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军入关后统治者为了减少麻烦,他采用了大明朝的法律,宫殿也没有重修,他们选择占用大明皇宫,使其成为自己生活的地方。皇宫是永乐大帝下令修筑的宫殿,在修建的时候,为解决宫人饮水问题,朱棣命人在宫内打了70多口水井。
在大明宫生活的皇帝妃嫔、宫女太监都是喝井水生活的,然而在清朝,这些井却成了摆设。清朝统治时期,每天早上都有水车拉着水进皇城,这些水就是王公贵族饮用水的来源。清朝人是没有喝井水的习惯吗?水车又是将哪里的水运往皇城的呢?
清朝故宫中水井的作用
水井在古代是个宝贵的东西,一般都是好几个村合资才能打一口水井,然后大家一块用。比较贫穷的村落打不起水井就只能去挑河水或者修水窖储存雨水。既然故宫里的不用宝贵的水井,那水井存在于故宫的作用又是什么呢?
故宫建筑处处都展现了古代人的高级审美,仅是从故宫的图片就可以看出它的辉煌、对称、典雅。宝贵的水井对精美的故宫建筑而言,就是一个锦上添花的装饰品而已。在古井的装饰下,故宫更显肃穆、庄重。除了做装饰之外,水井还是有大用处的,比如说救火。
修筑故宫的大部分材料都采用上等木材,在天干物燥的季节里,如果不注意防火灾,宫殿有可能被烧成灰。比皇宫建筑更重要的是宫里住的人,太子皇子、嫔妃皇后、皇帝等天下最尊贵的人都住在宫里,一旦他们有什么闪失,宫里的仆人就会遭到灭顶之灾。所以在看见宫里起火时,太监宫女都会拼尽全力用井水去救火。
装饰用途和实际用途都属于基本用途,故宫的井和平常人家的井不一样,它打造繁琐,用途自然也多。
身居高位的嫔妃为了惩罚不听话的奴隶,会将他们残忍的丢进水井中,可以说水井就是心狠手辣者毁尸灭迹的地方。清朝末期,慈禧太后出逃时就命人将自己不喜欢的珍妃推到了井里。
为什么清朝宫人不喝井水
打井的最初目的就是为了喝水,古代没有自来水,只能喝井水、泉水。宫人不饮用水的习惯由从明朝末期开始,在明朝初期,宫里人还是会喝井水的。明朝成化皇帝朱见深有个姓万的宠妃,她自幼陪伴朱见深长大,朱见深十分宠爱她。
万贵妃大朱见深十六岁,虽然皇帝宠爱她,但不知是什么缘由,万贵妃只生了一个孩子,而这个孩子也早早夭折。老话说的好“母凭子贵”,万贵妃妒忌心很强,她生怕后宫中的那个嫔妃生个孩子,抢走自己的恩宠。为了避免此类事情发生,万贵妃在嫔妃宫殿中的水井里下毒药、堕胎药,这些药污染了水源,没人敢再喝。
宫里饮用水的来源
清朝生活的最幸福的皇帝莫过于乾隆,康熙登基初期要解决鳌拜,雍正参加过九子夺嫡,只有乾隆顺顺利利当上了皇帝。乾隆当上皇帝后还多次下江南,出去游玩,毕竟有宠臣和珅给他送钱,他也不用担心资金问题。
有一天乾隆去玉泉山游玩时为了验证玉泉水的品质,命人将其他地方的泉水一一取来,他亲自品尝。经过品尝后,乾隆发现,果然没有一处的泉水可以比得上玉泉水,于是他将玉泉水称赞为“天下第一泉”。皇宫里面的饮用水,就是宫人从玉泉山运来的。
每天天不亮的的时候,负责运水的宫人就要起床出发去玉泉山,他们走二十余里地到达玉泉山,然后将水装车,再运回来。因为运水车是经过西直门将水运达皇宫,所以人们将西直门又称为水门。玉泉水是活水,水质良好,颇受皇宫众人喜爱。
故宫就像一位历经沧桑的老者,无论世事如何变迁,他都不在乎,只是站着那里看着而已。
故宫见证了永乐大帝的勇武残酷,见证了嘉靖的贪婪自私,看过了康熙的步步为营,看过了乾隆的潇洒恣意。历史好像离我们有点远了,在某一瞬间,我们会想史书上的那些人是真的存在过吗?而伫立不变的故宫就是最好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