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她是“现代花木兰”,女扮男装参军打仗,为隐瞒身份不敢脱衣睡觉
创始人
2025-08-28 16:33:41
0

1950年5月,47军当中有一位连部指导员突然病倒了,肚子疼得满地打滚,战友们看到后赶紧将他送到了军区卫生队。可真来到卫生队后,这位指导员非但不配合医生,还提出了一个奇怪的要求:要一个女医生单独给他做检查,且检查结果不可告诉任何人。

这般略显怪异的行为和要求,在军中引起了轩然大波,使大家议论纷纷,而事情的真相往往更让人大吃一惊。没错,这位名叫郭俊卿的连部指导员竟是女儿身!

年轻时的郭俊卿

(一)东北的难忘岁月

郭俊卿出生时,恰逢东北“九一八事变”的前夕,到了“九一八事变”结束后,东北人民都处在水深火热当中,可谓民不聊生。郭俊卿家位于辽宁省凌源县的一个小村庄,原本家中还有三亩河滩地和两间茅草屋,可河滩地不好种庄稼,粮食产量全看老天爷的意思,因此李家人的生活并不好过,经常是饥一顿饱一顿的,父亲母亲就带着郭俊卿在这片土地上艰难地熬着。

雪上加霜的是,在郭俊卿七岁那年,一场突如其来的巨大暴雨冲垮了那两间茅草屋,还淹没了一家人赖以生存的三亩河滩地。纵然心中有千万不舍,他们一家人也只得就此离开,在父亲背着她离开的时候,郭俊卿回头望了望,那是一望无际的水啊。那时的她尚且不懂得,这一望无际的水下面,存有多少人“生的希望”,她只是不解,为什么要离开家。

跟随着父母亲一路逃难后,郭俊卿明白了,不是离开家,是没有家了。她跟着父母一路乞讨,睡大街、睡草垛、吃过馊掉了的饭、也啃过树皮,但是更多的时候,什么吃的都没有。那时的郭俊卿最害怕下雨下雪,否则躲也没处躲,只能被淋得浑身湿透了,再用身体把衣服暖干。下完雨雪的地面上都是泥水,父母就这样背着她深一脚浅一脚地走在路上,不停寻找下一个可以休息的地方。

九一八事变时逃难的难民

也是从那一年开始,郭俊卿的回忆都染上了洪水的颜色,洪水是什么颜色?那是类似土地的颜色,但是要比东北的黑土地颜色浅,浅了好多好多,昏黄昏黄的,看久了总有那么一丝丝绝望的颜色。

是了,绝望。

在很多年后,郭俊卿回想起自己七岁那年,被父母背着离开家乡时的场景,才读懂了那些走在自己身边的难民、包括自己的父母脸上的神色是什么,是绝望吧,是那种对未来不抱有任何期待的绝望。

(二)在内蒙古的艰难求生

走啊走啊走啊,走到郭俊卿再也看不见自己的家乡,走到了一个完全陌生的地方时,父母才打算停下来。他们的新家在内蒙古的西林县,这里水草丰美,还有大片大片的田地,可惜没有一块是他们家的,甚至连一间茅草屋也不属于他们。

水草丰美的内蒙古西林县

为了养家,父亲只得去给当地一个叫翁德臣的大地主做雇工,郭俊卿一点都不喜欢这样的生活,因为翁德臣的鞭子和大棍总是落在父亲的身上,一下又一下,郭俊卿看着都疼。已经懂事的她心中明白,父亲是为了养活这个家,才不得不这么做,而她也只能躲在门外看着父亲被地主这般折磨,却不敢发出丝毫的响动。

她是多么想去护住自己的父亲啊,可是不行,如果自己贸然冲上去,翁德臣的鞭子会甩得更狠,一下又一下地打在他们身上。

心不是不痛的,郭俊卿暗暗发誓,自己一定要快点长大,好保护父亲,她会种地,盖茅草屋,她会让父亲好好颐养天年。可是,父亲没有等到那一天。1944年的冬天,内蒙古已经飘了好几场大雪,他们一家人蜷缩在翁德臣家的破茅屋里,冻得瑟瑟发抖,那时郭俊卿又有了一个小妹妹,只是母亲营养不好,连带着妹妹都是瘦瘦的,连哭都没什么力气。

又是一个下雪天,茅草屋里天寒地冻,郭俊卿和妹妹都钻到了母亲身边,汲取着母亲带给她的温暖。正当一家大小沉浸在这短暂幸福的时候,翁德臣那让人憎恶的声音又响在窗外,他用着恶毒的语气指使着父亲上山砍柴。

