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明朝之前还没有棉被,古人如何抵御寒冬的?老祖宗太聪明了
创始人
2025-08-26 08:03:09
0

“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卖炭翁》

每每到了寒风凛冽的冬天,大家都希望能窝在被窝里面取暖,大概在冬天,温暖的被窝就是人们最向往的归宿,如果可以,一整天都呆在舒适的被窝里是大家求之不得的。

虽然被窝很舒服,不愿出门感受冬天的寒意,但对于现代社会来说,各种保暖防寒措施应有尽有,人们的生活水平也基本能满足对于防寒保暖的需要,所以即便是出门,也不会受到太多刺骨的寒风的摧残,但是反观古代就不太幸运了。

古代贫苦人民的生活活得非常艰苦,即便是在今天的底层人民,基本的防寒物品,比如一些棉衣棉服棉被还是有的,但是在明朝之前还没有出现棉被这种东西,那人们忙碌了一天回家之后怎么能够睡上一个舒服温暖的觉呢?

尽管历史上几乎没有出现过像今天一样那么热和的棉被,但是古人还是会想很多办法御寒保暖的,不然漫长的冬天实在很难度过。比如有钱人家会提前囤积一些柴火和炭,天气冷的时候就这些东西就派上了用场,它们燃烧释放的热量会让屋子里热和很久,这样屋子里就不那么寒冷了。此外,有钱人家的夫人小姐还会准备精致的小暖炉,这样手也不会被冻僵。

再比如,人们会向一些打猎的猎户购买一些动物的毛皮,将他们制作成各种防寒衣物,最名贵的就是用狐狸的皮制作的棉袄了,因为狐狸的皮子十分暖和丝滑,但是这种动物非常狡猾,实在不好捕捉,所以这种狐狸皮制成的棉袄价格一般都很贵,普通人家是不可能享受的。

那古代那些普通人怎么抵御寒冷的冬天呢?虽然没有条件买貂皮大衣,但是普通的动物皮毛还是勉强负担得起的,比如一些鹅毛、鸭毛、羊毛等等,他们将这些普通动物的毛塞在被子里,这样就会暖和许多了。还有些普通平民会用一些麻制品做成衣物,虽然效果不是很好,但总比没有好。

但总还有些更贫苦的平民,他们就连普通人家中最普通的防寒衣物都没有。“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是唐代白居易写的一首诗,意思不难能体会,那些在穷冬烈风中卖炭的老翁,一直在担心天气不够寒冷,这样自己的炭也卖不出去了,可怜的是他们身上也仅仅穿了一件单薄的衣服。

但是生活所逼,炭卖不出去也许自己就没有下一顿饭可以吃,所以无论天气多么寒冷,自己穿得多么单薄,也还是希望天再冷一些,天越冷,下一顿饭就越有了着落。这些可怜的卖炭翁也是广大贫苦人民的缩影。

结语:古人的防寒措施体现了一定的智慧,但相比那些连冬天都挨不过去贫苦百姓,现代人可真的幸运太多了。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湖南省油茶林面积、茶油产量、年... 第二届湖南油茶节新闻发布会25日在湖南长沙召开。会上透露,湖南以平均每年新造50万亩、低产林改造90...
河北鼎瓷电子取得低介电常数多层... 金融界2025年8月26日消息,国家知识产权局信息显示,河北鼎瓷电子科技有限公司取得一项名为“低介电...
新凯丰陶瓷取得高耐腐环保陶瓷及... 金融界2025年8月26日消息,国家知识产权局信息显示,福建省德化新凯丰陶瓷有限公司取得一项名为“一...
张玉宁受伤是射门前掰了一下,队... 直播吧8月26日讯 据记者马子俊报道,对阵三镇比赛中被换下场的张玉宁并无大碍。 此前国安主场对阵三镇...
原创 蜀... 三国时期出现了很多厉害的名将,无论是魏蜀吴三国中的哪一个,都存在留名青史的大将。在蜀汉阵营中,出现了...
原创 从... 东北三省黑吉辽大家都知道,辽宁省会沈阳是东北人口最多的城市,但从战国后期到明朝末年近两千年里,东北第...
原创 纣... 夏朝是中国历史上记载的第一个世袭制王朝,夏时期的文物中有一定数量的青铜和玉制的礼器,年代约在新石器时...
原创 美... 我们可以从两个方面来看“欧盟站队美国”这件事: 1、欧盟那些国家从自己的历史出发,都会本能自觉地“站...
原创 「... 宋朝曾做出武庙七十二将的排名,依据历史上名将战绩和品德弄了个排行榜,令人惊讶的是,曹营中只有张辽入选...
一项新研究揭示阿德利企鹅种群历... 近日,我国科学家共同领衔的中外联合团队利用沉积古DNA技术对阿德利企鹅栖息地相关的南极非湖泊陆地沉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