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卫抄贪官家时发现一玉壶,雍正把玩3天,得知用途后大怒不已
创始人
2024-11-27 01:48:01
0

原标题:李卫抄贪官家时发现一玉壶,雍正把玩3天,得知用途后大怒不已

有着“冷面帝王”之称的雍正皇帝人至中年才继位执政,别看他只做了13年皇帝,可他却尤其以“施政严苛”、“反腐惩贪”而著名。

雍正帝在面对吏治腐败、贪官遍地的政局时甘当“铁腕反腐源动力”,不但采用多种查案方法来严打腐败,还从制度上步步压紧腐败存活的空间和余地,正是因为他在位的13年里持续铁血反腐,使得世人称其为大清朝的“抄家皇帝”。

雍正时期,臣子李卫因为勇于干事、不畏强权、执行力强而深受皇帝的信重。身为雍正的心腹人臣,李卫曾在抄贪官家时发现了一盏装饰精美、雕工精细的和田玉壶,雍正得见此壶后竟爱不释手,故而将其放在身边连续把玩了3日。

然而,当雍正问起李卫此壶究竟被那贪官当作何用的时候,李卫万分尴尬地说此壶实则是那贪官的溺器。

康熙闻言暴怒而起,立刻下旨道:速速将那贪官处斩!

毕生不遗余力、严惩贪腐的雍正帝

大清雍正皇帝是康熙帝的儿子、乾隆帝的父亲,世人总是赞誉“康乾盛世”的华美富足,却不知夹在康熙、乾隆中间的雍正帝兢兢业业地奋斗了13年,方才承上启下、一力成全了那个看上去似乎与之无甚关联的“康乾盛世”。

当了61载帝王的康熙在其在位之时始终蓄意锻炼、培养自己的诸位皇子,令他们熟悉政事国情、积累下很多办事理政的工作经验。

一直内敛低调的雍正亦因此而熟悉了朝堂中、官场上的势力网、潜规则以及一些党羽内幕、裙带关系,摸清了这些路数和网络,亦为雍正当政后不遗余力地严惩贪腐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确定了发力的方向。

公元1722年,雍正帝在隆科多和年羹尧的力保之下登基称帝。执政之初,当这位素以“冷面”著称的“劳模型”帝王摸查到整个大清帝国朝野内外贪腐现象比比皆是、父皇留下来的国库中仅有存银800两之时,他深刻地意识到如果自己再不出手强力惩治贪腐,恐怕很快就会引起财政亏空、王朝崩溃之败状。

为了铁腕治理贪腐现象、对贪腐官员进行重拳出击,雍正帝迅速制定了3种组合方案,最终目的就是要实现他曾说的:对贪腐者追责到山穷水尽之时,叫他的子孙做个穷人方才符合朕的心意。

雍正治理贪腐的3大方案是:其一,若官吏贪腐严重,则直接将其处死,同时还要诛族连坐、抄家归公。其二,如果官员的贪腐行为尚不足以被论处死刑,那就将其贬谪流放,这些人的后代名单须记录在案,以后朝廷将永不录用。其三,处置贪污受贿的官员一定要声势威严、公开公正,不但要当众“宣扬”他们的丑事,还要对其他官员形成“杀鸡儆猴”的效应。

勤勉有为的雍正帝在位期间始终敬业躬亲,不但将国家治理得蒸蒸日上、国富民强,还大力扼杀了朝野上下肆意贪腐的乱象,仅用了5年多的时间就令大清帝国河清海晏、府库丰盈、民安物阜,不得不说,雍正帝的确是大清王朝历代帝王里反贪惩腐最为成功的一任皇帝。

李卫——雍正帝麾下敢于硬碰硬的“惩贪反腐急先锋”

雍正一朝的名臣李卫是一位史册载誉的忠义良官,出自军人世家的他年轻时通过捐官而入仕,初任员外郎一职,后来他凭借扎实的工作作风、正直不阿的品性而一步步获得皇帝的赏识与拔擢,历任户部郎中、盐驿道、布政使、浙江巡抚、浙江总督、兵部尚书、刑部尚书以及直隶总督等职位,历经康熙、雍正、乾隆三朝,其人尤为受雍正帝所信重,堪称是雍正帝的心腹人臣。

