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始皇陵该不该发掘?专家为何主张“不要动”
创始人
2024-11-02 18:10:00
0

原标题:秦始皇陵该不该发掘?专家为何主张“不要动”

作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位皇帝的陵墓,秦始皇陵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人类历史文化遗产清单”、被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二十世纪考古史上的伟大发现之一”,其保护发掘工作一直备受关注。近日,文物修复专家、 秦始皇帝陵博物院原院长吴永琪在接受采访时,回应了该不该发掘秦始皇陵的问题。他认为不能主动发掘并表示:“以后也不要动,没必要动,东西的美或者说你的这种好奇心,往往是没得到的时候最美,所以大家慢慢存疑吧。”

秦始皇陵的野外考察工作始于明代学者都穆,大规模保护开始于新中国成立以后。1962年,秦始皇陵园进行了第一次全面的考古勘察。1974年3月,在农民打井时,偶然发现了兵马俑。1979年,“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建成对外开放。随着田野考古的推进,秦始皇陵逐渐揭开了其神秘面纱。

史书记载,秦始皇13岁即位秦王后,就开始在骊山北麓为自己修陵造墓。统一全国后,修造工程大规模进行,最多时征调役夫刑徒72万人,修建时长达37年。秦陵的设计思路仿造了秦都咸阳及其宫殿形制。司马迁在《史记·秦始皇本记》中记述了修陵工程和陵墓结构:“穿三泉,下铜而致椁,宫观百官奇器珍怪徙藏满之,令匠作机弩矢,有所穿近者辄射之。以水银为百川江河大海,机相灌输,上具天文,下具地理。以人鱼膏为烛,度不灭者久之。”汉代刘向曾经说过:“自古至今,葬未有盛如始皇者。”现代考古资料也充分印证了这些史料的可靠性。

经过六十余年的考古调查与试掘,目前对秦始皇陵的规模、布局、遗迹、遗物的分布及地下内涵有了深入的认识。秦始皇陵园面积约有56.25平方公里,相当于七十八个故宫的大小。陵园内有内外两重城垣,呈南北狭长的“回”字形,陵冢在内城的南半部,陵冢下即为秦陵地宫,是安放秦始皇帝棺椁的地方。以秦陵封土堆为中心,四周分布着大量历史文化遗迹,秦陵兵马俑、珍禽异兽坑、跽坐俑坑、大型彩绘铜车马、马厩坑、陪葬墓、石铠甲陪葬坑、百戏俑陪葬坑、鱼池遗址……在秦始皇陵区的遗迹中,兵马俑是重要组成部分。

秦兵马俑坑位于秦始皇陵墓东侧1.5公里处。一号坑在1974年农民打井时偶然发现,后续经考古队发掘又发现了两个俑坑。这就是兵马俑一号坑、二号坑和三号坑。兵马俑坑总面积2万多平方米,内有真人大小陶质兵马俑近8000件,战车百余乘,组成了一个庞大严密的军事场面,象征着守卫秦陵的宿卫军,世所罕见。兵马俑以现实生活为基础而塑造,神态造型各异,额头的皱纹、衣褶的飘动、手指骨节的塑造等等诸多细节无一不逼真,展现出了高超的雕塑技艺。

令人遗憾的是,历经两千二百多年的风吹雨打和人为破坏,兵马俑身上大部分彩绘已经褪去,即便发掘时一些埋在淤土里的陶俑身上还有彩绘,但与空气接触后很快就剥落了。经过十几年的努力,文物修复专家们才找到了让陶俑彩绘“定格”的方法。

随着科技发展,人们对文物的保护也有了更多、更好的办法。虽然秦始皇陵已经开始向人们展露历史的真相,但目前已进行过考古普探的部分不足陵区总面积的十分之一,仍有上万平方米的陪葬坑和皇陵深埋于地下,秦始皇陵里究竟是什么样,仍是一个谜团。这也引发了人们对是否发掘秦始皇陵的诸多讨论。

对此,文物修复专家吴永琪也给出了除非是抢救性保护发掘,否则能不挖就不要挖的建议。吴永琪认为,地下文物很脆弱,特别是植物纤维、动物纤维,如果贸然打开,对它是非常大的冲击,有的当时就会坏。根据目前物探手段测出,秦始皇陵确实有水银,封土的汞含量是大地本体的70多倍。吴永琪希望今后有更先进的技术,能在不打开陵墓的条件下了解其中的奥秘。他说:“我们今天的人,不要什么都不怕,我们要对天地、对自然、对祖宗有敬畏之心。”(来源:大众日报·大众新闻客户端)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春... 王翦,秦王政时期的杰出将领,来自频阳(今陕西富平县)东乡。他的出生年不详,但大约去世于公元前212年...
建安二十三年汉中那场超刺激的争... 嘿,各位三国迷们!今天咱们要来聊聊建安二十三年发生的一场超刺激的大战——汉中争夺战。这就像是一场超大...
原创 甲... 甲骨文的发现 甲骨文的发现对中国考古学的发展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正是由于甲骨文的出现,中国的信史得以...
原创 晚... 晚唐故事:术士工头也构乱,敬宗还是不知改 韩愈亦为李逢吉所忌,他到唐敬宗嗣统已经抱病,数月而殁,还...
原创 汪... 大家好,我是“以史为鉴”。 最近,我的时间主要花在了两个方面:一个是观看世界杯,另一个则是追看大...
原创 4... 1949年,北京刚迎来秋天,阵阵秋风吹拂,金黄的树叶在空中翩翩起舞,缓缓飘落在地面,铺成了一层柔软的...
原创 左... 1865年,阿古柏来到新疆展开创业,接着在1871年,沙俄进军伊犁,这两件事在清朝立刻引发了激烈的争...
原创 顺... 我小时候看过一部电视剧,名字叫《格格要出嫁》,讲述了顺治帝与明珠格格之间的爱情故事。那时的我,对顺治...
“准85后”清史专家胡恒,任新... 据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院官网显示,胡恒已任历史学院院长、党委副书记。 公开资料显示,胡恒,男,198...
原创 1... 1935年6月,毛主席在长征途中险些丧命,究竟是谁冒死救了他呢?这个故事源自一次危险的遭遇: (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