍总人口546.4万,建成区面积约180平方公里,主城区人口约137.8万,2024年GDP4005.67亿元,经济总量排四川省第三。
达州下辖2区4县代管万源市,幅员面积16587.87平方公里,建成区面积约150平方公里,常住总人口约532.4万,主城区人口约96万,2024年GDP2801.6亿元。
乐山下辖4区6县代管峨眉山市,幅员面积12720.03平方公里,常住总人口约316万,主城区人口约70多万,2024年GDP2532.5亿元。
综上所述,列举了半个四川的地级市,你认为四川“第三把交椅”该哪个城市来坐?
本文数据经小仙在网上查阅相关资料整理而来,仅供参考,纯属娱乐,请以官方年鉴为准。
吕士攸仙
2025年3月19日 成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