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明代的皇帝,“鞋拔子脸”的朱元璋令我们印象最深,而除了他那与众不同的面貌之外,从一个普通人走到皇位的经历也令我们感叹。
历史上每一个人从普通人到士大夫再到皇帝的蜕变,其心态都会有很大的变化。
当朱元璋成为天子后他的心态是不是也会有什么改变呢,这和当然是肯定的,他总有一种“刁民想害朕”的想法。
民间曾有这样一个传说,朱元璋有一次给朱棣剥橘子,这是一件很平常的父与子之间亲密的行为,但有一个妃子得知此事却让朱棣赶紧走,朱元璋这是要杀了他。那么,这其中有着怎样的故事呢?相信大家都跟我一样好奇,今天咱们就来聊一聊这个话题。
朱标去世
朱元璋幼年时的生活十分困窘,他为地主放过牛也在街上做过乞丐,还曾在寺庙做过和尚。在吃不饱穿不暖的日子礼物,颜面不重要尊严不重要,只有吃到嘴的食物才最实在。
然而,战乱频频百姓生活苦不堪言,朱元璋这样四处流浪的日子也不能长久。
他虽是个普通家庭出身,然而正如“王侯将相宁有种乎”一般,朱元璋同样也有雄心壮志,希望有一天能够成就一番大业。
他的愿望最终实现了,而且还超出了既定的目标,他成为了明朝的开国皇帝,成为了九五之尊,史称明太祖。因早年一直流浪在民间见到了社会的弊病,看到了流离失所的百姓,所以在位期间朱元璋一方面加强中央集权以巩固皇位,另一方面减免赋税兴修水利。
不得不说,朱元璋是一个很合格的皇帝,他也缔造了洪武之治的盛世辉煌。天下有天子,也需有太子,二者兼有方能使得政局稳定、天下太平。
古代继承制度为“嫡长子继承制”,很明显嫡长子朱标是毋庸置疑的太子人选,朱元璋也确实很喜爱这个孩子,圣旨一下朱标成为了天下的储君。
事情到这里都还正常,当时朱标在朝堂和百姓的口中口碑都还不错,大家都认为他如果成为下一任皇帝,也一定是个明君。但谁也没想到,意外总是比明天来的更快,朱标病倒了。他的身体每况愈下,朱元璋还花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只希望不要失去这个孩子。奈何人生之不如意十之八九,朱标的病情不仅没能好转,反而在日复一日的药品中更糟糕了。
最终,贵为天子的父亲也没能留住自己心爱的孩子,朱标病死了。
朱棣野心的膨胀
对于君王而言除了悲伤之外,朝局稳定更是大事,朱标一死太子之位空缺,宵小之人就会蠢蠢欲动,等着朝堂混乱的时候引起更大的政变。
朱元璋知道只有尽快确立下一任太子才是明智之选,我们知道朱元璋不只有一个孩子,他的第四个孩子名叫朱棣,是一个十分优秀的少年。朱标被立为太子时,朱棣没有因为父亲不册立同样优秀的自己而不开心。
朱元璋对太子朱标的偏爱人尽皆知,他不仅为朱标请来了明朝最负盛名的大儒来教习功课,还亲自指点朱标君王之道。
作为一代天子朱元璋每天要做的事情很多很多,史书记载他“勤勉奉公”,甚至因为处理政事太过劳累而病倒。然而,就是这样忙碌的朱元璋,却依然抽出时间亲自教习朱标。
虽然同为人子,即使是同样优秀,但父亲的眼里只看得到朱标一人。
小小的朱棣看着父亲与朱标之间亲密的互动,或许有着“从羡慕到嫉妒再到无感”的心态,他的内心也或许经历了无尽的惊涛骇浪。朱棣一直没有得到朱元璋的青睐,但即使是如此,他仍旧是个遵守君臣之道的人。
父亲将他的封地放在边关苦寒之地,朱棣没说什么,父亲要他终年征战,保卫未来属于朱标的国土朱棣也没有说什么。
但后来朱棣的心变了,他终究还是被父亲的做法寒了心,为这些不公平失了智。
朱标去世之后,很明显朱棣在剩下的子女中是最出色的那个,品格优质又有军功在身,官员们都纷纷猜测朱棣应当会是下一任太子,但又一个令人大跌眼镜的事发生了。
朱元璋竟然舍弃成年的朱棣不立,而选择册立朱标的嫡长子朱允炆作为皇太孙。要知道当时的朱允炆还只是个稚子,朱棣这次是无论如何也想不明白了,难道自己比不上朱标,还比不上朱标的儿子吗?
君王的试探
父亲的偏心或许朱棣没有感受到不公平,毕竟朱标对每一个兄弟都很不错,可是此次让朱允炆成为皇帝让朱棣寒了心。
虽然心中是这样想的,但朱棣还是忠诚于自己挚爱的父亲,没有什么举动。
朱棣不做出具体行动,不代表朱元璋就没有怀疑,作为一个从尸山血海中走出来的皇帝,他知道自己这一做法会引起很多人的不满。
根据历史的记载,朱元璋认为朱棣和自己太相似,他不会就此甘心的,每天都这么想着,朱元璋越发觉得皇太孙朱允炆未来的日子会很艰难。他整夜整夜的失眠,翻来覆去也睡不着,后来好不容易睡着了却又被一个梦吓醒了。
梦里他梦到一个将领把朱允炆赶下龙椅,而那个梦里的身形与朱棣是如此相像,朱元璋顿时大感不妙认为是上天在暗示自己。
第二天校场练兵的时候,朱棣一身铠甲装扮更是朱元璋内心骇然,这不久是梦中的那个人吗?于是乎,朱元璋将朱棣召到身边,还将一个橘子递给了儿子。
朱棣没有多想,还觉得是父亲终于肯将疼爱分给自己一些了,满怀感激的接过橘子剥了皮吃了,静静的看着朱棣的表现朱元璋眼神有了变化。后来,朱棣去后宫拜见自己的母亲,他母妃听了朱棣的这一番遭遇,又想到朱元璋先前告诉她的梦境,登时冷汗直流勉强保持镇静,随后对朱棣说:
“傻孩子,这哪是什么父子情深啊!这分明是天子在试探你。”
紧接着她将朱元璋的梦境重复给朱棣听,母亲的话朱棣震惊之余更多的是悲哀,自己一腔忠诚竟落得如此下场,不禁仰天长叹皇家父子的情感淡漠。
为了保命他只好自请前往封地,远离这是非之地,直至朱元璋去世都没有再去南京城。原来,他的母亲是这样告诉朱棣的:“橘子皮是黄色,“橘”拆开来看就代表着皇位,你毫不犹豫的接过橘子,在朱元璋的眼里就是有不臣之心啊,你得赶快离开京城,否则小命不保!”
古人云:“君君臣臣,父父子子”,本来正常的父子因为权力的阻隔,少了和睦少了信任。当皇位横在中间,只有先是君臣关系,而后才能是父子关系。
这样的封建社会虽然是现实,但对于帝王家的孩子而言也是可悲可叹,想来朱棣的内心怕也是万般无奈吧。对此,你有什么不同的看法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