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光皇帝传位遗诏亮相,揭开雍正夺位之谜,“传位于四子”不可能
创始人
2024-11-27 02:49:34
0

原标题:道光皇帝传位遗诏亮相,揭开雍正夺位之谜,“传位于四子”不可能

历史上,雍正勾结隆科多修改康熙遗诏,将“传位十四子”更改为“传位于四子”的说法广为流传,民间的戏曲、话本、传言也纷纷将此视作史实。

然而这件事只要稍加推敲就会发现,“传位于四子”这句遗诏根本不可能出现,这究竟是为何?

康熙立储

在康熙帝以前的历朝历代,立储一事一般都是公开进行,即早早的在皇储中选择一位,将其立为太子,这是皇帝指定的皇位继承人,朝中文武百官亦会将其视作王储、未来的帝王所对待。

然而到了康熙这里,直到临终之际他仍然未能确定太子人选。

不可否认的是,康熙是中国封建王朝历史上一位杰出的帝王。

8岁登基大宝,14岁接手政事,两年后凭借自己的智慧和果决的勇气,毅然将擅权干政的鳌拜集团铲除。

而后,康熙帝更是创下了平定三藩之乱、收复台湾、北抗沙俄、剿灭噶尔丹的壮举。

可就是这样一位文治武功兼备、英明能干的帝王,却一直深受立储之事的困扰。

康熙帝嫡长子承祜早年夭折,于是嫡出的二阿哥胤礽被立为太子,初立的胤礽被寄予厚望,康熙帝亲自教导其读书写字,数不清的名师大家围绕在胤礽的身边。

年幼时期的胤礽没有让人失望,聪慧好学、精通诸子百家经典,长成后数次帮助康熙帝监国,政绩斐然,然而没想到的是,早早手握皇权的胤礽走上了歪路,逐渐沾染了诸多恶习。

当年那个温文尔雅、知书达理的皇太子,逐渐变成了一个不忠不孝、暴戾淫乱、花天酒地之人,没有半点未来君主的风采,无奈之下,康熙帝于1708年将其废除,幽禁在咸安宫内。

次年春天,于心不忍的康熙帝决定再给胤礽一个机会,遂恢复了他的皇储之位,但胤礽再一次辜负了康熙的期待,仍然死性不改。

三年后,胤礽再次被剥夺了皇太子的称号,这一年,康熙帝已经年近60。

胤礽的堕落让康熙帝恼怒不已,但却遂了其他皇子的意。

对朝中政事不闻不问的胤礽,将权利拱手让给了一众皇弟,诸皇子为了争夺皇储之位,结党营私、勾心斗角,尽管康熙帝一再训诫制止,但眼看康熙帝已经步入花甲之年,皇太子之位又久久悬而未定,一众皇子又怎肯善罢甘休。

皇子们的争斗让康熙帝头痛不已,以致于到了晚年重病缠身之际,康熙仍然未能决定好传位之事。

康熙六十一年冬天,这位中国封建王朝历史上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驾崩,对于继任大统之事,只留下一纸遗诏草草决定。

这给后人留下了无尽的臆测和猜想,也给雍正的上台留下诸多隐患。

四阿哥登基大宝

1722年12月20日,康熙帝病逝于北京西郊畅春园,留下遗诏传位四子胤禛,也就是后来的雍正帝。

然而自其上位以来,外界的流言蜚语就始终未曾中断过,“修改遗诏”的说法自此传开。

有人说,胤禛将遗诏中的“传位十四子胤祯”改成了“传位于四子胤禛”,也有人猜测胤禛联合大臣隆科多,将“传位十四子”改作了“传位于四子”。

不管哪种说法,最后的着眼点都落在了一个“于”字上,从书写和字形上判断,这种推测不无可能。

那么,皇帝遗诏与皇帝谕旨具有同样的效力,可外界为何会对此提出质疑呢?

其实,这背后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首先,历朝历代传位都是先立太子,仅以一纸遗诏传位的做法实在过于草率,且与传统和惯例不合,况且康熙遗诏直到12月23日才公开出来,康熙此时已经驾崩三天。

倘若康熙生前或者刚咽气就将继位人选公之于众,恐怕外界也不会起疑心,从老皇帝驾崩到遗诏宣布,三天时间足以让雍正完成修改遗诏。

再者,康熙帝膝下皇子中,并没有特别突出、特别优秀,以至于可以在朝中呼风唤雨、深受文武百官敬重,形成众望所归局面之人。

四阿哥、八阿哥、十四阿哥等有皇储潜力皇子针锋相对、互相牵制,能力上也各有所长,没有谁能够受到康熙帝的格外垂青,从而顺理成章的成为接班人。

或许这也是康熙帝为此发愁的原因,否则皇太子之位怕是早早的便确定了下来。

最关键的是,遗诏公布之前,无论是四阿哥胤禛还是十四阿哥胤禛,二者均具有继承大统的实力,在康熙帝心目中的地位半斤八两,能力上也相差无几。

换言之,二人谁当皇帝都能说得通,可这恰恰是问题所在。

更加巧合的是,两位阿哥一个排名老四,一个排名十四,名字读音都一模一样,这不仅给修改遗诏提供了可能,也是后人不断产生质疑的一大缘由。

传言归传言,雍正帝还是凭借自己的铁腕坐稳了皇位。

在那之后,雍正帝或许是为了避嫌,又或者是想要消弭其修改遗诏的传言,竟下令将胤祯的名字改为允禵,这足以见得雍正帝对“胤祯”二字讨厌到了极点。

不过雍正帝此举非但没能抚平后人对其继位的猜测,反而弄巧成拙,颇有一种“此地无银三百两”之感。

其实,雍正帝在自己亲自编写的《大义觉迷录》中,也曾提及过修改遗诏一事,但雍正在书中并未提出驳斥此事的证据,这不禁给后人留下了更多的猜想和推测。

难道雍正联合隆科多改诏确有其事?雍正帝在书中没有给出答案,但站在后来者的角度来分析这件事,改诏之事或许是子虚乌有。

不可能存在的“传位于四子”

