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明朝太监古墓石碑发现1行字,专家欣喜若狂说:这下老外该闭嘴了
创始人
2025-08-24 22:32:41
0

明朝不仅是一个军事大国,也是一个海洋强国,当年郑和七下西洋的壮举,可以说间接影响了整个世界的进程。不过,外国人虽然承认郑和下西洋的历史地位,但对于其中许多细节却并非全盘认可。其中质疑声音最大的,就是对当年郑和舰队中最大船只的否定。

郑和下西洋的事早就是世界公认的事实了,为什么会存在争议呢?这是因为史书曾经记载,郑和船队中宝船大者长44丈4尺、阔18丈;中者长37丈,阔15丈,也就是说大船长137.72米、宽56.34米,这几乎就是一个海上足球场,但外国学者对此表示不服,并认为1416年英国建造的1400多吨排水量的卡拉克船才是当时世界最大的船,认为单凭史书记载,没有佐证,不可信。直到我国在南京一太监墓中,意外发现一行碑文,彻底让外国专家闭嘴。

2010年6月,南京发现的明太监洪保墓中的寿藏铭证明,在已知的“七下西洋”之前,大明就有了一次远航:永乐元年(1403),洪保为副使的一次“度西洋”,就把郑和第一次下西洋的时间从永乐三年(1405)提前了两年。

可能许多人都没听过洪保的名字,但对于七次下西洋的郑和,几乎是无人不知。这个洪保,与郑和是老乡,两人年纪差不多,而且同为云南人。明军占领云南后,13岁的洪保进宫成为太监,后被送到北京的燕王府中。朱棣以清君侧的名义起兵,29岁的洪保一直跟随燕王南征北战,成为辅佐朱棣登基称帝的功臣之一。

考古人员继续往里探索,令人失望的是这座墓葬早已经被盗,地上还有明显的垃圾等等,考古专家在洪保的墓中,最重要的发现是他的寿藏铭,这是洪保在65岁时所刻的,阴文楷书竖刻下来,铭文中详细记载了洪保的平生,还为考古专家解开了诸多历史谜团。更加洪保的寿藏铭描述,当时他与郑和下西洋,到了拜天方(今麦加)所在地,并带回了克尔白圣寺图,这还不是最重要的。

洪保的寿葬铭中有这样一段文字:“永乐纪元,授内承运库副使,蒙赐前名。充副使,统领军士,乘大福等号五千料巨舶。”短短数字,告知世界,下西洋时船队的旗舰“大福号”是达到“五千料”级别的,即折合排水量达到2500多吨,这一记载,证明郑和下西洋所用宝船规模至少比很多人想象的要大很多。

该寿藏铭破解了多年来关于宝船大小的争议,也印证了郑和宝船的长宽记载是可靠的。难怪考古专家发现这段文字后,激动的说:这下那些质疑的老外可以闭嘴了。而洪保墓也被列为海上丝绸之路申遗项目。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丁... 轻轻一点“关注”,解锁更多精彩! 丁大胆晚年:从娄山关到干休所的传奇与反思 你听说了吗?那个曾经叱...
【中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列朝列国志... 南朝陈(四):陈武帝陈霸先2 (6)南定萧勃 太平二年(557年)二月,曲江侯萧勃在广州反陈霸先,...
原创 赔... 提到二战中的海军将军你会想到谁? 是出生就有8国王位继承权的英国元帅蒙巴顿。 还是玩废日本6艘航母的...
原创 在... 前文所述,台山籍抗日英雄余子武将军,在长衡会战为国捐躯,余子武(第62军151师少将副师长)是粤军在...
原创 武... 武则天,中国历史上唯一的一名女皇帝,她美艳无双,却也骄傲非凡,一个“曌”字就是她最直观的表述。她虽然...
原创 武... 在我国河北沧州地区,居住着数十万回族同胞,回族人口占当地居民人数的三成以上, 那么问题来了:河北沧州...
巧夺天工,木工之美 巧夺天工,木工之美。这就是属于中国人的工艺传奇! #奔腾小马# 带你走进榫卯的世界,带你体验中式工艺...
原创 为... 袁世凯麾下的“六州”堪称清末最具战力的一股力量,是在“甲午战争”之后,由“四野之乱”所组成的。李鸿章...
原创 穿... 从古至今,人类都是渴望掌控和把握时间的。这些年,随着古装影视剧以及科幻电影的渲染,每个人都渴望自己能...
原创 北... 家人们,今天咱一头扎进宋朝的历史里,好好唠唠超厉害的杨家将!宋朝那可是个特别的朝代,和好多少数民族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