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鲜这个国家,在世界版图上占比不大,可脾气那叫一个硬气,向来不惯着谁!给人的印象就是不好惹。但很多人不知道,朝鲜境内居然有三座中国人的铜像,而且这三位还被写进了他们的教科书里。
先说说毛主席在朝鲜的影响力。毛主席不仅在国内威望极高,在国际上那也是响当当的人物。但凡读过毛主席《论持久战》的,都会被他的智慧所折服。美国有个将领,只看了一遍,就断定抗日战争胜利肯定属于中国。英国首相丘吉尔看完后,愣了好一会儿神,之后还一直把这本书放在显眼地方,方便随时翻阅。这足以说明毛主席在国际上的影响力。而毛主席在朝鲜地位这么高,主要原因是抗美援朝。
当时美军在仁川登陆,朝鲜被打得措手不及,节节败退。金日成清楚,以朝鲜的军力,根本没法和美军抗衡,于是先向苏联求助。毕竟出兵南朝鲜是苏联在背后谋划的,可苏联最后却没法主动出兵,这对朝鲜来说打击巨大。没办法,金日成只能向中国求救。
但当时新中国刚成立,百废待兴,很多人都不赞成出兵支援朝鲜。先不说国内情况,对手可是装备精良、还拥有原子弹的美国。可毛主席力排众议,决定出兵朝鲜,因为他明白,支援朝鲜就是在保卫中国。朝鲜得知毛主席要出兵,都觉得毛主席就像“天神下凡”来救他们。
在后续的战役里,虽说彭德怀是总指挥,但所有战术都得经过毛主席同意才能实施。毛主席对朝鲜战场的战况了如指掌,总能给出最精准的战术。他发现“联合国军”武器装备优势明显,志愿军对美军一个团合围,却很难全部消灭,最多只能消灭一个营。于是,1951年5月26日,毛主席在给彭德怀的电报中要求,对美军实行小包围,打小歼灭战,通过小歼灭战逐步发展到打大歼灭战。毛主席把这个战术叫做“零敲牛皮糖”,还在和斯大林的电报里,进一步明确了作战方针和对战局的预估。这为后来的胜利奠定了坚实基础。
毛主席研究中国革命战争规律用了十年,而对抗美援朝战争特殊规律的认识,却不到一年。朝鲜人民对毛主席十分敬重,毕竟“锦上添花”容易,“雪中送炭”才难能可贵。朝鲜的教科书里,详细记录了毛主席的功绩,还对他进行歌颂。朝鲜还立了一座毛主席的铜像,每到重大节日,朝鲜学生就会在老师带领下,给毛主席献上一朵花,感谢他为朝鲜人民做出的贡献。
再说说“横刀立马彭大将军”彭德怀。彭老总接到带队入朝的任务后,毫不犹豫,率领26万志愿军雄赳赳气昂昂地奔赴朝鲜战场。当时没人看好彭老总,就连盟友苏联也不看好。可彭老总第一次战役,就打了所有人的脸,让世界见识到了中国将领的厉害。
彭老总刚入朝就指挥了两场战斗,打破了美军不可战胜的神话。之后的长津湖战役,更是充分展示了他的军事才能。后来美军反应过来,对我军发起猛烈攻击,我军遭受重创,但彭老总沉着冷静,分析敌军弱点,直插要害,让敌人也遭受重创。尽管美军不断变换策略,甚至更换将领,在彭老总眼里都不值一提。上甘岭战役结束后,美军知道这仗打不下去了,最终决定和谈。抗美援朝中,彭老总逼得美国五星上将麦克阿瑟说:“只有原子弹才能打败中国”,最后麦克阿瑟还被撤了职。
这是因为彭老总有坚定的信念,他知道这场战争要是打不赢,以后还得打。第一次战役中,第38军军长梁兴初因爱惜战士生命,思想保守、贻误战机,彭老总说:“你我生在这个时代,牺牲是必然的代价。你不付出,就是儿子、孙子付出,我们这辈人,吃苦受累,还是我们付出吧!”
朝鲜的教科书里,称彭老总为“中国战神”,还在大榆洞地区为他建了一座铜像,纪念他在朝鲜的丰功伟绩。
最后说说背后默默付出的周总理。提到抗美援朝,大家首先想到毛主席和彭老总,其实周总理也发挥了重要作用。抗美援朝开始前,周总理就支持支援朝鲜,还开了很多会商议此事。志愿军入朝后,周总理秘密前往苏联,商议军事援助,从早上一直谈到傍晚,斯大林才确定在装备上援助朝鲜,这中间的辛苦只有当事人清楚。即便后来斯大林改变主意,周总理也有应对之策。
朝鲜局势变化,周总理时刻关注,还根据战局发展,提出战略和克敌制胜的方法,连后勤工作都亲自抓。抗美援朝消耗巨大,对手是美国军队,火力猛,俘虏都是外国人,部队难以补充。他们装备先进,行动迅速,还有绝对空中优势。我军很难缴获弹药和物资,朝鲜被战争破坏严重,志愿军几十万人在前线,武器、粮食、药品等物资基本靠国内供应,不能中断。
新中国刚成立,很多事还没理顺。周总理很早就意识到后勤的重要性。志愿军出国前,他专门听取后勤准备情况,对武器、弹药、伤员救治等问题做了详细安排。他还召集相关部门开会,讨论物资供应,明确以国内供应为主。他非常细致,连每个士兵的物资需求都算得清清楚楚。
志愿军刚出国时,冬衣不够,朝鲜气温降到零下40度,周总理心急如焚,每天打两次电话催冬衣生产和运输。干粮也不够,朝鲜粮食产区被破坏,他就号召各地动员群众炒面,自己也参与其中。为了保证物资安全送到前线,周总理勘测地形,修建了一条“打不烂、炸不垮的钢铁运输线”。
彭德怀曾说:“抗美援朝的胜利,百分之六十至七十应归功于后勤。”聂荣臻也多次说:“恩来同志对志愿军的后勤保障费尽心血,作出了宝贵贡献。”
朝鲜战争结束后,周总理还到朝鲜为烈士扫墓,金日成全程陪同。周总理去世后,金日成下令在国内为周总理铸造纪念铜像,希望朝鲜人民永远铭记周总理对朝鲜的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