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周武王离牧野已不足500里,纣王却把商朝主力调去打东夷,为何?
创始人
2025-08-26 15:04:59
0

如果在夏商周三代中提起一个最令人印象深刻的事情,相信很多朋友都会选择“武王伐纣”这件事。因为这件事情的流传度最广,而且也讲述了周朝是以何种方式来取代商朝的。但是很多朋友对“武王伐纣”这件事了解得并不深,只是知道“武王”就是姬发,通过和商纣王大战,赢得了天下。至于其中的细节则了解得不多。

其实,当时姬发在距离牧野不足500里时,纣王就已经知道了消息,但是他并没有将全部兵力用于抵抗姬发,而是抽调主力军去攻打东夷,这是为什么呢?

武王伐纣

公元前1600年,商朝的第一任君主商汤攻克了夏朝的最后一位君主夏桀,建立了商朝。之后在他的治理下,国家蒸蒸日上,人民生活得到了保障。等到了公元前1076年,商纣王帝辛即位时,商朝已经历经500多年历史,此时的商朝已然不是商汤时期的商朝了,国家吏治腐败、百姓民不聊生。而作为商朝最后一世君主的帝辛却丝毫不知道爱惜民力、与民休息。而是到处巡游征伐、纵身享乐。百姓在其重压之下,过得十分艰苦。

此外,他对于大臣、诸侯也是采用严刑峻法的手段来管制他们。九侯、鄂侯先后因得罪纣王被他制成了肉干,姬昌也因为为九侯、鄂侯的遭遇感到痛心疾首遂直言上谏,被纣王所囚禁,好在姬昌的臣子找来了许多美女和宝物,并向纣王表达了姬昌的忠心,所以,纣王就将姬昌放了回去。回到封地之后的姬昌,看到了民众的不幸生活,他感到十分痛心。

于是他便将自己封地中的一部分拿出来献给纣王,请求纣王废除炮烙之刑,纣王看到姬昌献出的土地垂涎不已,于是很快就答应了姬昌的请求,并且赐予了姬昌武器,使他可以攻伐其他诸侯。因此,在姬昌的精心治理下,他的封地反而比之前的还要大出来许多。而此时,人们对于纣王的统治已经怨声载道了,姬昌觉得可以进行灭亡商朝的部署了,所以他更加善待人民,重用贤臣,赢得了很多诸侯的人心。

姬昌因病去世后,他的事业交到了他的儿子姬发的手上。姬发在接手父亲留下的封地时,就发现了周地已经具有了和商朝一拼的资本。于是他便率军东征,直达盟津。而其他诸侯听说姬发要伐纣,便积极响应,据说有八百多个诸侯国。聚在一起的诸侯都劝说姬发乘胜追击,直取商都直捣黄龙,但是却被姬发拒绝了,说:“天命还不到时候”,于是便班师回朝等待时机。回到周地的姬发并没有停下备战的脚步,他比他的父亲更加勤劳,更加爱民。于是人们都说天命在周,而反观纣王,一直在荒淫无道的路上越走越远,甚至对前来劝说他的叔父痛下杀手,将比干的心剖了出来,而比干之死恰恰证明了纣王的昏庸无道证明了商朝气数已尽!

人们听到这个消息顿时觉得纣王真的无药可救了,于是,人心全都归顺到了姬发那边。此时的姬发看到时机已经成熟,便举大兵攻打商朝,纣王听闻之后,也连忙派出商朝军队进行镇压,他们在牧野发生了交战。经过多日交战,商朝军队果不其然地失败了,商纣王听到这一消息之后,逃到了鹿台,穿上了自己的华丽衣裳,放火自焚而死。至此,武王伐纣取得了成功,天下易主,姬发成了周武王,追封自己的父亲姬昌为周文王。

商攻东夷

前面我们讲述了“武王伐纣”的故事,对于纣王的种种暴行我们觉得十分气愤,而当姬发在牧野之战中取得胜利的时候,我们都觉得姬发属于天命所归,认为商朝的军队果然不堪一击。其实当姬发的部队距离牧野还有500里时,商纣王将商朝的主力部队调往前线去攻打东夷了。如果主力部队还在的话,可能牧野之战的战局将会进行得十分激烈,甚至对战局结果也会产生影响。那么纣王的主力部队真的有那么强吗?他为什么要将主力派去攻打东夷?

首先,商朝主力部队的战斗力确实很强。在征讨有苏氏、征讨东夷期间,商朝所派出的部队就是主力部队,这些队伍中士兵的单兵素质极强,相当于我们今天部队中的“特种兵”,所以主力部队一出,很快就将这些国家或者部落给击败了。

其次,纣王派主力攻打东夷,主要是因为到了商朝晚期的时候,商朝和东夷之间一直都有交战记录。东夷这个国家的人民主要生活在如今山东、江苏一带,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们的实力逐渐强大了起来,并且不断地向商朝的统治区域靠近。面对这一外患,商纣王将其视为心腹大患,所以也在积极地准备和他们交战。等到了公元前11世纪初,商纣王的征讨准备已经完成,于是他便发起了对东夷的作战。经过很长时间的交战,商朝逐渐将东夷的各个部落征服,将俘获的东夷人民作为商朝人的奴隶。

最后,在姬发距离牧野不到500里时,纣王将主力部队派去攻打东夷,主要是因为他觉得目前的部队完全能够抵挡住姬发的进攻,因为他所派出的军队人数高达17万,而姬发的周联军人数只有区区4.5万人,但是任谁也没有想到,姬发的联军在几日之内就将商朝的17万军队击败。纣王的大意使得他不仅输了战争,而且还失去了国家。此时的我们或许可以认为“天命”真的在周吧。

结语:其实,周联军的4.5万人能在短时间内攻克商朝的17万人,其主要原因是纣王无道、不得人心。他的17万军队中有不少人临阵倒戈,投向了周联军的部队。所以,商朝的灭亡不在于牧野之战,而在于人心尽失。对此您又是如何看待的呢?欢迎留言讨论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太... 太平公主跟前后两任丈夫一共生育了八个孩子,而且很巧的是每一任都是二子二女,到太平公主去世的时候,除了...
原创 如... 说起东亚,我们知道主要指的是我国、日本、朝鲜、韩国、蒙古这五个国家。不过在清朝的时候,东亚只有三个国...
原创 谯... 263年,邓艾逼近成都。 在谯周的力劝下,后主刘禅请降,蜀亡。 从此,谯周以“投降派”的形象受到后世...
原创 盛... 布隆迪(Burundi),这个被称为“非洲心脏”的内陆小国,常被调侃为“奥德彪的故乡”(源自非洲货运...
晨读·百年工运故事|求索:革命... 晨读·百年工运故事 第九期 求索:革命低潮下五次劳大的工运探寻 1929年11月7日至11日,在白色...
培育钻石概念26日主力净流出7... 8月26日,培育钻石概念下跌0.19%,今日主力资金流出7804.34万元,概念股3只上涨,12只下...
原创 赵... 摘要:赵匡胤驾崩后赵光义继位,为何引发争议?文人的阴谋论太多 自古以来,皇帝的继承制度一般是父终子继...
U18国足|3球完胜日本队 收... 在8月26日上午进行的第33届中日韩青少年运动会男足项目第2轮角逐中,2007/2008年龄段中国U...
原创 晚... 评价一个人的是非过错一直是后人热衷之事,但评价历史人物应该将其置于历史的维度和价值尺度进行评价。 如...
原创 姜... 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这句歇后语很多人都知道。这句歇后语说的是在商朝末年,商纣王统治残暴。周文王开始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