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斯死后,赵高名正言顺地当上了丞相,事无大小,都完全由他决断,几乎成了太上皇。羽翼已丰的他,渐渐不把胡亥放在眼中了。一天,赵高趁群臣朝贺之时,命人牵来一头鹿献给胡亥,说:“臣进献一马供陛下赏玩。”胡亥虽然糊涂,但是鹿是马还是分得清。他失声笑道:“丞相错了,这明明是头鹿,怎么说是马呢?”
赵高板起脸,一本正经地问左右大臣;“你们说这是鹿还是马?”围观的人,有的慑于赵高的淫威,缄默不语;有的惯于奉承,忙说是马;有的弄不清赵高的意图,说了真话。胡亥见众口不一,以为自己是冲撞了神灵,才会认马为鹿,遂召太卜算卦,太卜道:“陛下祭祀时没有斋戒沐浴,故至于此。”胡亥信以为真,便在赵高的安排下,打着斋戒的幌子,躲进上林苑游猎去了。二世一走,赵高便将那些敢于说“鹿”的人纷纷正法。
这便是赵高指鹿为马的故事。其实明朝也有一位指鹿为马的人,他便是明朝的第三任指挥使——纪纲。
纪纲是济南府临邑县人,自幼聪明干练,通文墨又善骑射,算得上文武双全,而且为人乖巧,特别善于揣摩他人的心意。他一度进入县学作过生员,就是人们通常所说的秀才,但由于品行不端而被革黜。功明被革造成的失意感大概是促使他投靠“叛军”的主要原因之一,因为在正常的秩序下他的前程反正不会光明,所以他趁着天下大乱,进行一次大赌博。
明建文元年,燕王朱棣起兵,组织靖难军与侄儿建文皇帝争夺天下。建文二年,燕王率领大军与建文帝五十万大军激战于德州以北,建文帝的护国军战败南逃,燕王攻破德州城。五月,燕王率领二十万铁骑路经临邑,在临邑东北二十多里处演练骑兵,附近几十里内人民惨遭蹂躏,几乎灭绝人迹。临邑自古有宿安店,燕王朱棣路过此地时,宿安人纪纲与同乡穆肃结伴投军,纪纲冒死扣住燕王坐骑,请求自愿跟随燕王效命。燕王喜纪纲胆略过人,弓马娴熟,当即将他收为帐下亲兵。
纪纲是典型的山东大汉模样高大魁梧”腰粗膀圆,黝黑的虬髯大脸散发出精明强悍之色,单看外表,纪纲绝对属于那种忠心耿耿的武夫形象难怪历史上的朱棣曾对他那么的信任,这人的长相实在太具有欺骗性了”第一眼看上去,他就像是个单纯憨厚,毫无心机的直爽汉子,这样的人是上位者最喜欢用的憨人。
待朱棣篡权夺位后,擢升其为锦衣卫指挥使,成了说一不二瞪眼就杀人的特务头子。随着权势膨胀,纪纲的触角越伸越长。他曾伪造诏书,到各盐场勒索四百余万斤盐,用官船牛车运走私藏。至于搜刮民间商户、夺取百姓田产,那都数不清有多少次。
纪纲好色,看上一个女道士,非要买回家做妾,不想正在运作时,却被都督薛禄抢先娶走,纪纲火大了,等在宫里遇到薛禄,也不管时间场合,抬手照着他脑袋就打,打得薛禄那叫一个惨,史载“挝其首,脑裂几死”,自此下雨天出门必须打伞,不然大脑进水。
纪纲霸道,有个官员在路上相遇没避让,就被诬蔑为冒领奖赏,活活打死。纪纲擅权,查抄王公财产时不仅侵吞财宝无数,还穿上藩王的冠服,命伶人奏乐敬酒,山呼万岁。为了和皇帝保持一致,还命人阉割平民子弟数百人充当仆从,并在为皇帝遴选妃嫔时,从中浑水摸鱼,把最漂亮的留给自己。
纪纲心里时刻惦记着造反,又为形势不明朗忧心,虽然自己徒众甚多,但那些王公贵胄们到底怕不怕自己,心里还是没底,必须测验一下。机遇总是偏爱有准备的人。这一年端午节,机会来了。
永乐十四年端午节,成祖亲自主持射柳比赛,纪纲想学秦代的赵高指鹿为马,他对锦衣卫镇抚庞英说:“我故意射不准,你把柳枝折下来,大声呼喊说我射中了,看看众人有没有敢出来纠正的。”庞英按照纪纲的话做了,在场的人竟无一个人敢出面纠正,纪纲高兴地说:“没有人敢难为我了。”
于是纪纲便加紧了逆谋活动。后多蓄亡命,造兵器万计,欲图不轨。不料,被一个与他有仇的太监揭发了,成祖大怒,将纪纲押送都察院审讯,查清楚他的种种不法行为后,将纪纲凌迟处死,将他全家男女老少发配戍边。并列其罪状颁示天下。
据说纪纲查抄到已故吴王的冠服后,私自隐藏在家中,有时还穿在身上,命令左右饮酒祝贺,高呼万岁,没有一个人敢告发。纪纲家中私养了大批亡命之徒,暗中修建隧道制造了数以万计的刀枪、盔甲和弓箭。
这位锦衣卫指挥使比明朝另一位权监魏忠贤都厉害,魏忠贤只是九千岁,人家纪纲直接是“万岁”,不过这个“万岁”终究只是一个笑柄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