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世凯麾下的“六州”堪称清末最具战力的一股力量,是在“甲午战争”之后,由“四野之乱”所组成的。李鸿章对他寄予厚望,慈禧也给了他不少支持。
不仅袁世凯的北洋军,就是李鸿章的军队,也是一样。李鸿章的师父是曾国藩,两者的区别就是李鸿章将自己的部队变成了自己的部队。
而李鸿章作为袁世凯的老师,袁世凯当然也继承了这个传统。袁世凯在逐步发展的过程中,一直在宣传自己的忠心,让自己的部队对自己忠心耿耿。
?
光靠这一招是行不通的,袁世凯在招揽有才能的同时,也在招揽有才能的人。袁世凯对下属的将军开出了很高的工资,同时也为他们的才能创造了一个舞台。
俗话说得好,为人为友,这帮在清朝并不受待见的武官,对袁世凯感恩戴德涕零,因为他们当中大部分都是汉族,他们知道,只要能够得到袁世凯的支持,他们的未来就会更加的美好。
慈禧是个心机很深的女人,她知道像袁世凯这种人很难打交道。本来,他还打算利用这个机会,利用这个机会,把袁世凯提拔为内阁部长。不过荣禄命不长,没多久就没了。
?
慈禧去世之后,清朝官员中的满族官员出现了严重的短缺。摄政王载沣年纪尚小,行事鲁莽。他的那些小伎俩,在袁世凯这个狡诈的家伙面前根本没有任何作用,即使把袁世凯赶下台,也无法扭转局面。
袁世凯在统治北洋军队的过程中,采取了同乡结合的方式来拉拢这些人。首先,他的同乡如徐世昌被提拔,他们很乐意为袁世凯效力。
接着又有安徽人如段祺瑞,还有冯国璋等来自河南的人。对于外乡人,他不能用家乡的感情来约束,但是袁世凯却有一种方法,即:亲人。
?
袁世凯让自己的将军们联姻,既可以增加军心,又可以让他们对自己忠心耿耿。北洋新军,就是因为这一道天罗地网,几乎脱离了清朝的统治。
袁世凯在军事上很有天赋,他确实使这支部队成为清代最骁勇善战的部队。他也知道军队的缺点,所以他很早以前就坚持自己的薪水,不会有任何的怠慢。这使得他在军方拥有极高的声望,所以很少有机会进入这种部队。
在1911年的时候,清朝的皇帝要把新的军队派到战场上去。但袁世凯已经退休了,他仗着自己的人缘,还能掌控这支大军,摄政王王载沣也不能命令他。
?
在这种形势下,袁世凯再次复出是不可避免的。但袁世凯却想要实行君主制,实行皇帝的统治。他想让自己做一个真正的君王,让溥仪做一个没有权力的君王。
但在国家共和的观念上,南部的革命者们却是寸步不让,袁世凯不得不妥协。但两国之间的冲突,却始终不断,所以,就有了这段时间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