别看李卫腹中的墨水不多,但他重视公平正义、机敏过人、嫉恶如仇,每每遇到忠臣贤士遭遇不平和苛待,李卫势必要查清事实、调解矛盾、保护忠良。

雍正帝尚未即位时便对李卫的才能和正气有所了解,当雍正帝主政后,他通过多次侧面观察、任用试探,发现了李卫的确为官清廉、不畏权贵、敢于担当,于是就对他眷顾甚厚、倚之重之,使得李卫同田文镜、鄂尓泰并称为雍正一朝的“模范三督抚”,名垂青史。

雍正初年,出任云南盐驿道的李卫通过走访了解到云南的井盐为当地官员管控把握,造成许多官吏借机从中大肆捞取利益,致使百姓吃盐难、盐税亏空歉收。

面对这等违理乱象,李卫到任不久便连续采取了降价促销、追补盐课、由商行盐的改革措施,行之有效地快速清理了云南盐业的积弊,受到了雍正皇帝的褒奖和嘉许。

任江浙地区行政长官期间,李卫发现江浙地区虽然物庶民丰、鱼肥粮美,但由于那里一直是民间反清势力的聚集地、社会秩序较为复杂凌乱,所以他奏请皇帝给他加派兵丁精勇,一边缉拿盗贼反叛、一边打击嚣张的民间盐枭,3年过后,李卫便将江浙一带的陈疴积弊清除一空,而且还顺带治理好了当地的民风和吏治,愈加使雍正帝对其刮目相看、青眼有加。

一盏从贪官家抄出来的玉壶令雍正震怒不已,也更加坚定了他反腐惩贪的决心

雍正帝当政后不久,就听闻官员之中出了一个百年不遇的廉明清官,他的名字叫唐文尧。据说唐文尧在数个任上都两袖清风、秉公为官、廉洁从政,无论家庭的开销有多吃紧,唐文尧也绝不肯贪污受贿,因此,不甚富足的他经常以吃白菜而果腹度日,人送绰号“白菜清官”。

雍正帝自己就是一个简朴成性的“清苦皇帝”,所以当他听说了唐文尧为官极廉的事情后,便将“白菜清官”的由来说给满朝文武大臣受教。但有一些正直不阿的大臣熟知唐文尧私下里寡廉鲜耻、贪腐成性的真实情况,于是就连同另外一些忠义的臣子一起收集了唐文尧贪腐为官的证据,向雍正帝告发了这个假仁假义的“白菜清官”。

为了查清事实的真相,雍正帝便派遣李卫赶赴江南,命其一定要对唐文尧的行事作风、廉洁与否来一个摸排彻查。

经过数日的明察暗访,从表面上看,李卫并未发现唐文尧有何逾规逾矩的言行,这位两江总督的家宅也是那样地普通、清贫,与这等朝廷大员的威严和气势完全无法相符并论。而随着线报人员的相继反馈,李卫也慢慢觉察到了一丝丝蹊跷之处,为了弄清心中的疑惑,李卫决定和唐文尧来一次“正面交锋”。

当李卫突然间带人直闯唐家官邸,恰逢唐文尧在吃午饭,于是,李卫便默默观瞧唐文尧的饭桌上究竟摆放着何等菜肴。唐文尧早就知道李卫“来者不善”,便笑着请李卫一同进餐。毫不拘谨的李卫顺势坐到了唐文尧的旁边,只见那雪白的大瓷碗中果真全是白菜,而且那碗白菜并无其他辅料进行搭配佐助,显得特别清淡寡味。

然而,当李卫吃上了几口白菜之后,细品那缕缕白菜竟皆是一颗菜中最嫩的菜心,而且所用的汤汁也混杂了海中干鲜和上等禽肉的醇厚味道。看来,唐文尧家貌似纯朴寡味的“清汤白菜”可不是简单烹制而成,里边定有很多功夫和精华,用料选材可谓极致讲究。

