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249年,通过发动高平陵之变,司马懿掌握曹魏大权,并把权力传给儿子司马师、司马昭。司马氏以天下一统为己任,更是想通过统一天下这个大功劳来名正言顺的登上帝位。
公元255年,司马师去世后,司马昭晋位为大将军,加侍中。甘露三年(258年)五月,曹髦下诏封司马昭为晋公,加九锡,设立晋国。
甘露五年(260年),魏帝曹髦被弑杀,司马昭立曹奂为帝。在弑杀曹魏皇帝曹髦后,司马昭进一步巩固了自己在曹魏的权势,更是扫清了支持曹氏的力量,
在这之后司马昭开始将目光投向天下,而他第一个选择的目标为什么是蜀汉而不是东吴呢?
其实原因也很简单,有三个。
一、实力弱小。
魏蜀吴三分天下。实际上,蜀汉是三国实力最弱的。
魏占中原的司州、豫州、并州、冀州、幽州、青州、兖州、徐州、雍州、凉州,以及扬州、荆州北部的各小一部分。蜀汉只占据益州一个州,东吴则占据扬州、荆州的大部,交州(后分出广州,今广东)。
蜀汉人口少只有94万,兵力只有10万人,所谓的重镇只有汉中而已,而东吴的人口在230万左右,也即其拥有20多万的大军。
而且蜀汉这边偏偏还一直喜欢北伐,将自己的主力兵力出汉中北伐,对于曹魏来说出了巴蜀那个地形其实就没多大难度了,而东吴主要地盘缩在长江以南,可以说难度大大提高。
二、东吴名将尚在
晋武帝司马炎每次准备讨伐东吴,都被权臣贾充、荀勖等人阻挠,被迫停止伐吴。
表面上看,司马炎是受了贾充的蛊惑,实际上还是伐吴的准备并不充足。再加上东吴的“国宝级”名将陆抗还在,强如羊祜,也非常忌惮陆抗,不敢轻易动兵。
羊祜在荆州,除了收买吴人之心,和陆抗大打心理战,剩下的就是囤积粮草。十年之后,公元278年,羊祜在荆州任上病故时,粮草已堆积如山。大家嘴上不说,心里都明白,距离对吴用兵之时,已为期不远了。
三、正统地位
我们都知道司马家要打仗其实并不是为了统一天下,而是为了借这个功劳来登上正统地位。
而在曹魏之前的正统地位就是汉,蜀汉一直以汉家自居,加上诸葛亮和姜维屡次北伐,可以说蜀汉在曹魏朝廷和民间的名声要 大的多。
对于司马家来说,灭掉了曹魏一直灭不掉的蜀汉,无论是从名义上还是从百姓声望中来说都远比一个东吴要重要。
而且先打巴蜀也是为了打东吴做准备,巴蜀处在长江流域的上游,一旦消灭了蜀汉,在此基础上,等到司马昭想要进攻东吴的时候,不仅可以从中原地区发兵进攻东吴的侧面,还可以从巴蜀之地出兵,也即派遣一支水师从长江上游出发,以此进攻长江中下游的东吴。
无疑会让东吴腹背受敌,从而降低消灭东吴的难度。早在战国时期,秦国之所以可以不断蚕食楚国的疆域,就是因为其抢先占据了巴蜀之地,以此实现了对楚国地理位置上的优势。
因此司马家最后选择先拿蜀汉开刀,直到后来才准备灭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