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明朝太监古墓石碑发现1行字,专家欣喜若狂说:这下老外该闭嘴了
创始人
2025-08-24 22:32:41
0

明朝不仅是一个军事大国,也是一个海洋强国,当年郑和七下西洋的壮举,可以说间接影响了整个世界的进程。不过,外国人虽然承认郑和下西洋的历史地位,但对于其中许多细节却并非全盘认可。其中质疑声音最大的,就是对当年郑和舰队中最大船只的否定。

郑和下西洋的事早就是世界公认的事实了,为什么会存在争议呢?这是因为史书曾经记载,郑和船队中宝船大者长44丈4尺、阔18丈;中者长37丈,阔15丈,也就是说大船长137.72米、宽56.34米,这几乎就是一个海上足球场,但外国学者对此表示不服,并认为1416年英国建造的1400多吨排水量的卡拉克船才是当时世界最大的船,认为单凭史书记载,没有佐证,不可信。直到我国在南京一太监墓中,意外发现一行碑文,彻底让外国专家闭嘴。

2010年6月,南京发现的明太监洪保墓中的寿藏铭证明,在已知的“七下西洋”之前,大明就有了一次远航:永乐元年(1403),洪保为副使的一次“度西洋”,就把郑和第一次下西洋的时间从永乐三年(1405)提前了两年。

可能许多人都没听过洪保的名字,但对于七次下西洋的郑和,几乎是无人不知。这个洪保,与郑和是老乡,两人年纪差不多,而且同为云南人。明军占领云南后,13岁的洪保进宫成为太监,后被送到北京的燕王府中。朱棣以清君侧的名义起兵,29岁的洪保一直跟随燕王南征北战,成为辅佐朱棣登基称帝的功臣之一。

考古人员继续往里探索,令人失望的是这座墓葬早已经被盗,地上还有明显的垃圾等等,考古专家在洪保的墓中,最重要的发现是他的寿藏铭,这是洪保在65岁时所刻的,阴文楷书竖刻下来,铭文中详细记载了洪保的平生,还为考古专家解开了诸多历史谜团。更加洪保的寿藏铭描述,当时他与郑和下西洋,到了拜天方(今麦加)所在地,并带回了克尔白圣寺图,这还不是最重要的。

洪保的寿葬铭中有这样一段文字:“永乐纪元,授内承运库副使,蒙赐前名。充副使,统领军士,乘大福等号五千料巨舶。”短短数字,告知世界,下西洋时船队的旗舰“大福号”是达到“五千料”级别的,即折合排水量达到2500多吨,这一记载,证明郑和下西洋所用宝船规模至少比很多人想象的要大很多。

该寿藏铭破解了多年来关于宝船大小的争议,也印证了郑和宝船的长宽记载是可靠的。难怪考古专家发现这段文字后,激动的说:这下那些质疑的老外可以闭嘴了。而洪保墓也被列为海上丝绸之路申遗项目。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李... 在《新唐书》和《资治通鉴》中提到,李渊曾两次私下答应李世民太子之位。那么,李渊到底是否真有过这样的承...
原创 二... 德国困在英国打不下,苏联却偷土地,元首突然调头打向东边. 1940年夏天,希特勒盯着地图突然决定放弃...
上海柿蒂花珠宝有限公司成立 注... 天眼查App显示,近日,上海柿蒂花珠宝有限公司成立,法定代表人为顾全,注册资本10万人民币,经营范围...
原创 日... 看历史老照片,感受百年变迁。 大家好,我是历史君,一个专注于收集和整理老照片的博主。今天,我想分...
原创 方... 水泊梁山,最初只是一个不起眼的小土匪窝,然而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它发展成了拥有数百人的农民武装。这过...
小红书运营:2025小红书双1... 今天分享的是:小红书运营:2025小红书双11最佳实践:文玩玉翠、饰品珠宝直播经验大公开 报告共计:...
原创 徐... 前言 徐阶、高拱、张居正,这三位明朝的重要重臣,都是历史中鲜明的政治人物。在明朝的权力舞台上,他们经...
原创 明... 明朝的建立与其他朝代有所不同,最显著的一点就是,明朝的开国皇帝朱元璋并非出身豪门大族,而是一个农民起...
原创 郭... 1976年,随着四人帮的被粉碎,中国进入了一个全新的时代。在这个历史的转折点上,已经73岁的郭汝瑰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