别看李卫在唐家的饭桌上与唐文尧一顿胡侃海说,这种“表面文章”只不过是他的“声东击西术”。另一边,李卫早就派轻功了得的护卫进入唐家内宅后院,命他们一定要仔细翻找,尽量找到唐文尧为官不廉不轨的真实证据。

果不其然,护卫们从唐宅“翻查”出了2000多斤人参、2千万两白银、无数华美精致的宝器以及小妾30余位。

当晚,李卫就将查处的结果奏报给了雍正帝,雍正帝翌日迅速下旨,要求李卫查抄唐文尧的家宅并将这个大贪官押送回京、等候刑部对其问罪处置。

看着李卫从唐文尧家中搜查出来的千余件臻美宝器,雍正帝不禁陷入了沉思。巧就巧在,雍正帝低眉垂眼的一刹那竟从重重宝物中看见了一盏雕工精美、装饰华贵的和田玉壶。瞧着这个精致的美物,雍正帝情不自禁将此壶拿到手里把玩观赏,而且这一把玩就是3天。

当再次看见李卫之后,雍正随口就问起此壶究竟被那唐文尧当作何用,李卫万分尴尬地说此壶实则是那贪官的溺器。康熙一听立即火冒三丈,他认为一个溺器竟能使用如此稀世昂贵的工艺和用料,自然证明了唐文尧奢靡无度、惯于贪腐,于是雍正帝立刻下旨:速速将那贪官满门抄斩!

雍正帝中年即位,勤俭朴素、宵衣旰食地执政了13载,用他的智慧与魄力为康乾盛世打下了富裕优渥的国力基础,大清江山传给乾隆的时候已经是府库盈溢、物庶民丰的状态了。而彼时的大清之所以能达到这等治世安顺的状态,亦是雍正帝用铁血手段大力惩治贪腐的成效与外显。

康熙帝殡天后,并不乐观的客观国情推动了雍正必须开展并坚持反腐惩贪的大业,事实证明,才干突出的雍正帝没有辜负时代赋予的重任,尽管大清入关后的四任皇帝均在打击贪官污吏、惩治腐败现象,可只有雍正帝反腐治贪最为成功。时至今日,雍正帝惩治贪污腐败的一些举措和做法依然被人们时常拿来借鉴运用,可谓立竿见影、卓有成效。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朱... 在历史长河中,朱元璋是一位备受瞩目的开国皇帝,他身世卑微,却成功转变为统治者的身份,这一峥嵘历程引发...
原创 唐... 《唐朝诡事录之西行》的第八个单元是《供养人》,故事地点发生在沙洲,也就是今天的敦煌。 由于薛环的突...
原创 假... 东汉末年至三国鼎立再到天下归一于晋,这段历史一直都是人们乐此不疲的讨论内容; 期间涌现了不知凡几的著...
原创 晚... 晚清同治时期到宣统年间,一位苏格兰摄影师汤姆逊到清朝周游各地。于1868年到1910年时期,汤姆逊与...
继承先烈遗志,弘扬革命精神 2024年8月3日曲阜师范大学计算机学院“铸魂弘梦,红色传承”实践队来到了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北海市海...
原创 栾... 说到古代的贤能皇帝,刘邦无疑是一个耀眼的名字。在大秦的残酷统治下,整个天下民不聊生,战乱四起,生计成...
原创 历... 夏芒,是夏朝的第九任君王,又称为姚芒、帝芒等。他出生于前1897年(杼15年),是第八任君王姒槐的儿...
原创 近... 在世界近代史上,曾出现过一批伟大的领袖人物,他们引领自己的国家走向光明和强盛。在这一批英雄人物中,有...
原创 张... 据《三国志·魏书十七·张乐于张徐传》记载:“诸葛亮复出祁山,诏郃督诸将西至略阳,亮还保祁山,郃追至木...
原创 抗... 对于抗日战争这段历史,相信很多人都不会忘记,对于中国人来说,这是一场耻辱的战争,也是让中国人民从此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