父亲嗫嚅地说着“下雪天上山的路太滑了”,话还没说完,就换来了翁德臣更恶毒的咒骂。

他骂父亲的懒惰,指责父亲寻找借口,说着就要用鞭子继续抽父亲。父亲的衣服已经被鞭子打得净是口子,看着翁德臣再一次高高扬起的鞭子,父亲只得转身去找工具,亦步亦趋地上山了。

地主老财欺压无辜百姓(电视剧截图)

郭俊卿始终记得,父亲出事的那天,天阴的很重很重,鹅毛大雪不停地飘着,一刻也不停。父亲去山上砍柴,走了一整天,母亲做好了饭菜,总也等不会父亲的脚步声。翁德臣的咒骂早就开始了,无非是指责父亲偷懒,砍柴上山走了一天,也没有回来。

可是郭俊卿和母亲内心的不安越来越严重,终于,两个人央求着其他长工,帮忙照看着年幼的妹妹,又喊上了其他相熟的人,大家一起去山上找寻父亲的踪迹。

大雪映的夜色也不那么黑了,即使没有月亮,可是仍然能够看得清路,郭俊卿就这样跟着母亲深一脚浅一脚地走在上山的路上。终于,在山下的某一处山沟里,找到因为路滑而摔落在地的父亲。

母亲哭着扑上去,看到父亲还活着,总算松了一口气。可是父亲摔断了骨头,实在没办法走。郭俊卿就去央求那些熟识的人将父亲从山下抬回了家。郭俊卿跟在抬着父亲的人身后,她看到雪花落在了父亲的身上、脸上还有伤口上,她想要将自己的衣服脱下来盖在父亲身上,反而被父亲训斥。

已经不知道是第几次,郭俊卿恨自己不是个男生,如果自己是个男生,自己就可以帮父亲做点活计,而不是像现在这样,生活的重担要父亲一个人扛着。回到家里,母亲还在忧愁着去哪里找点钱,好给父亲请个大夫,哪怕是抓点药也是好的。

解放前被地主压榨的雇工

这时,听到消息的翁德臣突然赶过来了,看着瘫痪在床、已经没有办法干活的父亲,翁德臣二话不说就要将他们一家从这间破茅屋里赶出去。

听到这番话,在场的所有人都怔住了,数九寒天,一家人无依无靠的,被翁德臣赶出去,他们又该去哪里?难道要活活被冻死吗?母亲被逼无奈,跪下来求翁德臣给他们一条生路,但翁德臣丝毫不理会。

看着母亲卑微地跪在地上,郭俊卿很想把母亲拉起来,狠狠地啐一口在翁德臣脸上。可是她不能,她能挨冻,母亲也可以,可是已经奄奄一息的父亲和尚在襁褓的妹妹不能。在母亲的拉扯下,郭俊卿也跪在了地上。

看着这一家老小的凄凉惨状,翁德臣仿佛施恩一般地告诉他们,看在他们可怜的份上,自己宽限他们三天时间。说完,仿佛做下什么大善事的翁德臣,转身便走出了这间破败不堪、四面漏风的茅草屋,只留下郭俊卿一家绝望地瘫坐在地上。

郭俊卿的父亲因为受伤,再加上翁德臣实在是欺人太甚,在贫病交加之下,三天还没到就一命呜呼了。郭俊卿带着母亲和妹妹离开时,就发誓,一定要给父亲报仇,自己绝对不让父亲枉死!

中年时期的郭俊卿和她的全家福

离开了翁德臣家的母女三人,暂时找到了一个破屋子当住所,相依为命。母亲背着妹妹去做工,郭俊卿则只是个14岁的姑娘,没人肯要她做工,无奈之下,她只好剃了自己的头发,打扮成男孩子的模样去当泥瓦匠的学徒,好歹是一门手艺。

只是学徒不仅常常挨打,工资也是少得可怜,尽管母亲也是想尽办法地找活干,但一家三口还是常常挨饿。在某一个傍晚,劳累了一天的郭俊卿走回家的时候,听到了母亲绝望的哭嚎,当她赶忙跑到屋子里后才发现,年仅3岁的妹妹饿死了......