当流言愈演愈烈,外界对它的研究也会愈发深入细致,不过关于雍正篡改遗诏的流言,根本无需仔细考量,只要稍加分析就能看出其中的漏洞百出。

首先,“于”字是汉字经过简化之后的书写方法,古代“于”字的正确写法应为“於”,所以康熙帝的遗诏中即便有“传位于四子”这句话,也应该是“传位於四子”。如果是这种情况,那“於”字就不可能是经由“十”字改来,雍正帝修改遗诏的说法也就不攻自破。

其次,皇帝在正常情况下对皇子的称呼很多,直呼其名、称呼王位或职位,甚至直接以排行相称也很常见,然而在关乎皇位继承这样的官方文件中,皇帝一般会在序数前面加上一个“皇”字。

所以倘若诏书中是“传位十四子”,那么完整说法也应该是“传位皇十四子”,如此一来,再将“十”字改成“于”字便是读不通的。

以此判断,雍正帝修改遗诏的说法也是不成立的。

再者,皇位传承的正式说法应当是立储、立太子,无论是早早的立下太子还是临终前传位,都要先经过立储太子这一流程。

况且,康熙帝立遗诏时尚且还未咽气,更加不可能直接写“传位给谁谁谁”,而是应该写“立某某为太子”,试想,若康熙帝写的是“立皇十四子为太子”,那无论如何修改也不可能改成“传位于四子”这样的话。

最后,满清时期官府发布的文书大多都是满汉合璧,即使用满文、汉文两种文字书写。

如果仅仅是汉字,将“十四”改为“于四”尚且能够做到,但满文又如何修改?

由此看来,上述四点漏洞只要成立一点,雍正帝修改遗诏的说法就会被推翻,“传位于四子”的传言更是站不住脚。

另外,现如今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中,还保存着一份道光皇帝的传位遗诏。

诏书所使用的文字、制式、称谓,或许是推翻雍正改诏最直接的证据。

道光遗诏共有两件,一份由满汉双文书写,一份为汉字书写,满汉双文书写的遗诏如下:皇六子奕䜣封为亲王,皇四子奕詝为皇太子;第二件诏书如下:皇四子奕詝为皇太子,尔等大臣同心赞辅...

道光帝的这份遗诏完美证实了以上几种推测,诏书需用两种文字书写、皇子序数前需加“皇”字、传位理应先立太子。

这份遗诏虽说与康熙帝隔了三代人,但遗诏的制式、定法向来不会轻易发生变动,二者理应是一脉相承的。

如果这一点能够确定,那么雍正帝篡改遗诏一事便不攻自破,外界加诸在其身上的罪名也可以洗去。

当然,这份遗诏毕竟来自于道光帝,它无法成为证明雍正清白的直接材料,只能以佐证的形式破除“传位于四子”的谣言。

要想彻底揭开当年康熙帝传位真相,还需要更多直接有力的证据做支撑。

结语

一句流传了三百多年的皇家秘辛,背后却暗藏着如此多显而易见的漏洞。

当然,这并不代表人们没有破除传言、察觉漏洞的慧眼,而是大家掩耳盗铃般的选择了信服。

毕竟相较于绞尽脑汁去探寻历史真相,还是听信皇家传言、进而在脑海中臆测出一场宫斗大戏来的过瘾。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月子会所通报“男子深夜进产妇房... 9月13日,针对网传“福州月子会所男性负责人半夜闯入产妇房间”事件,福建和悦母婴护理中心发布声明称,...
被阻止为柯克默哀,部分欧洲议会... 据美国“政治新闻网”(Politico)等外媒报道,美国保守派人士、特朗普总统政治盟友查理·柯克遭枪...
美联邦上诉法院裁定,特朗普政府... 当地时间9月12日,美国一家联邦上诉法院驳回了移民权益倡导者对特朗普政府撤销数十万古巴、海地、尼加拉...
307名数字高手齐聚鄂州!五大... 9月12日至14日,湖北省第二届“数字工匠”职工技能大赛将在鄂州国际会展中心拉开帷幕。作为全省数字技...
射程世界第一,中国 “巨浪 -... 在国际军事舞台上,核武器始终是各国争相追逐的“重磅炸弹”。随着全球战略形势的变化,拥有强大且可靠的核...
微信又更新,推出“后悔药”功能... 微信又又又更新了 近日,微信团队发布了安卓微信8.0.63内测版本,这也是继iOS版本后的一次重要更...
湖南娄底一油罐车侧翻起火引燃周... 据新京报,9月13日,湖南娄底娄星区有村民告诉记者,一油罐车起火被烧成铁架,火势蔓延有民房被烧。记者...
正史之中,七位名将诡异之死! 阅读本文前,各位官人,对小女子有任何意见或建议请私信我呦。 自古以来历朝历代对于天上有没有神仙一事争...
原创 文... 《——·前言·——》 文天祥,南宋的最后一位英雄,面对元朝铁骑的压迫,始终坚持自己内心的信念,直至生...
直击!合肥新青年向瑶海出发! 9月13日上午,两辆绘有“要嗨来瑶海”主题涂装的公交旅游巴士,缓缓停靠于安徽中医药大学西门。在欢声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