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汉献帝最痛恨的人不是董卓和曹操,而是另一位汉贼,他到底是谁?
创始人
2025-08-23 14:03:21
0

前言

汉献帝是两汉王朝最后一位君主,他既不昏庸,也不残暴,却偏偏成了亡国之君。

他虽贵为天子,却形如虚设,他的命运,似乎从一开始就被打上了“傀儡皇帝”的标签。

在这场权力之战中,汉献帝最痛恨的,却并非董卓与曹操,而是另一位可憎的汉贼。

那么,这位“汉贼”究竟是谁?他为何能让汉献帝如此恨之入骨?

董卓:“空手套白狼”

在中国古代历史上,若要选出几位最具代表性的“傀儡皇帝”,那汉献帝刘协一定榜上有名。

“傀儡皇帝”,是他身上撕不掉的标签。若要提起他最出名的事迹,那莫过于他先后被董卓、曹操等权臣轮番“挟天子”的历史了。

那么,汉献帝刘协果真是一个窝囊又懦弱的皇帝吗?实则不然,说到底,他的这个位置,也是自己凭本事得来的。

刘协的母亲王美人,曾是汉灵帝的宠妃,然而红颜薄命,她因何皇后的嫉妒而惨遭毒手。

幸而汉灵帝及时将其送到了董太后身边抚养,刘协这才逃过一劫。由于自幼长在宫中,举手投足间尽显皇室风范。

相比起来,何皇后的儿子刘辩就逊色不少,故汉灵帝迟迟未立太子。

汉灵帝病重之际,特意嘱咐亲信定要将刘协扶上皇位,岂料何皇后先一步下手为强,将拥立自己的儿子刘辩称帝。

之后,何进为了巩固自身势力、铲除宦官,在谋士的鼓动下,联合引入了“外部势力”来打压宦官势力。

事实证明,何进的这一步棋,显然有些画蛇添足,只因他的举动,让素有野心的董卓有了可乘之机。

起初,董卓并未轻举妄动,一直待在洛阳西部静候时机,在得知何进因计划泄露,惨遭宦官杀害后,董卓这才挥师进京。

当时,宦官挟持14岁的少帝刘辩与9岁的刘协出逃,不久之后,哥俩儿被文武百官找回。

偏也巧,在转移的途中又遇上了杀人不眨眼的董卓。问话时,哥俩儿展现出了不同的状态:

董卓问少帝刘辩时,刘辩还未从刚才的大变乱中回过神来,哆哆嗦嗦连话也说不清,被吓得直哭;

而当董卓在问刘协时,刘协却展现出了不同于这个年纪的成熟与冷静,与其对答如流,毫无惧色。

那一年,刘协不过一个9岁的孩童,却能有如此胆魄,也难怪被称为“汉献帝”了。

董卓手中有兵又有将,很快就控制了整个朝廷,没多久,便废黜了少帝,将刘协拥立为帝。

然而,献帝年幼不能理事,按照惯例皆由外戚辅佐,也就是说此时的小皇帝手中根本没有实权。

董卓把控朝廷后,又将袁绍逼走,自己独揽大权,他倒行逆施、凶残暴虐,根本就没把这个小皇帝放在眼里。

不论是杀戮朝臣,还是封赏亲信,全看董卓的心情,一切大权也皆由董卓所把控。

很快,董卓便为他的种种恶行付出了代价。以王允为首的朝官与外官联络,形成了与董卓相抗衡的势力。

最终,王允与吕布合谋,刺杀了董卓。然而,董卓的死并没有让刘协的处境得到缓解,相反,他在这场纷争中更加孤立无援了。

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

“挟天子以令诸侯”是曹操军事生涯中,最重要、最成功的一步棋。

192年,毛蚧(曹操的谋士)提出了一个建议,即“等天子以令不臣”。当然,其本质就是“挟天子以令诸侯”,就是说的好听罢了。

在毛玠看来,这乱世之中,急需一位集正义与实力于一身的英雄站出来收拾残局。然而,环顾四周,刘表、袁绍等人皆目光短浅,难成大器。

因此,毛玠建议曹操应“奉天子”,修耕植、蓄军资,壮大实力。

此时的汉献帝刘协,在经历了诸多大变乱之后,已然成为了众人眼中的“烫手山芋”,无人愿意轻易接手。

除毛蚧外,其余大部分人均反对曹操迎天子,正当众谋士你一言我一语讨论之时,荀彧站了出来,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他表示坚决支持毛蚧的意见,他认为此时的天子,正处于为难之中,曹操理应迎(“挟”)天子,抓住这一大好时机。

