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在历史上消失的“传国玉玺”,终究因何失踪?
创始人
2025-08-25 16:02:46
0

在中国历史上,玉玺,指的是皇帝的印章。而印章,自然象征着权力。而玉玺和传国玉玺是不同的。在汉语里,传国玉玺属于

“专有名词”,指的是秦始皇时代留下来的玉玺。

1、

传国玉玺的来历

传说秦始皇统一中国以后,和氏璧也落到了秦始皇手里。秦始皇名人将和氏璧雕刻成了皇帝的印章,这便是传国玉玺的来历。当然这个说法有过很多质疑:比如有人认为,和氏璧的厚度应该不足以雕刻成玉玺。不过,不管咋说,秦始皇时代才有的传国玉玺,这是历史学界公认的事情。

秦朝灭亡后,刘邦辗转成为新的天子。虽然刘邦也是基于

“伐无道诛暴秦”的浪潮中实现成功的。但是刘邦对秦的遗产倒是悉数继承:比如定都秦的故土,同时,也继续将秦朝皇帝的玉玺作为西汉天子的玉玺。

其实在中国古代,历朝历代对汉朝的认可度要远超秦朝

——毕竟,秦始皇的皇位是依靠武力强夺来的,而刘邦的皇位,是因为讨伐暴秦和项羽功劳大,被诸侯推举的。而古代华夏的观念是:天下有德者居之。和秦始皇相比,刘邦是有德君主。所以西汉的认可度,也比秦朝强太多。

刘邦认可了传国玉玺的地位。这也让后世王朝对传国玉玺产生一种认同:有传国玉玺,才是正统天子,否则,那就是僭越,就是白板天子。

2、

传国玉玺传承

两汉时期,传国玉玺一直在两汉(包括新莽、玄汉)统治者内部传承。曹丕篡汉以后,传国玉玺落到了曹丕手里。之所以提起三国两晋历史,总会说

“魏晋”,也是因为魏国天子手里有传国玉玺的缘故。

司马炎篡夺曹魏朝政以后,传国玉玺自然落到司马炎手里。不过,随着西晋灭亡,晋朝宗室南迁江东建立东晋。而东晋初年,东晋天子一度沦为

“白板天子”。因为战乱中,传国玉玺落到了前赵朝廷手里。之后后赵推翻前赵,传国玉玺又落到后赵手里。

后赵天王石虎去世后,后赵发生内乱,石虎的养孙石闵(也就是被网上吹上天的冉闵)在参与争夺皇位的过程中,导致后赵崩盘

——后赵的各路军头趁机割据建国。石闵眼看局势失控,于是派人联系东晋朝廷,并把传国玉玺献给东晋,希望东晋朝廷能派兵救助。就这样,传国玉玺又重回中华正统、东晋朝廷手里。

南北朝时期,传国玉玺在南朝天子一系内部传承。不过,因为北朝的继承者隋朝十分给力,所以,隋文帝在位期间,北朝的继承者隋朝吞并南陈,传国玉玺这才到了隋朝手里。

隋朝灭亡后,隋朝的萧后带着隋朝宗室以及传国玉玺逃到突厥境内,李渊和李世民父子一度沦为白板天子。不过,大唐毕竟是武德强盛之朝代。唐太宗登位没几年,大唐就一举荡平突厥。传国玉玺也落到唐太宗手里。

唐朝灭亡后,中华陷入五代十国战乱状态。后唐后期,后唐皇帝李从珂在败亡的最后时刻,宣布纵火自焚。而从这以后,传国玉玺就事实上的失踪了。

逼死李从珂的军阀石敬瑭在之后称帝,建立后晋王朝。不过,后晋朝廷是新制作的玉玺。因为原先的传国玉玺已经不知所踪。

3、

玉玺迷踪

之后的朝代里,传国玉玺的传说络绎不绝:宋哲宗时期,有人在农田耕地的时候发现玉玺,将其献给北宋朝廷。宋哲宗认为是传国玉玺,但是,当时就有人质疑:这个传国玉玺怕是假的。

金灭北宋以后,这个被宋哲宗认定但大概率是赝品的传国玉玺,也被金朝带走。之后下落不明。

之后元明清三朝,也出现过多次关于传国玉玺出现的消息,但是,无一例外都赝品。

时至今日,传国玉玺依旧下落不明。而真正可信的线索,早在五代后唐灭亡时期,就已经断绝了。五代后唐灭亡,距今已经一千多年了。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新书速览(第三十三期) 新书推荐 NEW BOOKS 《故园惊梦》 著者: 贾珺 出版社:湖南美术出版社 出版日期:20...
纪念林则徐诞辰240周年座谈会... 8月24日,由世界福州十邑同乡总会、闽都文化研究会和林则徐基金会主办,福建省福安市坦洋工夫茶叶有限公...
新书速递|“德国浪漫派的最后一... 编辑推荐 《黑塞中长篇小说全集》 ▲ 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德国浪漫派的最后一位骑士”赫尔曼·黑塞14...
新书|《从弗洛伊德到百忧解》:... 根据WHO(世界卫生组织)2022年的统计,全球有约10亿人患有精神疾病,占全球总人口的13%,然而...
原创 梁... 宋江梁山集团平了王庆后,兵强马壮,势气高涨,梁山好汉的威望达到顶峰。此时,江南方腊造反,宋江卢俊义奉...
科比传记电影即将上映,克里斯蒂... 湖人传奇球星科比·布莱恩特的励志故事将被搬上大银幕,由全球知名影视公司华纳兄弟出品。克里斯蒂可能会成...
原创 论... 白起之死,一直是人们津津乐道的话题之一,立场不一对白起之死的理解也不尽相同,站在秦大一统角度的人自然...
原创 薛... 薛岳凄凉晚年:对韩先楚耿耿于怀,被蒋介石诬告贪污 1949年初,广州城内暗流涌动。国民党政权摇摇欲坠...
原创 楼...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出自王昌龄的《从军行七首》 楼兰...
原创 毛... 毛主席在吃穿用方面十分节俭,不同时期,他说过一些不同的话: “全国农民都吃上我这样的饭,那就很不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