郭俊卿在那一刻才意识到,如果要给父亲和妹妹报仇,不是杀了一个翁德臣那么简单,吃人的是这个社会。这个世界上不止有一个翁德臣,还有无数个压迫着底层群众的地主、恶霸,那一刻,郭俊卿就产生了要撕碎这个黑暗世界的想法。

解放前流落街头当乞丐的一家人

(三)为投军而隐瞒性别的革命女兵

1945年,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当中,苏联对日宣战,接着,苏联的军队就相继进入中国境内。当苏联的军队来到郭俊卿所在的内蒙古西林县时,郭俊卿就混在那些站在路两边、欢迎队伍入城的老百姓当中,她看到苏联女兵英姿飒爽的模样,十分羡慕,心中不禁暗暗萌生了要当兵的想法。

不久之后,八路军就来到了西林县。在听到八路军所宣传的思想后,郭俊卿明白,这就是她所向往的队伍,于是她毫不犹豫地走到了八路军招兵处。可到了部队上一问才知道,八路军不要女兵,即使她加入了队伍,女兵也是不能上战场打仗的,都是在后方做后勤工作。考虑了良久,郭俊卿决定继续扮成男孩子的模样,化名“郭富”再去报名。

这一次,郭俊卿换了一个征兵点,还虚报了两岁。虽然她的身板因为常年吃不饱,而显得略微单薄,但征兵处的人看到了郭俊卿眼中对于革命的向往和追求,最终,在郭俊卿的哀求之下,还是同意了。

郭俊卿进入部队之后,被编入了林东县支队,成为了一名通讯员。既然装成了男生,那她总是要和男生一样训练的,甚至她总是要比男人做得还好。在当时,通讯兵平时就是骑着马来回奔波传递消息,为了能够不延误战机,通讯员的速度一定要快,因此在刚进入部队时,大多新来的通讯兵都会好好训练自己的骑马技术。

分到郭俊卿手里的是一匹十分刚烈的黄骠马,为了能够早日驯服这匹黄骠马,郭俊卿每天都在队友们还没起床时就赶到了训练场上训练,等到大家都休息了,她还坚持在训练场上跟马儿作斗争。在无数次被马摔下来之后,郭俊卿终于驯服了这匹马,还成为了训练标兵。

训练场上的骑兵战士

解放战争爆发后的1946年,郭俊卿终于如愿以偿地走到了战场上,在1946年冬天的一个晚上,她接到了一项紧急的任务:

“要驻在60里外的白音布统的部队,在4个小时之内赶回来执行任务,并随部队一并赶回。”

当时雪下得很大,地上的积雪已经很深了,郭俊卿骑着自己的黄骠马深一脚浅一脚地走在雪地当中,艰难前行。眼看着雪下得越来越深,前往白音布统的道路上已经完全被雪覆盖,看不到路了,郭俊卿只能下来牵着马一步一步地往前走。在前行途中,因为大雪的覆盖,郭俊卿看不到附近有一条深沟,居然一脚踩空,幸好她反应够快才没掉下去。

过了雪地,到了平坦的道路上时,郭俊卿就快速挥舞着马鞭前行;到了不好走的路,郭俊卿就牵着马儿一步一步地爬着走。经过了一晚上的折腾,郭俊卿终于在第二天天刚蒙蒙亮时完成了任务。

在返回途中,距离部队的驻扎点只剩下六七里了,正骑着马儿飞奔的郭俊卿,突然被马狠狠地摔倒在地,幸好雪地里的积雪足够厚,她才没有受伤。当她迅速爬到马的身旁查看伤势后,才知道她的黄骠马因为体力不支累死了。郭俊卿含泪抚摸着自己的好伙伴,自责自己没能照顾好它,来不及感时伤怀,毕竟军情紧急,她立刻将马鞍卸了下来,扛着这个马鞍,一步一步地走回了阵地当中。

骑着马的郭俊卿(画像)

凭借出色和英勇的表现,组织上最终同意了她加入共产党的请求。在入党志愿书上,郭俊卿郑重其事地写下了这样一句话:

“为人民服务到底,不怕流血牺牲,完成党交给的任务,争取团结立功。”

1948年5月,郭俊卿已经被调到了某兵团步兵的三连四班当班长,虽然她的身材比一般士兵的都要矮小、瘦弱,但因她在战场上的英勇表现,班里的人都很敬重她,也肯跟着她出生入死。在国民党的军队奉命向冀热辽等地的东北解放军,发起大规模进攻时,郭俊卿所在的部队正在一线战场上。按照当时的计划,郭俊卿所带领的四班是突击班,要执行当天的突击任务。