权衡利弊之下,曹操采纳了两人的意见,决定“接手”汉献帝。

据传,在决定去见汉献帝后,曹操在挑选见面礼上犯了难。有人提议送美女以悦其心,也有人认为金银财宝更为实在。

但曹操听后,却摇了摇头,这时,荀彧轻声说道:“献一碗面条足矣。”曹操闻言,豁然开朗,点头应允。

而汉献帝在吃下这碗面条后,失声痛哭,拉着曹操的手直说:“知朕意。”之后,刘协随曹操大军来到了许昌。

荀彧之所以提出如此简单的建议,实则是从刘协当前的处境出发的。回到洛阳后的刘协,虽名义上重获权威与自由,但实际上却并未轻松多少。

连年的战乱导致农业生产遭受重创,粮食短缺,洛阳更是沦为废墟,刘协与众大臣的食宿都成了大问题。

面对困境,刘协并未坐以待毙,他努力寻求各地军阀的支持,只可惜大多数军阀都不搭理这个倒霉的小皇帝,对其视而不见。

众人只好就地挖野菜,有什么吃什么,有的官员甚至活活饿死。正如荀彧所言,此时的刘协最需要的并非美女财宝,而是能够果腹的粮食。

或许有人会认为,仅凭“一碗面条”就轻易收买了刘协,让他甘心成为曹操的傀儡,实在是没有骨气。那如果,我们换个角度想呢?

按刘协的角度去考虑,自己现如今就空有个皇帝的称号,连最基本的生存都是问题,何谈翻身?何谈出头?

与其如此,倒不如选择一个势力强大的军阀合作,或许还能有一线生机。

再者说,跟随曹操前往许都的,还有刘协的一整个朝廷班子,这些人中大多仍对刘协这位皇帝抱有忠心。

倘若有一天时局大变,出现了如先前讨伐董卓那样的机会,刘协很有可能从中获利。这对于他来说,无疑是最后的放手一搏。

只可惜,刘协看错了人,他将希望寄托在了曹操身上,却未曾料到,自己夺回权力的梦想从此变得更加渺茫。

当然,即便曹操没有接手这位倒霉小皇帝,也会有其他人站出来。比如袁绍身边的谋士沮授就曾提及“挟天子”的策略。

然而,袁绍却未能采纳其建议,反而听从了郭图、淳于琼的短视之策。他们二人只看到了皇帝身边的制约与控制,却未能深入思考其背后的意义。

哪怕他们再深入一步去想,也会发现汉献帝不过是个“寄人篱下”的傀儡罢了,大权仍掌握在自己手中。

他们想得太简单了,未能预见到未来的局势变化。事后,沮授无奈地说道:“必有先之者矣。”

果不其然,曹操接手了这倒霉小皇帝,开始了“挟天子以令诸侯”的局面。

在此期间,刘协也曾试图挣脱“傀儡”的牢笼,只可惜未能成功。建安五年(公元200年),刘协秘密给董承下达了衣带诏,命其伺机消灭曹操。

然而,这一计划尚未实施便惨遭泄露,不少大臣因此惨死于曹操之手,而曹操也愈发肆无忌惮地杀害对自己不利的大臣。

刘协得知此事后怒火中烧,在见到曹操时直言道:“若能助我,就希望能厚待我;若不能,那就放过我。”

一番话,让曹操汗流浃背,没有多说什么,便迅速退了出来。不难看出,不论是前者的董卓,还是后者的曹操,两人的基本操作,均是“挟天子”。

实际上,早年的刘协对曹操并无厌恶之情,在史料中也并无相关记载,不排除他对曹操曾抱有感激之心。

那么,刘协最痛恨的既不是董卓也不是曹操的话,那么这个人究竟是谁呢?

