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清同治时期到宣统年间,一位苏格兰摄影师汤姆逊到清朝周游各地。于1868年到1910年时期,汤姆逊与同事们在中国各省游历工作,拍摄了大量的人文形象与社会风貌照片。而正是这些看似貌不经心的随手留影,却为承认记录了当时的晚清真实社会细节,对于后世的研究学家们来说亦是非常重要的史学资料。
晚清1910年,朝廷邮传部的尚书大人唐绍仪与夫人郑氏的合影旧照,老照片中的尚书夫人丹唇外朗姿色天然,一身管家夫人的华服更是将她衬托的优雅高贵无比。
晚清时期福建福州的铜匠们在干活时留影老照片。彼时的底层百姓们大多数处于非常贫困无依的生活状态,食不果腹缺衣少食亦是常见之事。其实在当时那个社会贫穷凋敝的环境下,清廷应该给予百姓们见面赋税,准予轻傜薄赋民生安休。然而当时内外战乱不断,清廷为了集筹军费,反而横征暴敛加重了对百姓们的苛捐杂税。
晚清时期江西九江的租界码头昔日旧照。于晚清1861年开始,九江之地正式被设为开埠,当时的列强英国在此地划定了租界之处,不但用武力强行拆除了当地百姓们的祖辈房屋,甚至还命人将长江与甘棠湖的湓浦港用泥土石块填塞起来,然后再上门建起了大量的西式楼房,以供那些侵略而来的列强者居住享乐。
晚清年间广东汕头一带的山脚下村庄旧照。自晚清时期的第一次鸦片战争被引爆后,当时的掌局者道光皇帝和咸丰皇帝均未曾反省认识到自身的不足,并且还未意识到彼时的清朝正在逐渐被拉入近代化的世界大格局。故步自封的道光帝与咸丰帝没有世界格局的宏观眼光,亦是没有为推动改革做出任何政策与努力,因此最后清朝的衰败与灭亡亦是不可避免之事。
晚清年间长江上的一群船夫们在吃饭时候旧照。彼时的摄影师汤姆逊出来清朝之事,其同治皇帝载淳还不过是少年傀儡皇帝,而真正掌权的则是幕后的慈禧太后与慈安太后。于晚清1870年时期,彼时的慈禧太后不过才三十五岁,却主宰着一个偌大国家风雨飘摇的未来命运。
晚清年间福建闽江上的渔夫罕见合影,老照片中江上渔夫正在奋力撑杆划船。自两次鸦片战争接连爆发,慈禧太后与慈安太后很快从中汲取了教训与不足之处,于是开始大力重用朝廷重臣曾国藩、李鸿章等人改革,甚至不余遗力地开启了“洋务运动”的艰难进程。其实慈禧太后与慈安太后在谋略和胆识眼光上,更胜其丈夫咸丰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