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刘邦做过亭长,这亭长是多大官?我们从睡虎地秦墓考古成果来分析
创始人
2025-08-28 16:04:07
0

汉高祖刘邦曾经做过亭长,那么问题来了,这个亭长究竟是一个什么样子的官呢?或者说,这是一个什么样子的职位呢?又有哪些职能范围呢,我们一起来看看。

在我们研究刘邦这个亭长之前,先一起看看这么一件考古史上的大事件——睡虎地秦墓的发现。

这个事件在中国考古史上,可以说是惊天动地的,原因倒不是因为墓主人身份特别,事实上,墓主人远远比不上其他那些古墓里面的达官贵族和王子皇孙又或者是皇亲国戚,墓主人就是个普普通通的秦国官员,准确来讲,他是一个县令。

有人可能就要好奇了,这个县令和刘邦的亭长有什么关系,又为什么这个小小的县令可以惊动整个见多识广的考古学界呢?别急,听我一一道来。我们首先回答第二个问题,这个小小的县令墓里出土了大量来自战国末期到秦始皇时期的竹简,这些竹简便是著名的睡虎地秦简,又称云梦秦简,其内容主要是秦朝时的法律制度、行政文书,这就为秦帝国的政治、法律、经济、文化、医学、等方面的发展历史提供了翔实的资料,因此具有十分重要的学术价值。

如果说这样有人还是看不明白这些竹简的发现有多牛,我就举一个小例子,可能初中生都知道,陈胜吴广起义说的是“失期,法皆斩”,可是秦始皇时代,如果“失期”,竹简上明明白白写着——失期三日到五日,誶;六日到旬,貲一盾;過旬,貲一甲。翻译一下就是,迟到三天到五天,骂一顿;六天到十天,罚一个盾牌;超过十天,罚一个铠甲。

所以考古学家可以发现,如果只是迟到的话,按照秦朝始皇帝时代的《徭律》,处罚是非常轻的,也就是被骂一顿的级别。像这样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写这样的发现,自然是震惊了整个考古学界。

回到第一个问题,由于刘邦这个人也是战国末年到始皇帝年间的人,他做秦朝始皇帝时期的亭长,没道理不按照云梦竹简的规定来。

刘邦的老头子刘老太公是个老实巴交的农民,因此刘邦很明显不是什么贵族,他的升迁道路和睡虎地墓主人喜类似,应该也是按照当官佐、乡佐这种最底层的办事员,然后才能以自己的绩效得以升官——这是记载在睡虎地竹简上秦朝基层的常态。

睡虎地秦简还有关于基层的等级划分,最低等的属于官佐、乡佐这些人,类似于今天公务员当中的办事员和科员;啬夫、令史、牢监是第二个阶层,放到今天毫无疑问属于副科;亭长是第三个也是最高的阶层。放到今天那,刘邦的亭长就是基层组织最高级别的基层科级干部了。

如果刘邦从官佐这类办事员干起,按照秦简里面的计算功劳绩效的不同规则,刘邦要想通过“劳”(熬资历)成为亭长,至少需要十几年,但是刘邦所处的秦始皇时代,睡虎地出土的秦律也提供了一种特别的升官技巧——捕杀盗贼可以按军功计算功劳,众所周知,刘邦是沛县一股黑恶势力的头子,经常纠集无赖,所以像他这样的人捕杀几个盗贼立功升到亭长的可能性更大。

至于什么是亭,这是一种地方行政单位,类似于今天的乡,如果对刘邦感兴趣的,会发现他做亭长之后,在史书里经常有喝酒不给钱的恶行以及会发现他日后会有许多屠狗贩履的部下,这是因为一般亭里都有市,亭长刘邦除了捕杀盗贼,他还负责管理市,所以刘邦和周勃樊哙等一帮贩狗卖履的都认识,很容易就拉起一支这种构成的队伍,另外由于自己是管理者,所以去王媪、武负的小酒馆喝酒不给钱,她们往往最后都不介意——敢介意吗?不烧掉借据等着问亭长刘邦要钱吗?

至于刘邦这个亭长手底下应该能管多少人?按照秦简所说,一亭有亭吏4人,亭卒12人还有养1人,一亭人数17人。云梦秦简还记着喜活着的时候的一封公文——一个亭长报告说有盗贼30人,但是不敢追击,请求支援,这也从侧面反应了一亭人数应该接近20人。总的来讲,刘邦这个秦朝亭长非常像一个今天的派出所科级所长(但是这货更像是当时一个黑恶势力头子)。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珂玛科技:向上海微电子提供陶瓷... 证券之星消息,珂玛科技(301611)08月29日在投资者关系平台上答复投资者关心的问题。 投资者提...
原创 宰... 有国才有家,个人的荣辱跟国家的繁荣稳定息息相关,现今如此,古代亦如此。宋朝是一个经济繁荣,但饱受强敌...
时隔8年再次重启!统万城遗址考... 3月19日,记者从陕西省考古研究院获悉:该院将于今年4月至12月对靖边县统万城遗址西城南瓮城及南门展...
原创 7... 公元 1390 年, 77 岁的李善长被朱元璋下令满门抄斩,李善长高举免死金牌,求朱元璋饶他一命,没...
2025年培育钻石品牌前十名出... 近年来,培育钻石凭借卓越的品质和实惠的价格,愈发受到市场的肯定并成为很多人表达爱意时的不二之选。 同...
原创 牧... >元朝和清朝,一个放马的,一个打猎的。 >放马的来了中原,坚持要能歌尚舞; >打猎的来了中原,学会了...
原创 晚... “大内高手”,指的是皇宫里武功高强的侍卫。历朝历代,皇宫之中都不乏数一数二的高手,清朝也是一样。清朝...
原创 “... 贾诩之所以被称为“三国第一毒士”,是因为他的计谋非常人所能及。贾诩凭着自己对事情独到的判断,最终成为...
【方志百科】清代方志理论研究 清代方志理论研究清代继续了宋、元、明志家对方志性质、渊源、功用的讨论、辨析,更重视对编纂方法的系统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