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中,中原王朝兴衰更替,共诞生过六百多位皇帝。这些人里面,公认“千古一帝”级别的帝王,就只有秦始皇嬴政、汉武帝刘彻、隋文帝杨坚和唐太宗李世民四人。他们的丰功伟绩各有千秋,也无可争议,是中国帝王中的四大丰碑。
图片来自网络
不过,这事儿如果让朱元璋、朱棣知道了,他们估计会立马跳起来。毕竟,这父子两个狠人,就凭把曾经纵横欧亚大陆,堪称无敌的蒙古铁骑撵得抱头鼠窜,看到朱家旗帜,恨不得爹娘多生两条腿这一赫赫战功,也能够稳稳当当跻身中国历史帝王榜前十名。大明王朝是中国古代继秦汉、隋唐外又一个大一统盛世。这个盛世的缔造者,除朱元璋外,朱棣居功至伟,而助朱棣成就辉煌的功臣,非此三人莫属。
一、“黑衣宰相”姚广孝
47岁前,道衍在外人眼中,还是个得道高僧。可自从他遇到朱棣以后,那颗隐藏的野心终于显露了出来。道衍一手策划了靖难之役。一个是军事天才,一个是那个时代的最杰出谋士,朱棣和道衍组成了一个强大组合,虽然经历了波折,道衍最终帮助朱棣成就了帝位。
图片来自网络
成功之后,身为拥立第一功臣的道衍已经尽展抱负,所以安心地做回了和尚,不贪功名利禄。即使朱棣让他恢复本名姚广孝,请他出山,他也是以僧人打扮出入朝堂,最后得以善终。
二、郑和
严格来说,郑和下西洋是明成祖为了宣扬国威,不惜耗费无数的人力物力,支持郑和七下西洋。然而,这也不能磨灭郑和的功绩。从13岁跟随朱棣起,这个原来还叫马三宝的宦官,因机智果敢,富有韬略,就深受朱棣的器重,所以,最后朱棣选择了郑和率领明朝船队出海。
图片来自网络
郑和下西洋,是中国古代的最后一次盛举,在对外交往,文化交流和促进贸易方面都有很大的建树。虽然争议不断,郑和无疑是完成了一次壮举。然而,常年的海上劳顿损害了郑和的身体,他在最后一次下西洋时,死在了异国他乡,无形中标志着一个辉煌时代的落幕。
三、大才子解缙
大明王朝人才济济,但是在它两百多年的历史上,因才学渊博名贯整个明代的,就只有3人而已。他们分别是杨升庵,徐渭和解缙。
图片来自网络
明成祖钦点解缙主持编纂名垂青史的巨制《永乐大典》,解缙不辱使命,仅用六年时间,就编成了这部世界历史上最大的百科全书,朱棣的其它功绩基本湮灭,而这部书却让他受历代称颂。功劳最大的解缙,最后却因卷入立储之争,被活活冻死,令人遗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