盗墓,是进入他人坟墓,作出不问自取的行为。这样的社会文化现象,自古就没停止过。从考古资料可以看出这种墓葬破坏现象仍然遗存到现今。在春秋时期“礼坏乐崩”的社会变化之后,厚葬之风兴起,于是盗墓行为益为盛行。在现代这种行为已犯法。
在古代,盗墓贼的身影无处不在,我们印象中挖坟墓的都是为了钱,但你盗墓的若是皇帝你会怎么想?
清高宗爱新觉罗·弘历,看过甄嬛就会对他印象深刻哦!他是清朝第六位皇帝,入关之后的第四位皇帝。年号“乾隆”,寓意“天道昌隆”。25岁登基,在位六十年,禅位后又任三年零四个月太上皇,实际行使国家最高权力长达六十三年零四个月,是中国历史上实际执掌国家最高权力时间最长的皇帝,也是中国历史上最长寿的皇帝。
他又被称为大清最有福气的皇帝,他有个特殊癖好生前喜欢盗墓。究其原因竟是为了将之据为己有。但他死后陵墓也被盗,而且尸体下场相当不好。
弘历在位期间清朝达到了康干盛世以来的最高峰,汉学在此期间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弘历是中国封建社会后期一位赫赫有名的皇帝。他在康熙、雍正两朝文治武功的基础上,进一步完成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社会经济文化有了进一步发展。弘历重视社会的稳定,关心受灾百姓,在位期间五次普免天下钱粮,三免八省漕粮,减轻了农民的负担,并且重视水利建设,起到了保护农业生产的作用,使得清朝的国库日渐充实。
弘历武功繁盛,在平定边疆地区叛乱方面做出了巨大成绩,维护了国家的统一并拓广了领土,并且完善了对西藏的统治,占领了新疆,正式将新疆纳入中国版图,清朝的版图由此达到了最大化。弘历在位期间,民间艺术有很大发展,如京剧就形成于乾隆年间。但是在位后期奢靡,吏治有所败坏,多地爆发起义。并且闭关锁国政策也达到了最高,拉大了和西方的差距,使清朝统治出现了危机。文字狱之风比康熙、雍正时期更加严酷。可以说他的能耐真是相当之大的。
他的一生很传奇,活了89岁。他盗墓为大清得到了宝物,那就是金丝楠木。金丝楠木在太阳底下照射能够看到金丝,而且百千年不腐烂,但这种木头生长十分缓慢,生存环境要求很高。资源十分稀缺。因此,皇帝若想使用金丝楠木来建设宫殿,建造自己的陵墓,打造棺椁,用量就很大。皇帝所谓的宏伟工程要想有着落。那就要费一番功夫了。因此乾隆盗墓的金丝楠木价值不可估量。
他选择了盗墓。金丝楠木价值高昂,激起了平民百姓盗墓的雄心。而乾隆的盗墓行为上天在后来给了重重一击,民国盗墓贼孙殿英盗开了乾隆的陵墓,像是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不仅金银财宝没有了,就连尸骨都扔进了臭水沟,可谓是报应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