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是民国留辫子的大师,一个为真诚缅怀,一个只为特立独行
创始人
2024-11-28 02:48:28
0

原标题:同是民国留辫子的大师,一个为真诚缅怀,一个只为特立独行

民国时期,剪辫易服是新思想新文化的体现,我们现在耳熟能详的才子,几乎都是代表人物。不过,在一众文人大师中,亦有两位是特例,他们不愿剪辫,始终留着长辫子。

这两人便是辜鸿铭与王国维。

一、留辫子,特立独行

辜鸿铭出生在马来西亚的橡胶园里,自小接受西洋教育,英语、马来语都说的极好。十岁那年,辜鸿铭就已经前往国外学习。

按照常理而言,在这样的培养之下,辜鸿铭从里到外,都该是一副西式做派,何以会留着辫子头?从教育来看,辜鸿铭的确是个“西洋人”,但父亲一直教育他:

“不论你走到哪里,不论你身边是英国人,德国人还是法国人,都不要忘了,你是中国人。”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在父亲的影响下,辜鸿铭身在国外,也不曾忘记祖国,长辫子便是最好的证明。

到后来,清朝灭亡,学者纷纷剪辫易服,学了西方的“文明”生活。从西洋留学归来的辜鸿铭,反倒成了另类,因为他始终不愿放弃长辫子。

如果说,清朝还在时,辜鸿铭留着辫子是怀念祖国,而如今已是民国,他再也没有理由留着辫子。一来,辜鸿铭并非满族人,二来,他也不曾受过清朝恩惠,不曾在清朝为观,谈不上感情深厚。

但不论朋友如何劝说,他人如何讽刺,辜鸿铭都觉得这一头辫子特立独行,不愿剪去。

为了彰显特色,他不仅自己留辫子,还要求自家车夫也必须留长辫。他坐上车,车夫在前面跑,长长的辫子向后头甩,辜鸿铭看在眼里,觉得画面甚是和谐。

二、溥仪夹菜,大师感动

除了辜鸿铭,还有一位国学大师,亦终生不愿剪辫。辜鸿铭是为了特立独行,而他却是因为情怀。此人便是,三境界大师王国维。祖上世代书香,王国维自小接受正统的封建教育,新式教育引进后,他亦是早期学习者中的一个。

王国维虽未在清朝为官,却曾经是溥仪的老师。

清朝灭亡,溥仪退位后,袁世凯依旧允许他住在故宫,衣食住行大致比照从前。而王国维,便是在这个时候成了溥仪的老师。

溥仪虽不是一个好的政治家,但绝对是一个优秀的学生。在王国维的教导下,溥仪进步很快。古人都提倡,尊师重道,溥仪对这老师亦是如此。

当时的王国维已经深度近视,吃饭只能看见眼前的菜,稍远一些的基本卡看不清。年幼的溥仪见老师夹菜不方便,便亲自给王国维夹菜。若是放在如今,学生给老师夹菜,再正常不过。

但偏偏,在王国维看来,溥仪即便已经退位,但依旧是“皇帝”身份。“皇帝”徒儿给自己夹菜,王国维自然受宠若惊。本就对清朝有感情的王国维,在溥仪的感动下,更是对清朝死心塌地。

三、五十之年,只欠一死

民国几年之后,他始终不愿意剪辫,就连每天为他梳头的妻子都唠叨:“别人的辫子全剪了,你还留着多不方便。”

可这时候,王国维没有太多解释,只是冷冷地说了一句:“留着便是留着了。”

留着辫子,是对清朝的怀念,更是王国维的一种执着。

1927年,北伐军高歌猛进,王国维却在这时候身死颐和园。对于他的自杀,外界众说纷纭。

有人认为,他是为大清朝殉葬,也有人认为他担心革命波及自己,尽早自我了断。

但其实,这些说法亦是漏洞百出。若是殉葬,为何他不再清朝灭亡时自杀,而要在北伐时自杀。若是担心革命波及自己,则更无道理,毕竟王国维从未在清朝担任官职,何以革命会与他有关?

不过,从王国维的留下的遗书来看,不管流言是否真实,他的死亡总与清朝脱不了干系。

“五十之年,只欠一死;经此事变,义无再辱。”

前半句是王国维对自己的评价,而后半句大约是他对清朝的评价。曾经,溥仪退位是受辱,溥仪被赶出故宫,即便手段和平,亦是受辱。

而这一次,北伐战争,军队高歌往上,谁又知道最后的结局会如何?

和平手段下,王国维尚且觉得清朝受辱,军队之下,恐怕难以安好。

王国维自杀此举,颇有些屈原当年的意味,只不过屈原是殉国,而他是殉了情怀。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瓦... 在1792年9月20日爆发的几乎兵不血刃的瓦尔米战役中,法国最终取得了胜利,保证了法国大革命最后的成...
原创 消... 我们纵观历史的大潮之中,有许许多多的人和事情都淹没了,可以说是历朝历代的那些有趣的故事和人,只能通过...
明理丨红军总部通令全军向个人学... 【编者按】一件件革命文物见证着一段段历史,一位位英雄身后流淌着可歌可泣的感人故事。睹物思人,学史明理...
原创 我... 朱德,我们都喜欢尊称他为朱老总,因为 他是人民军队的主要缔造者之一 ,而且从土地革命时期开始一直都 ...
老子党和儿子党! 众所周知,苏联是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自1917年布尔什维克人建立政权以来,莫斯科始终坚持对外输...
最任性的“土皇帝”!吴三桂在云... 吴三桂这个名字始终与权谋、背叛、野心紧密相连。他的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尤其是在云南的统治时期,更是达...
原创 2... 《鲁语》:“憔侥氏长三尺,短之至”。中国曾经把黑人称作憔侥氏,早在先秦时期就有关于黑人的记载,春秋战...
刘备的四大谋士:徐庶、诸葛亮、... 在三国时期,刘备作为蜀汉的开国皇帝,其成功离不开身边众多谋士的辅佐。其中徐庶、诸葛亮、庞统、法正这四...
原创 戚... 其实,戚继光和李成梁二人,都是明朝中后期的边关大将,一个镇守蓟镇,一个镇守辽东,同样是战功赫赫,也同...
原创 一... 罪在当代,功在千秋,用这句话来形容杨广简直就是再合适不过了,他是隋朝的第二个皇帝,在位期间干了很多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