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味十足!古代香器展亮相松山湖望野博物馆
创始人
2025-08-23 19:02:48
0

2月19日,“炉烟清供——古代香器”展在松山湖望野博物馆开幕。作为“博学东莞”系列展览,展览展出香炉、香薰、香盒等各类香具文物56件(套),较为全面地展示了古人用香的传统习俗,呈现中华传统香文化的内涵与魅力。

展览海报

新石器时期,古人已经燃烧带有香气的柴木进行祭祀活动。考古发现的陶熏炉等文物表明,四五千年以前,在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的先人们已经开始使用香品。《礼记·祭法》记载:“燔柴于泰坛,祭天也。”古人借焚烧祭品产生的由下往上升腾的烟气,构建起了沟通天地的媒介。

至商周晚期,因祈福消灾、维护宗法制度等广泛开展的祭祀活动更进一步推动了焚香习俗的发展。战国时期,熏香已在豪门贵族间蔚然成风。两汉时期,熏香逐步进入全面发展的新阶段。《通典·职官》记载:“尚书郎奏事前,需要口含鸡舌香来芳香口气。”在古代,除了上层社会用于熏衣熏被的生活熏香之外,熏香也逐渐扩展进入到宫廷礼制中。

展览现场

隋唐时期是香文化发展的高峰。唐朝奉行开放包容的外交政策,对外交往密切,经济发展、社会繁荣,推动了香料进口数量和种类的增多,促进了民众对香的崇尚,熏香、香料的使用较前代更加普遍与多样。无论是国家典礼还是文人聚会,都有熏香之仪。《新唐书》就曾记载:“大朝会,设黼扆,施蹑席,薰炉。”

唐代 银制香薰

随着南方海上丝绸之路的发展,宋代经济进一步繁荣,香药成为重要的进口物品,不仅有专门运输香药的“香舶”,还成立了香药管理机构“香药局”。焚香之事日趋世俗化,与点茶、插花、挂画一起,成为宋代文人推崇的“生活四艺”。

宋代 黄金如意云纹香盒

宋代 铜“卍”字盖香薰炉、香勺

宋代 黑釉白轮边行炉

明清时期,行香更加深入日常生活,“炉瓶三事”不仅是文人雅士焚香的必备器具,还成为书房斋室中的文房清供,常常与茶器、花器等组合摆放。

明代 宜兴窑印双龙戏珠纹筒式炉

据悉,展览将展出至2025年12月18日,一起打卡展览,以香器之美打开古人的香味生活!

南方+记者 马新杰

通讯员 松山湖望野博物馆

【作者】 马新杰

【来源】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客户端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多... 清朝是我国最后一个封建王朝,他的第一位真正意义上的皇帝是顺治帝,这位老兄一生似乎没有什么太多的政绩,...
原创 可... 1941年6月21日,德国百万大军开始向苏联势力范围的边境游动,此时此刻的德军士兵,被明确告知因为苏...
原创 抗... 抗日战争爆发后,经过国共双方多次谈判,老蒋最终同意,我党领导的红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以后简...
需要乃发明之母:抗战时期的燃料... 全面抗战时期,无论对于军用还是民用来说,动力燃料都是极为重要的稀缺资源。在1937年之前,中国自采的...
原创 关... “好行者,一筋斗跳上南天门里,唬得个庞刘苟毕躬身,马赵温关控背。”南天门四大神将中的“关”字指的是武...
从长白镇鸭绿江一眼望对岸北朝鲜... 惠山(朝鲜语:혜산;英语:Hyesan),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两江道首府,位于朝鲜北部边境的高原地...
原创 曾... 对于晚清四大名臣之一的曾国藩想必大家都不会太陌生,他是湘军的创立者和统帅,若没有曾国藩所创立的湘军,...
山西革命先驱的故事——愈挫愈勇... 回顾历史的长河 让历史照亮现实 【国防教育专栏】 愈挫愈勇——任行健 任行健像 任行健,生于190...
科技赋能文商旅产业,天工开物·... 8月22日,由沄影主办、新华网承办的天工开物·数字艺术暨“沄影”数字文旅专题发布会在新华网媒体创意工...
原创 民... 宋朝年间,信州有个囚犯名叫刘快活,没有人知道他老家的籍贯在那里,只知道他被囚禁在信州大牢,脸上还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