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废除王权的护国公克伦威尔,从议员到军队统帅,充满争议的一生
创始人
2025-08-24 17:04:08
0

奥利弗·克伦威尔,17世纪英国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因为曾推翻和废除英国的君主制,因此后世对其的态度褒贬不一——有的人认为克伦威尔是"大逆不道"的谋反行为,加之他对天主教徒的伤害,更让一些人对其厌恶不已。

而有一些人,则对其勇于废除当时落后的君主制度表达了支持,那么真实的克伦威尔到底是什么样的一个人,这位护国公的背后,又有哪些真实的历史故事呢,今天就让我们好好地了解一下。

一、与王权说不的人

1599年4月的一天,奥利弗·克伦威尔出生在英国亨廷顿的一个贵族家庭,虽然祖上是家乡最富裕的地主,但在克伦威尔出生时,家庭状况并不是特别富裕。在完成了基本的中学教育后,他便前往剑桥大学就读,但中途因为父亲去世,悲痛的克伦威尔被迫从学校辍学,直到后来才重新回校学习。

1620年,学成的克伦威尔靠着知识和家族声望,很快就担任了家乡的治安官。

1628年,29岁的克伦威尔作为亨丁顿郡的代表出席了国会的会议,会上成功当选为国会议员。

此时英国的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势力开始如日中天,不断通过国会来抨击王政、提出一些政治诉求,利用手中的权力来遏制王权。两大阵营的冲突势如水火,一次因为国会拒绝批准军费等原因,国王查理一世(下图)居然不顾各界的反对,两次解散了国会。

1649年,由于苏格兰爆发民族起义,加之英军的失败和军费无法及时筹集,当时的国王查理一世只得重新召集国会。会议上,工商阶层和新贵族势力再次发难,要求对国王的权力进行限制,国王一气之下又再次解散了国会,此后因为前线战事吃紧,又一次重新召开了国会,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长期议会"。

"长期议会"召开期间,国会通过了一份架空国王权力的"大抗议书",同时还处决了国王的宠臣斯特拉福伯爵;制订了一份《三年法令》,明确规定议会必须按时召开,不经议会允许不可擅自解散议会......被激怒的国王在1642年1月,在诺丁汉宣布国会为非法组织,并宣布向国会开战。

同年7月,国会通过决议,建立国会军与王权展开对峙,英国内战正式爆发。听闻消息后,克伦威尔带着他的骑兵队加入了国会军,被任命为骑兵大尉。

1642年10月26日,王军与国会军在牛津附近的艾吉山相遇,双方互有胜负,但最终还是查理一世占领了牛津,此地也成为王党的大本营。

在这场战斗中,克伦威尔清楚地看到了国会军要战胜国王军队,必须要有强大的骑兵,必须由有思想、有头脑的人组成军队。此后克伦威尔在军官士兵的选拔上,打破了贵族才能担任军官的传统,而是把一些忠于革命、勇敢善战的人提拔到指挥岗位上。同时他本人还非常注意对骑兵战术进行创新,士兵按照他的命令或停止迂回,或集成一队,或分成几队作战。这种机动、灵活的战术使克伦威尔的骑兵的战斗力得到了加强。

几个月后,王军与国会军又爆发激战,战斗中克伦威尔首次作为国会军的总指挥负责对抗王军。混战中,他不慎受伤坠马,但依然以惊人的毅力重新投入到战斗中,经过一阵激烈地战斗,国会军赢得了最后的胜利。1644年1月,克伦威尔升为中将,并成为最高指挥机构的成员。

二、推翻王权,当上护国公

1644年7月2日,王军与国会军在马斯顿荒原进行了一场激烈的战斗。同等数量的骑兵都已经蓄势待发,等待着开战命令的到来。下午七时,克伦威尔决定趁着夜色与大雾对王军展开偷袭,当密集的骑兵冲向王军时,王军士兵感到大为惊恐,但他们很快组织起了反攻。

混战中,克伦威尔不慎挂彩,但他顾不上包扎,而是重整自己的手下骑兵向王军的骑兵部队发起第二次冲锋。几次短兵相接让王军士气大减,趁此机会克伦威尔又率领骑兵向王军步兵侧翼展开进攻,最终王军部队大败,国会军取得了内战期间最大的一场战斗胜利。

