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是唐玄宗不横加干涉,封常清、高仙芝和哥舒翰能不能在潼关挡住安禄山呢?
封常清和高仙芝,这两个将领有大兵团的作战经验。安禄山刚造反的时候,一路势如破竹,封常清就赶紧在洛阳附近招募新兵抵抗。但新兵哪打得过安禄山的精锐部队,很快洛阳就丢了。
之后他跟高仙芝会合,俩人一合计,决定坚守潼关。潼关地势险要,是个易守难攻的好地方。要是他俩能安心守着,安禄山想打进来还真不容易。他俩的战略就是先稳住阵脚,等各地勤王的军队到了,再一起反攻。
可唐玄宗晚年昏庸,不懂军事还瞎指挥。听了监军太监的坏话,就把封常清和高仙芝给砍了。这一下子,潼关的军心就乱了,多好的战略部署就这么被破坏了。潼关一战彻底改变了唐王朝的命运。
后来哥舒翰来了。哥舒翰也是个名将,他心里明白,还是得坚守潼关。安禄山的叛军虽然厉害,但他们是想速战速决,时间一长,后方补给啥的就容易出问题。只要潼关守得住,叛军就没办法。而且当时各地的唐军也在慢慢集结,形势对唐军是越来越有利的。
要是唐玄宗不干涉,让哥舒翰就按自己的想法守潼关,安禄山估计还真没辙。哥舒翰的大军守在潼关,就像一把大伞,挡住了叛军西进的路。时间拖久了,安禄山内部说不定就会出问题,再加上各地唐军的围剿,安禄山的叛乱没准儿就能被早早平定。
可历史没有如果,唐玄宗不听劝,急于求成,非要哥舒翰出关迎敌。哥舒翰没办法,大哭一场带兵出关,结果中了叛军埋伏,全军覆没,潼关也丢了。所以说,要是玄宗不干涉,封常清、高仙芝和哥舒翰在潼关挡住安禄山的可能性还是很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