虽然在解放战争当中,解放军手中使用的武器,已经比土地革命和抗日战争当中用得好很多,但跟国军比起来,仍然是拿不出手。而郭俊卿所带领的四班,只有12支步枪,还有一些手榴弹。四班里大多都是新兵,面对着国军的火箭筒、重机枪和炮弹,四班的战士们都有些害怕。

与此同时,郭俊卿因为不小心着了凉正在感冒发烧,但她却将个人的事情视为小事,将病痛丢在了一边,始终坚持亲自上战场,咬牙带着全班的战士们往上冲。为了鼓舞战士们的士气,郭俊卿扛着红旗不断在前面跑着,直面着敌人密集的火力,她一边跑还一边喊:

“同志们,注意利用地形!今天,打老蒋讨还血债的日子到了!大伙争取火线立功啊!”

在郭俊卿的鼓舞和感染下,全班的战士们都像打了鸡血一样地往上冲。每一次,只要郭俊卿一声令下,就有十几枚炸弹在敌人的中间炸开。

解放战争当中的突击队

但随着四班、六班冲上来的步伐,敌人的援军也到了,七八十个敌人就和二十多名解放军在阵地上真刀实枪地肉搏,谁也不让谁。在双方来回冲杀了四个回合之后,解放军终于占领了阵地。

在这期间,郭俊卿一人用刺刀直面了两名国军战士,她知道自己的力气或许没有对方大,但她却丝毫不害怕,依然沉着冷静,处变不惊,最终刺死了一个敌人,而另一个投降了。这场战役之后,凭借着这般英勇表现,四班还被授予了“战斗模范班”的称号。

郭俊卿不仅作战勇猛,她在平日里也十分关心战士们的生活,不管碰到了谁生了病,郭俊卿总是会到病床前关怀他们。

郭俊卿在四班当班长的时候,有一个战士几乎天天都在夜里尿床,被子总是湿的,味道还特别难闻。原本以为这位战士是被战争吓破了胆,郭俊卿在鼓励他看病的同时,还总会抽空给他做思想工作,要他不要害怕更不要心急,病会治好的,一切都会好起来的。为了不影响到别人,郭俊卿甚至还坚持帮他拆洗被褥,晒被子晒铺盖,时常嘱咐身边的战友们,要提醒他半夜起床上厕所。

在郭俊卿的耐心帮助下,这位战士终于瞒不住了。这位战士的确被战场上的残酷吓到了,但还远远不到被吓出病的程度,他只是因为害怕牺牲,才只能想了这样一个主意,希望自己能回家,远离战场。

得知真相的郭俊卿没有生气,更没有指责这名战士,反而是更加细致地给他做工作,希望他能够正视战争,也正视他们作为军人身上的职责。这名战士认真反思了这几个月以来,郭俊卿对自己的教导后,终于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开始非常努力地投入到训练当中去;只可惜,在解放锦州的战役当中,他牺牲了。

立下了赫赫战功的郭俊卿

(四)被人发现自己是女儿身,也是因为关心战友

辽沈战役的时候,郭俊卿被提升为了机炮连副指导员,等到了平津战役时,她已经成为了指导员。面对一个连的战士,郭俊卿依旧用自己一百二十分的耐心去照顾他们。行军中,她总要帮助战士们背背包和扛枪;哪怕到了驻扎点,她也会关心战士的情况,给战士们挑血泡、找洗脚水,深夜还会起来给战士们盖被子。

在部队转战湖北浠水时,郭俊卿要负责转移伤员,她不顾自己还来着例假,趟着水将病号一个个地背了过去。这次淌水给郭俊卿的身体造成了一些伤害,再加上这几年来,部队艰苦的作战环境所带来的影响,1950年5月,郭俊卿感染了妇科病。妇科病发作时,郭俊卿肚子疼得在床上打滚,周围的战士们几次三番地劝她去看病,她都不肯,大家只好硬把她扛到了连队的卫生队。

到了连队的卫生队之后,郭俊卿无论如何都不愿意配合医生的检查,非要一个女医生来给她检查身体。因为疼痛的部位在肚子靠下一点的地方,郭俊卿又非要女医生,为此还惹来了一些非议,话还传到了军政治部秘书长李振军那里。

