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社会之中所有的君王都喜欢歌舞升平,民生和谐,但居庙堂之高的他们又怎么可能真切知道民间疾苦。
许多人的回忆里面应该有一部经典的电视剧:《康熙微服私访记》,由张国立演绎的康熙皇帝不喜呆在深宫之中,而是隐姓埋名化作普通百姓,亲身体会民间疾苦,虽然故事中有很多让人咬牙切齿的情节,但好在最后的结局都会有所好转,正义终将会来到,皇帝总是能够及时处理一系列突发事件。
这部电视剧主要是讲张国立饰演的康熙皇帝想要治理天下的理想,他想象中的政治社会是一片和谐,百姓安居乐业,一片祥和,在这部电视剧中的他,完全就是所谓的理想主义者,而当他真切走入社会之中,才知道社会的诸多黑暗,即使是他平常十分信任的朝廷要员,背后也会有诸多肮脏不堪,令人生厌。对这部电视剧记忆尤深的应该是在第四部中的一个故事。电视剧中的康熙知道自己的百官有着一定的不当之举,但也不太了解,他让掌管吏部的敏大人去举报一些行为不端的官员,虽然成功报告出了几个人。但剧中的康熙也明白,这也只是他想指认就可以指认的,因为自己不了解,他们当自己这位帝王什么也不知道。
所以为了更好了解自己的百官,而且此时的宜妃也提议想到民间开个布店,虽然经历了被人骗的过程,但好在布店还是成功开了起来,只是之后的麻烦也是接踵而来,而且当时的混混休六也是看到了康熙扮演的黄三来历不凡,也可能是想为自己找个好的靠山,亲自带着他来经历自己的营生。至于这休六是什么人,他也就是一个普通的市井混混。但是,就像他在剧中所说:“他能做当官的不能做的事”,所以一些官员就依靠他来掌握一些其它朝廷要员的把柄。清廷规定,旗人有宵禁,但是一些官员顶风作案,寻花问柳,而这也正是休六的谋生手段,他通过记录这些朝廷要员的生活轨迹,然后将它上报给自己的合作伙伴敏大人,让他掌握了不少朝廷要员的信息。
而当康熙皇帝知道这一切之后,心中也只能是诸多的无奈,以为满朝的文武大臣,竟然没有几个是干净的,这对于想要创造一个清明社会的康熙皇帝是不能容忍的,但是如果一个一个严办的话又将无人可用,确实对于一个管理者来说,他理想中的社会还是不会出现在现实社会之中的,毕竟理论一套,现实又是另一套,他可以做个仁义的君王,但是手下的大臣却总会脱离轨道。当然这样的情况在真实的历史之中并不会真正出现,而且相较于清朝的其它时期,康熙朝还算是一个较为政治清明的时代。但是关于官员的问题一直是古代王朝没有解决的,虽然帝王们往往会抓出一些典型以儆效尤,但是还有不少的官员依旧顶风作案,清朝的官场上也发生过不少的贪污腐败的事件,后世乾隆朝的大臣和珅更是因为自己的贪污在历史上留下了不小的名声。
古代的君王们因为常常处于深宫之中,这就好像古代常说打天下容易守天下难,因为初代的君主们尚且经历过民间疾苦,所以他们尽心竭力,想要一个好的治理局面。但越往后,就会有所变化,很多时候,这些君主们只能呆在深宫之中,他们听到的也只是大臣们想要他们听到的,比如说某地大灾,但到了君王的耳中可能还是一个丰收年,所以一些君王常常会以为自己治理的社会一片祥和。 而关于电视剧演绎的康熙微服出巡的故事,这在历史之中也是不可能出现的。天子贵为九五之尊,倘若真的背着大臣们走出深宫,怎么不能被人注意到,宫中那么多的眼线,况且皇帝一旦出宫,必定是要保护好安危的,如果君主出事,对于王朝来说自然是不利的,因此古代帝王们的出宫都是屈指可数的,除了一些特定的大型活动外,他们大多数的时间还是呆在深宫之中,听着大臣的汇报,了解他理想中的那个时代。清代的官员贪腐问题一直也受到了人们的关注,官官相护更是成为官场上的一个典型,有时候抓到一个,往往会捅出一窝,为官不为民做事,又怎能对得起天地良心。但这并不代表在当时的社会中,没有清官出现,也许他们只能算是当时社会上的一颗明珠吧,毕竟能有几个人不被污浊的官场污染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