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两翼制风靡草原,契丹人玩得炉火纯青,究竟有什么意义?
创始人
2025-08-25 16:34:34
0

到目前为止,很少有人能像对中原王朝这样的角度去对游牧民族进行纵向横向的联合考察,因为他们的历史似乎都是一个个独立的个体,没有任何的关联。事实上,从表面上来看,北方的牧民是没落的,是灭亡的。但事实并非如此,游牧民族从来没有灭绝过,国家也没有完全毁灭过,他们所制造的每一种东西,都是以一种隐秘的方式,或明或暗,悄无声息地传播着,主要体现在军政制度和风俗上。北方游牧民族有一种军政制度叫两翼制,这一制度在草原上沿用了几百年,可见其有特殊的治军方法。

两翼制,是北方草原地区的一种军政管理体制,它是一种以分封制为基础,由最高长官居中,两翼长官拱卫两侧的一种军政一体的管理体制。它的本质是北方的游牧统治者为了维持贵族的统治而采取的一种控制方式,也就是由统治者对自己管辖的区域和人民进行控制。这种制度最早出现在北方早期的游牧民族--匈奴人,此后,蒙古草原上的每一个游牧民族都在延续着这种制度。

契丹人与匈奴、鲜卑、柔然、突厥、回鹘等人类似,在军政制度上采取了两翼体制,其具体体现为:契丹人创建的辽王朝,其对契丹等游牧民的统治采取了以行宫为核心的皇帝直属的王朝,南北两府分统。而这样的体制,绝不会是“变家为国”之后,阿保机忽然推行的,必然有其根源。

契丹的名字,在中原历史上已经有了记录,在历经古八部、大贺氏、遥辇氏三大部族的相继统治,到了10世纪初期,契丹政权才真正确立。那么,契丹人什么时候开始实施两翼制的呢?

《辽史》中明确记录了契丹建立国前何时的“双翼”制度。《辽史》第3四兵卫志中有这样的记录:至唐,大贺氏胜兵四万三千人,分为八部。大贺氏中衰,仅存五部。有耶律雅里者分五部为八,立二府以总之。

准确地说,契丹人还在遥辇部落联盟时期施行的是两翼制度。根据《旧唐书》卷一百九十九页《契丹传》及《资治通鉴》记载,契丹双翼制度是由大贺氏后期李失活担任大贺氏国的领袖时实施的,由可突于担任二衙门一员。由此可以看出,契丹双翼制度分为三部分,李失活是最高长官,直接指挥下属,二衙官分领其他部众。

二府就是北方和南方的分领部落,也是辽时期的北方和南方的宰相府。二府,按照《辽史》上的说法,是由阿保机的先祖雅利组建的,由李遇折分典兵马。这样的组织早已经成立了,只是不知可突于和李遇这两个部门的名字是否叫北、南两府。遥辇氏的中央机关:可汗直辖部队由于史书上的缺失,现在已经没有了完整的记录,只能大致描述一下。

根据《百官志一》,《辽史》卷四十五记载:晕洼可汗、阻午可汗、胡刺可汗、苏可汗、鲜质可汗、昭古可可汗、那澜可汗、痕德荃可汗九世宫分之事。太祖受位于遥辇,以九帐居皇族一帐之上,设常衷司以奉之,有司不与焉。

这九大帐是目前为止唯一关于遥辇氏诸可汗的直属部落的记载。就算阿保机要取而代之,他也不可能完全放弃了原来的传统,从头再来建立一个全新的制度。最有可能的情况是他继位之后,并没有将遥辇氏赶尽杀绝,反而将遥辇氏奉为皇室,将九可汗的宫分另立为常侍司坐镇,让他们追随自己的宫殿和部族。因为远在遥辇时期,各大宫分的制度就已经存在了,所以阿保机才会推行“斡鲁朵法”,这并非他的创新,而是一种继承了遥辇时代的传统。以辽王朝皇宫为例,可以推断为遥辇可汗的直属部族,其中有可汗人及与其结亲的部族。

据文献记载,在齐国时期,可汗与李遇这两个部族的官员都住在一个地方,而在遥辇氏时期,北、南府都属于可汗的直属部下,而迭刺部和乙室部都是遥辇可汗的直属部下,属于特殊的部属,人数众多,所以他们的绰号都用“大”来表示不同。同时,他们也被分成了左右两派,所以被称为左、右两个大部队。

辽朝于916年以遥辇氏的契丹人同盟为基础,由阿保机创立,其间虽有多次改称,但习惯上仍以“辽朝”为名。是中国北部广阔的草原上,继匈奴,鲜卑,柔然,突厥,回鹘之后的另一个游牧民族统治的国家。

因为耶律阿保机自称是遥辇氏的传人,所以二府分领的传统在辽代延续了下去,而这二十个部落,也只是在原来的遥辇氏八部之上,通过不断地向外扩展而来的。

那些常年追随陛下的行宫部族,都是皇帝的直属部族。而辽帝的皇宫部族,则是以辽内四部为“外围”,以诸帝斡鲁朵为中心,大大小小的分部为散兵而组成的。

中央机关包含北南枢密院,中书省,北南宰相府,宣徽北南院,夷离毕院,大林牙院。其中北南枢密院,中书省,宣徽北南院,都是辽统治者为了学习中原的制度而设立的,而北宰相府、夷离毕院、大林牙院等,都是统治游牧民原先就存在的机关。

不管是遥辇氏的可汗,还是辽国的皇帝,他们都有自己的直属部门,他们的力量远远超过了二府的将领,所以他们才能更好地利用自己的力量来掌控局面。遥辇可汗不但有宫分,还分领两个部族。迭刺部、乙室部更是与可汗住在一个地方,北府和南府的大臣也都在可汗的身边,这就方便了可汗的掌控。