李振军听到后,想了想就说:“无论是男医生给女人看病,还是女医生给男人看病,其实都没有什么,都是正常的,既然郭富(郭俊卿)要女医生看,那就要女医生嘛”。

时任政治部秘书长的李振军

得到指示后,卫生队派了一个女医生前来给郭俊卿检查身体,郭俊卿又非要女医生给她保密,不准将自己的病情说出去。这下大家又很吃惊,搞不懂郭俊卿的葫芦里到底卖的什么药,只好再次请示李振军。虽然李振军不知道郭俊卿是女儿身,但作为自己手下成长起来的兵,李振军十分信任郭俊卿是一名好兵,思考了一下,最终他说出了“病要看,密可保”这六个字。

在得到了领导的这六个字以后,郭俊卿才十分配合地让女医生给她检查,可当女医生发现郭俊卿竟然是个女儿身的时候,还是被吓到了,不知如何是好。在经过一番深思熟虑之后,女医生还是打算向上级汇报这件事。

“郭俊卿是个女儿身。”这个消息连夜被报到了李振军的那里,李振军在得知这个消息之后,非但没有生气,反而十分钦佩这个在军队当中立下赫赫威名的小丫头,竟然冒充男生来打仗!

在跟军长贺晋年和政委陈仁麟汇报了这一情况之后,军党委的成员都很是吃惊,同时又十分钦佩郭俊卿的英勇表现。当时全国要召开战斗英雄模范大会,在得知了郭俊卿的事迹之后,47军一致同意将郭俊卿的光荣事迹上报。

1950年战斗英雄模范大会上的郭俊卿

这个消息简直就是平地惊雷,震得所有人一个激灵。

其实这些年在军中,大家有时真觉得郭俊卿不像一个男人,而像一个女人,但因每次跟她开玩笑时,她总是十分生气,老是发好大一通火,大家也就不好意思再提这件事。直至现在战友们才知道,原来不是因为那些玩笑伤害了郭俊卿关于男人的自尊心,而是自己身边真的活了一个“花木兰”。

随后,毛泽东主席和朱德总司令在北京的怀仁堂,亲切接见了各位战斗英雄们。当毛主席和朱总司令得知郭俊卿就是“当代花木兰”之后,都和她握手,称赞她的英勇事迹,还把她拉到了主席台的位置上,邀请她和毛主席、朱总司令一起吃饭。

尽管“当代花木兰”的故事在军中传扬了好久好久,但郭俊卿一直都没能做回自己,她始终用的都是“郭富”这个名字,像一个男子汉一样活着。直到1981年她将要离职退休之时,才向上级申请,要求改回自己的名字“郭俊卿”,从这一刻起,她才做回一个女人。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迈克尔·欧文力挺曼联门将奥纳纳... 在一场令人瞠目结舌的比赛中,曼联在卡拉宝杯第二轮意外输给了英乙球队格林斯比,这一结果震惊了整个足球界...
陕西一女子因酒店自助早餐不让打... 近日,陕西某酒店自助早餐时段,一名女子因被工作人员劝阻将食物打包外带,竟当着自己年幼女儿的面,将20...
卢卡申科:我要带土豆去中国,送... 【文/观察者网 齐倩】据白通社报道,当地时间8月28日,白俄罗斯总统卢卡申科在视察白俄莫吉廖夫州一家...
阮文易被开除党籍:长期阅看有严... 甘肃纪检监察网微信公众号“啄木鸟”8月28日发布消息,甘肃省民航机场集团有限公司原党委书记、董事长阮...
原创 由... 正如人们所知道的,古代的书生如果能够在科举考试中榜上有名,那便是一件值得设宴席、放十里炮竹的喜事,而...
南洋理工大学:让AI绘画像艺术... 这项由南洋理工大学S-Lab实验室的王艺凯、王舟夏、廖康以及陈泽隆教授团队联合商汤科技研究院的吴忠华...
原创 鲁... 说起鲁班,大家都知道他在中国历史上是一位非常著名的工匠大师,但其实他也不仅只是一个工匠大师,他还是一...
原创 皇... 导语:公元1641年8月9日,距离中秋节已经不远了,在满清盛京宫中,已经开始策划关于中秋的盛大活动;...
15岁初中生指千年铜镜断代有误... 当你还是个初中生时,是否曾经对历史、文物产生过兴趣?你是否曾在博物馆参观时,惊叹于一件千年文物的历史...
从字画包装到布展,全链路守护艺... 字画,是笔尖流淌的文化传承,是墨色晕染的精神载体——无论是宣纸之上的书法风骨、绢本之上的工笔细腻,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