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吴三桂曾下过一个密令, 凭借此令让其后人逃过清朝200多年的追杀
创始人
2025-08-28 15:36:17
0

吴三桂曾下过一个密令,凭借此令让其后人逃过清朝200多年的追杀

自中国进入文明社会以后,总体上疆域面积呈现不断扩大的趋势。所辖地域的扩大是国力增长的象征,对于任何一个一统的王朝来说,辽阔的疆域面积都是他们追求的方向。可是,在交通和通信技术都十分困乏的古代,统治一个大国、掌握对各地的控制实在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那些远离京都的边境地带,每每成为历代统治者的心头大患。稍有不慎,就可能生出祸端。首先,为了抵御外寇,必须要让边境各地配备有充足的兵马,才能够震慑住外邦。其次,为了有效管理边城事务,还要派遣官员处理内政问题,因为远离京师不可能随时请奏皇帝,所以派去的官员手中还必须有足够大的权力。

这样一来的确有利于提防敌人进犯,可同时又不可避免的留下了内忧,把一定军权政权放在远离自己控制的地方,做君主的自然也是难以安心的。就连皇帝眼皮底下的朝中都免不了大臣相互遮掩、欺瞒圣听,更不用提遥远的边塞了,真要密谋造反,不露风声也是有可能的。所以,千万别觉得只有皇城才是权力争斗的中心,偏远的边镇一样进行着权力的游戏。

中央的集权统治和地方的分权治理,相互切合又互为掣肘,历朝历代都曾经为我们留下了精彩绝伦的边境传奇。

刘邦建立汉朝之初,就认识到了秦地方政策的不足,改在地方实行郡国并行制。为了确保刘氏正统地位,分封的诸侯也都以同姓的刘家子孙为主,这样的确在一开始稳定了边陲和中央的关系,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方式还是无法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发展到西汉文帝年间,有些诸侯王已经是实力做大到可以称霸一方,凭着手中的兵马对待中央也越来越怠慢。为防止地方威胁中央的统治,景帝时决意削藩,这一触犯诸侯王利益的政策自然遭到各下属国的反击,直接导致“七国之乱”的爆发。即便诛杀了提议削蕃的晁错也无法阻断叛军的攻击,最后,还是斩杀了带头的吴王才平息了这场反叛,其余六人也都自尽身亡。这一次地方与中央之争,一举废除了七个下属国。

唐代疆域空前辽阔,但边境地带的外邦虎视眈眈。吐蕃、突厥、契丹等少数民族都有崛起之势,为保障边境的安全,唐朝统治者在地方设立了“节度使”一职。在唐代鼎盛的时候,中央还是能够把控这些下设的地方官员的,可是后来唐皇室示弱,无法继续震慑地方节度使。唐玄宗后期,节度使安禄山大举兴兵造反,所向披靡,连洛阳和长安都被攻破。长达八年的安史之乱最终还是被平定了,可这之后,唐朝疆土一直呈现藩镇割据的局面。

清代最出名的藩王当属平西王吴三桂,吴三桂本来是明末重臣,清军入关以后降清。因大败李自成、斩杀明永历帝等有功,清建立以后被封为平西王,位列三藩之一。三藩把持边境多年,清朝经过一段时间的休养,在康熙帝时下令削藩,随即爆发了以吴三桂为首的“三藩之乱”。但吴三桂年老体迈,在公然称帝造反的同一年就病逝了,余部挣扎了三年还是被镇压了。

历史上吴三桂两次叛变,第一次全家死于李自成刀下,第二次清平定“三藩之乱”以后,为了遗留后患,灭了吴三桂全族。很多年以来,我们都以为吴三桂已经没有后裔存活于世。但近年来,因为有传言称贵州岑巩马家寨内就生存着吴三桂的后代。对此历史学家们进行了严密的分析探讨,终于确定吴三桂当初兵败后料到了满门灭绝的结局,所以特地留下一道密令,让陈圆圆等人逃往岑巩县隐姓埋名,来保证能有一丝血脉留传。为了防止清朝统治者察觉,他们时代都是悄悄立下“秘传人”,口头相传,从没有文字记录家族背景。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2025东京玩具展开幕 8月28日,参观者在日本东京玩具展上参观展出的玩具。 当日,2025东京玩具展在日本东京有明国际会展...
宣化区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 来源:宣化区融媒体中心 铭记历史守初心 翰墨丹青颂和平 宣化区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
原创 这... 公元前204年,韩信平定赵国后,领军度过黄河准备攻打齐国,本来李左车给韩信的建议是诱降齐国,然而刘邦...
桃园结义:刘关张“草根三人组”... 一、电视剧里的"创业团队":卖草鞋的怎敢找屠户结盟? 在《三国演义》开篇最经典的桃园结义场景中,刘...
原创 蜀... 这才是真正的诸葛亮(51) 主笔:闲乐生 关于诸葛亮为何要用马谡为前锋去守街亭,另外一个重要原因是双...
原创 晚... 引言 人生在世,难得糊涂。或满腹愁肠,相思难解,如《青玉案·新腔一唱双金斗》所写一般,只得“醉魂和梦...
港湾社区暑期公益书法班圆满结课 为传承中华文化瑰宝,启迪青少年翰墨情怀,香炉礁街道港湾社区联合大连市甲骨文学会开展的“翰墨润童心执笔...
原创 考... 在历史的长河中,关羽败走麦城的故事早已成为三国传奇的一部分,被后人传颂不已。然而,随着考古学的发展,...
原创 清... 《——【·前言·】——》 如果一个小部落扛着刀枪闯进你家门口嚣张叫板,你赶走了它。过了几年,它又领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