李傕:最痛恨的“汉贼”

上文提到,董卓的死并没有让刘协的处境得到缓解,反而让刘协变得更加孤立无援了。

这是为何?这一关键人物,便是李傕。

李傕是董卓手下的一名将领,董卓死后,王允并未采取分化瓦解的策略,反而一味地进行打压与诛连。

这让李傕等人陷入了进退维谷的境地,他们请求朝廷赦免,但遭到了王允的断然拒绝。

正当他们心灰意冷,准备“散伙”之时,谋士贾诩表示,与其弃军单行,倒不如攻入长安,放手一搏。

反正朝廷也不赦免,横竖都是一死,搏一搏或许真能得了“天下”, 而一旦选择放弃,那便只有死路一条。

李傕等人深想,的确是这么个理儿,便大手一挥,率军日夜兼程,直逼长安,在击败吕布,击杀王允,挟持汉献帝后,短暂控制了王朝。

此时的汉献帝,再度沦为了他人手中的傀儡,而且这一次的待遇,甚至比在董卓和曹操手中时还要凄惨。

与董卓和曹操相比,李傕对汉献帝的蔑视几乎达到了极致。据《三国志》记载,李傕与郭汜在长安胡作非为,导致民众苦不堪言,甚至一度出现了人吃人的现象。

而这一切的始作俑者李傕却并不在意,无视汉献帝的意旨,自顾自地将财物大肆收入囊中。

在逃亡的途中,李傕更是对汉献帝极尽羞辱,他不仅不给汉献帝足够的食物,即便偶尔施舍一些,也只是那些腐烂发臭的牛骨。

汉献帝怒不可遏,想要与李傕理论,却被身边的大臣们苦苦劝阻。如今李傕权势滔天,与之硬碰硬只会招致灭顶之灾。

汉献帝在冷静下来后,也觉得大臣们言之有理,只得忍气吞声,咽下了这口气。从这短短的一件事上,不难看出汉献帝在李傕手底下的日子是何等的艰难。

结语

总的来说,汉献帝虽被董卓和曹操“挟天子”,但这两人一个算得上是帮他得到了皇位,一个算得上是帮他重振朝堂。

而李傕、郭汜那一伙人,根本就没把汉献帝当人看,人权颜面尽失,因此,李傕成为汉献帝最痛恨之人,也就不足为奇了。

参考资料
《后汉书》、《三国志》
汉献帝:被误解的傀儡皇帝- 高鹏成.文史天地
汉献帝算昏君吗- 高飞.德州学院学报
论三国创建时期的“挟天子”-李殿元.成都大学学报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乾和祥茶庄茶叶斗形包装省级非遗... 摄影:山西晚报·山河+记者 武六红 在山西省文化传承发展经典案例发布仪式现场,乾和祥一线员工于洋子和...
南宋初年建镇,平望镇有900年... 平望镇地处江浙要塞,交通便捷,战略位置关键,常为军事争夺焦点。据《平望镇志》记载,明将常遇春毁平望土...
原创 刘... 前言 洪武八年,跟随朱元璋多年、为大明朝立下过汗马功劳的老臣刘伯温缠绵病榻,不久后便与世长辞。 临死...
原创 《... 1999年澳门回归时,一首《七子之歌》唱响大江南北,所有人都耳熟能详。1925年,闻一多从美国回来,...
原创 六... 北宋靖康二年(金天会五年,1127年),金军大举南下攻下了当时北宋的首都东京汴梁也就是开封。宋徽宗和...
原创 上... 引言 在开国将帅中有一个非常传奇的将军,他的一生创造了很多绝无仅有的战绩,而他勤奋好学的品质,也使得...
原创 日... 自从清朝衰败之后,西方列强纷纷开始入侵中国,其中对中国伤害最大的便是日本了。甲午战争强迫中国签订了《...
刚刚,2024年中国考古新发现... 2月19日 中国社会科学院公布六项 “2024年中国考古新发现” 吉林和龙市大洞旧石器时代遗址 榜上...
原创 孙... 文/元哥说历史 前言【一谈到三国,很多人由于受《三国演义》的影响,总觉得东吴没有多少存在感,也没有出...
原创 真... 二战末期,随着日本的宣布投降,反法西斯战争终得到了全面的胜利。 在日本宣布投降之前,世界上的众多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