回到伦敦后,克伦威尔改组国会军,名为"新模范军"的部队正式诞生。根据特别批准,克伦威尔被任命为新模范军的副司令,很快又成为这支军队的实际领导者。

1645年6月14日,国会军在纳斯比会战中横扫王军,保王党大本营牛津被攻陷,慌不择路地查理一世逃往苏格兰,第一次英国内战以国会军胜利而宣告结束。

1647年2月,国会以40万英磅从苏格兰赎回了查理一世。

但不久之后,国会中的长老会却站到了克伦威尔的对立面,公然支持国王重返政坛,另外苏格兰方面也希望王权回到正轨,从而换取自身的利益。不久之后第二次英国内战正式爆发。

在吸取了第一次内战的教训后,克伦威尔重拳出击,迅速平定了多地的武装叛乱,同时将国王囚禁起来,并废黜了国会中支持长老会的官员和长老会分子;另一方面,"新模范军"与干预政权的苏格兰军队爆发了战斗,最终在普雷斯顿战役中成功击败对手,保证了国家的稳定。

为了彻底与封建王权说再见,克伦威尔将查理一世送上了国会组建的最高法庭,1649年1月30日,查理一世以"国家敌人"的罪名被处决。

斯图亚特王朝暂时退出了历史舞台,全新的英格兰联邦宣布正式成立。

在此期间,克伦威尔还派出部队前往爱尔兰,镇压当地的武装起义。经过两年多的征战,克伦威尔的军队占领了爱尔兰全境,当地的天主教徒遭到了血腥屠戮和流放,表示报复;当地的许多土地被没收,剩余的百姓被迁往荒凉之地。

三、传奇的落幕

人民出于对克伦威尔的信任,以及对当时国会贪赃枉法的极端不满,人民选择克伦威尔的呼声极高。1653年4月,克伦威尔以武力驱散了长达十三年的"长期国会"。

12月,议会推举克伦威尔为英伦三岛的护国主兼武装部队总司令,属于克伦威尔的时代正式开始了。

在他的统治下,英国在宗教上采取了"宽容"政策,除天主教外,任何宗教都可进入英国。在政治上,他对王党分子和其他侵害英国政权的人进行了镇压,并在全国实行了军事管制。经济上取消了个人独占公司,保留了集团贸易公司,这对英国对外贸易的发展起了重要作用。

在外交上以武力迫使荷兰与英国签订了和约,结束了两国长期的战争,并迫使瑞典、葡萄牙与英国签订和平条约,同时联合法国打败了西班牙。从而为后来英国贸易霸权的取得和殖民帝国的建立奠定了基础。

但克伦威尔此时却低估了保皇党的势力,加之连年征战对自己的身体造成了巨大的损害,造成后来他无法全身心地将精力放在治理国家的政策上。

1658年9月3日,这位毁誉参半的英国政治强人在伦敦白厅因病去世,终年59岁。

结语

克伦威尔去世后,他的儿子理查德接替了他的职务来管理国家。但因为其从政经验欠缺,加之不能调和国家内部的矛盾,因此不久之后,保皇党重新上台,拥护了逃往海外的查理二世重新复辟。英格兰联邦最终寿终正寝,理查德被迫离开国内,而克伦威尔也被处以开棺戮尸的惩罚,可谓结局悲惨。

参考资料

1.《奥利弗·克伦威尔传》

2.《克伦威尔:护国主之名》

3.《英国内战1642-1649》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从一片茶叶洞察一个行业——恩施... 8月13日,2025年“数据要素×”大赛湖北分赛决赛乡村振兴赛道在恩施落幕。 由恩施联通联合恩施州...
原创 祖... 投降时机不一样,归顺时的资本不一样,建立的功劳不一样,待遇自然也不一样了。孔有德、耿仲明在崇祯六年归...
原创 文... 公元1279年的春天,文天祥的妻子欧阳夫人和两个女儿柳娘、环娘在大元皇宫中整日穿着道服,念诵道经,过...
原创 大... 公元前219年,刚刚称帝两年的秦始皇嬴政,第一次把他的巡游车队开向了东方。 在他的巡游过程中,一项重...
郑州发现目前国内时代最早、规模... 清静沟仰韶时期城址共有四重环壕,城址中心由内向外的第三条壕沟内侧发现夯土墙体,是目前国内发现时代最早...
【社论】全年无休,会成博物馆常... 博物馆有了新“卷”法。近日,陕西西安碑林博物馆、汉景帝阳陵博物院和茂陵博物馆宣布取消闭馆日,实行全年...
广州百年文物建筑顺利“搬家” 本报广州2月25日电 (记者罗艾桦)近日,位于广东省广州市荔湾区芳村大道、至今已有112年历史的些华...
西安:文物堆里“长”出的城市 游客在西安大雁塔下游览(无人机照片,2024年4月10日摄)。 西安全城各处散落着多如繁星的文物,仿...
原创 元... 皇权,作为古代帝王家最至高无上的权力,拥有其者,就可以拥有有如呼风唤雨、任其所为之势,所以,这样的权...
原创 唐... 众所周知,我国的古代封建王朝均为中央集权的君主专制制度,国家最大的主人当然是皇帝,虽然一些朝代有着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