辽朝的直辖行宫,光是规模就已经很大了,而作为行宫部落的核心,诸斡鲁朵更是掌控着全国各大要地的各大总督、各隶宫州县,势力极强,北宰相府和南宰相府根本不是他们的对手。更何况,南北两府都安置在皇宫之中,受皇帝的直接管辖。

他们也会通过联姻来巩固自己的凝聚力。两翼的首领一边只能是自己的同胞同族,另外一边的人选必须是是亲家族。这一点在契丹人建立辽王朝最为明显,因为耶律氏与萧家是以联姻为纽带,所以宗室任选南宰相,后族世选北宰相。辽国很重视这一点,王族惟与后族联姻,王族、后族除非北主下令,否则不能与其他部族联姻。圣宗甚至下了一道旨意:“平帐三房,不得与卑小帐族联姻,一切婚事,都要先奏报后举办。”从维护统治的观点来看,这种婚姻其实是一种政治行为,其宗旨是两个家族相辅相成,公平享有世选的权利。

还在遥辇氏部落联盟的时候,联盟的最高领袖是遥辇氏一族世选的继承人,而北府和南府的大臣则是从两个不同的家族选出的,他们的任命是由可汗来决定。立下大功的人,可以封为宰相,这是大辽王朝的传统。北、南两位宰相,在宗室和后族中是世选,不设终生职位。辽朝南北宰相的任用制度,对辽朝的统治起到了很大的作用,所以直到辽亡,南北宰相都不曾出现像历史上其他任何一个游牧国家中的两翼长官拥兵自重、犯上作乱的现象。

契丹人的聚会,也叫“大会聚”,是八部时代就有的一种会议。契丹人举行会议,主要是为了选出大汗,讨论战争和其他与契丹社会和国家有关的重要问题。在建国之前和建国之初,贵族会议的召集人是由联盟和各国的最高统治者——皇帝、皇后、亲王等人组成,参加会议的人以王室、贵族、北、南宰相等为主。

圣宗之后,随着嫡系继承人制度的建立,贵族议会的选举在历史上几乎找不到任何踪迹,议政会议也转向了官僚主义会议。因为辽国的宰相和宰相府邸都位于皇宫之中,属于中央的官员和官邸,所以,辽国宰相的官位是由皇帝来决定的,而不是终身制的。与匈奴、突厥的将领不同,他们距离中央很近,很容易被控制,所以贵族议会的影响力并不是很大。

如果说为什么契丹人会沿袭两翼制,突厥的原因不应当被忽视。契丹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是由突厥统治的,所以契丹人受到了其文化、军政、政治等方面的影响。大贺氏在突厥时期,接受了“侯斤”的封号,到了遥辇氏,又跟着改成了“夷离茧”。还有“详稳”这一名词在《辽史》中很普遍,其实也是源自突厥语“沙衰”,汉语中的“将军”。李尽忠自称“无上可汗”,从那以后,遥辇氏的所有族长都被尊称为“可汗”,而“可汗”这个称呼,就是突厥皇帝的尊称。

从这一点来看,契丹人在与突厥的关系中,的确继承和吸收了不少的文化和制度,其中一种就是双翼制。契丹人的游牧生活习惯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原因。契丹人在游牧、生产、生活中,实行“分地而居”。不仅如此,契丹人在行军的时候,同样是分成两路,南下中原,兵分三路,皇帝亲自率军迎战。

综上所述,两翼制最大的特点就是简洁。游牧民族的官制简单,政事相结合,责任清晰,便于上级的命令得到有效地执行,避免了中原王朝的官僚作风和冗余。军队与政府的结合更是一股很强的军政力量。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博敏电子:当前公司AMB陶瓷衬... 每经AI快讯,有投资者在投资者互动平台提问:公司AMB基板有机会进入台达、光宝、群光等头部电源厂商的...
孟村女子疑遭家暴去世,在县医院... 近日,河北沧州孟村县女子疑因家暴去世一事持续引发关注。据警方通报,25岁受害者刘某某系钝性外力作用致...
大学生情侣同居导致男方意外猝死... 近日,网络上出现一则关于“潍坊大学生情侣同居导致男方意外猝死”事件信息。经核实,事发地非潍坊。网络上...
米兰与博洛尼亚谈判:22岁中场... 在转会窗口的关键时刻,AC米兰似乎正在积极寻求增强球队的中场实力。据记者莫雷托的最新报道,米兰与博洛...
我们还需要另一本巴赫传记吗?《... 《巴赫传:时代、观念与书籍》 作者:[西]拉蒙·安德烈斯 译者:王翘楚 版本:中信出版集团 2025...
黑龙江省博物馆馆藏精品瓷器展布... 项目概况 馆藏精品瓷器展布展服务项目采购项目的潜在供应商应在黑龙江省政府采购网(https://h...
原创 宋... “至和元宝”属于北宋时期的钱币,普通版式的小平钱存世量较多,但也没有一个具体的实际数量,其中大部分收...
原创 鲁... 鲁班是我国建筑业和木工的祖师爷,当今中国建筑业的最高奖就叫鲁班奖,可见鲁班在建筑和木工这些行当的巨大...
原创 朱... 朱元璋作为明朝的开国皇帝,他创立明朝完全是白手起家。 从这些就能够看出朱元璋绝对不是一般人可比的, ...
原创 司... #司马懿西城“不攻”之谜:智者的权衡与历史的烟云 在三国鼎立的历史舞台上,诸葛亮与司马懿这两位智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