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本原因在于,老蒋之下只能有一个人,他是二把手,能够统控全局,能有威望,能帮老蒋做想做而不能做的事情,有危难时候第一个冲上去。
老蒋用人几个要素,浙江人,日本陆军士官学校,保定,黄埔,最重要的还是忠诚。
1.首先看何应钦方面。何应钦在黄埔时候,是老蒋的好朋友,师兄弟关系,帮手,辅助者,是黄埔总教官,校长不在,唯命于总教官。两人东征、北伐时候一直很要好,直到蒋介石第一次下野时候,两人出现裂痕。何应钦和桂系、汪精卫等眉来眼去,小诸葛直接劝说老蒋下台,何应钦却一言不发。老蒋后来在日记中也说道“要是敬之,多说一句,我是不会下野的”。两人有了分歧,后面的西安事变,何应钦掌握着军政大权,还要派兵进攻西安,派飞机轰炸,想置老蒋于死地,自己好取而代之。两人彻底闹僵了,何应钦在国民党系统中威望比较高,和刘峙、顾祝同都是多年好友,蒋后来没有撕破脸皮,还是想依靠何应钦地威望,维系统治,在抗日战争后期和解放战争,直接把何应钦冷藏了,空的国防部部长职权,美国考察团团长等等,进一步打压何应钦,何从高位落下,再也没有翻身。
2.陈诚方面,陈诚是后辈,何应钦当师长时候,他还是营长。陈诚更是老蒋对抗何应钦的直接武器,一直扶持他。陈诚在党内地位急剧上升,“中正一日无辞修”便是最好的证明,“五大主力“之18军是被宠出来的,蒋的确对陈诚亲爱有加,陈诚也是无比忠诚,是蒋的头号粉丝。
3.所以何应钦在高位落下,陈诚从低位崛起,两人一升一降,一个是前“第二人”,一个是现役“第二人”,关系好才怪呢。从北伐开始,陈诚的上升就受到何应钦的多次阻挡,何认为他能力不足,野心太大,上升太快,陈诚则以蒋的宠爱为砝码,不断扩充土木系实力,两人恩怨几十年,围绕着国民党系统的“二号人物”争斗了许多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