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7年9月6日 陕甘宁革命根据地的苏维埃政府,正式改称陕甘宁边区政府,林伯渠任主席,张国焘任副主席。是中共中央和中央军委所在地,是敌后抗日战争的政治指导中心和敌后抗日根据地的总后方。
陕甘宁边区政府管辖范围为23个县,即陕西肤施、甘泉、鄜县(今富县)、延川、延长、安塞、安定、保安、靖边、定边、淳化、栒邑(今旬邑)、吴堡、清涧、绥德、米脂、葭县(今佳县),甘肃的正宁、宁县、庆阳、合水、环县、镇原。边区面积约13万平方公里,人口约150万。
陕甘宁边区
他们或许没有赫赫功名,但在艰难的战争年代,地方政府的工作也是革命工作很重要的一环,也为后期执政的建设积攒了丰富的地方治理经验。
战争年代,在县委书记这么重要的岗位上,都是一群年纪轻轻,敢拼敢闯的革命者。
1、肤施县:
刘秉温(1911年—1979年8月25日):陕西省米脂县人。陕甘宁边区的模范县长,建国后,曾任渡口市(攀枝花市)交通指挥部党委书记兼指挥长。
1936年12月至1937年2月任中共肤施县委书记。
刘秉温
2、甘泉县:
惠中权(1915年-1968年):陕西清涧人。担任过毛主席的秘书,毛主席书赠“实事求是,不尚空谈”题词。建国后,曾任林业部副部长。
1937年2月任中共甘洛(8月改称甘泉)县委书记。
惠中权
毛泽东同志1942年为时任靖边县委书记惠中权同志亲笔题词
3、鄜县(今富县):
罗成德(1909年11月-1990年9月23日):陕西省延安县人。在大生产运动中作为联系群众的楷模--毛主席亲自题写了“不怕困难”的奖状,开国少将。
1938年8月到陕西省富县开辟工作,1940年2月至1941年3月任中共富县县委书记兼县长。
罗成德
4、安塞县:
贺秉章(1914年2月26日—2007年3月28日):陕西省子洲县人。抗日战争时期担任延安县委书记,个人被评为模范县委书记。建国后,曾任煤炭工业部副部长兼煤炭工业学院院长。
1936年初至上半年任中共陕西安塞县委书记。
贺秉章
5、镇原县:
吴志渊(1910年4月7日—2012年1月18日):陕西安定(今子长)人。北平辅仁大学毕业后回到陕北,担任了共产党在陕北的第一个红色政权——秀延县政府秘书长。建国后,曾任湖南人大常委原副主任。
1938年夏担任镇原县委书记。
吴志渊
6、环县:
刘昌汉(1915年—1967年7月27日):陕西安定(今子长)人。抗战时期被评为“陕甘宁边区对敌斗争的模范县委书记”。跟随一野参加著名的兰州战役等。建国后,曾任中共甘肃省委书记处书记。
1937年10月,刘昌汉任中共环县县委书记。
刘昌汉
7、合水县
赖传珠(1910年4月3日-1965年12月24日):江西省赣县人,长期担任新四军参谋长,参加了解放海南岛的等战役。建国后,曾任第十三兵团政治委员。开国上将。
1937年1月,赖传珠代理中共陕甘宁省军事部部长兼合水工作委员会主任,2月建立中共合水县工作委员会,赖传珠任工委书记。
赖传珠
8、庆阳县
蔡畅(1900年5月14日-1990年9月11日):湖南湘乡(今双峰县)人。中国共产党最早的党员之一,斯诺夫人评价她“世界上再没有一个国家能够产生一个比她更优秀的女革命家和比她更美丽的个性”。建国后,曾任第四、第五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
1937年1月至3月任中共庆阳县第一任县委书记。
蔡畅
9、正宁县:
卢永财(1910年-1935年5月):甘肃省庆阳市人。1934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5年5月芦永财同志在搞土改工作时,被国民党湫头联保处姚炳章部杀害于湫头,时年26岁。甘肃省烈士。
1935年8月,担任首任中共新正县(正宁县前身)委员会书记。
10、唐洪澄(1908年7月12日—1960年3月11日):陕西省清涧县人。建国后,曾担任中共甘肃定西地委书记、中共陕西省委书记处书记。革命烈士。
1937年11月至1938年2月任中共清涧县委书记
唐洪澄
11、绥德县:
黄静波(1919年7月20日-2014年12月1日):陕西省绥德县人。解放战争时期,跟随一野解放大西北做后勤工作。建国后,曾任青海省委书记。
1938年
1月至4月,
调任中共绥德县委书记(只有19岁)。
黄静波
12、葭县(今佳县):
张鹏图(1913年-1985年12月11日):陕西佳县人。建国后,曾任原中共内蒙古自治区顾问委员会副主任。
1937年6月任中共葭县县委书记
张鹏图
声明:刊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