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4月23日,苏联解体后,俄罗斯的首位民选总统叶利钦去世,享年76岁,对于叶利钦的去世,俄罗斯人却出现了两极分化的状态,有人怀念他,热爱他,更多人对他的评价却是负面的,他们无法原谅叶利钦带给苏联的灾难,还有带给俄罗斯的耻辱与黑暗。
比如,叶利钦去世了之后,有记者在莫斯科街头,采访了很多普通老百姓,得到的印象是,俄罗斯普通人对于叶利钦的去世,并没有表现出多大的忧伤,相反,不少的俄罗斯老百姓,对叶利钦表达了很多的不满。
他们认为,叶利钦就是一个治国无方的酒鬼,他投靠美国,极力讨好美国,并希望融入欧美的圈子,结果,在美国的提点下,让国有企业私有化,造就了很多的财阀和寡头,让俄罗斯的经济,工业都被私人随意控制,这大大加剧了国家和社会的贫富分化。
在国际上,他也丢尽了俄罗斯人的脸,苏联解体后的第二年,叶利钦访问美国时,他还想痴心妄想的要极力讨好美国,他对着所有的媒体,竟然说了一句,我与克林顿的会面,不会是一场灾难,结果就是,克林顿笑的前俯后仰,而叶利钦只能在一边陪着尬笑,当这个画面传回俄罗斯,人们纷纷表达了自己的不满。
总之,在记者采访到的俄罗斯人,对于叶利钦的评价都是不高的,负面的,他们认为,叶利钦的执政就是一场灾难,他使苏联解体,又让俄罗斯变得贫穷和堕落。
那么,叶利钦是如何让苏联解体,又怎样搞垮了俄罗斯,从今天开始,我们一起来回顾叶利钦从得权到去世的一生。
1969年,这一年叶利钦38岁,就是在这一年,叶利钦遇到了自己的伯乐,那就是斯维尔德洛夫斯克州州委第一书记里亚伯夫,里亚伯夫非常赏识叶利钦,于是,在亚里伯夫的大力提拔下,叶利钦当上了这个州的建设部部长。
这时候的叶利钦可以说是年轻有为,有权有势,最主要的是,叶利钦工作能力很强,不管是领导要求的什么任务,总能让领导十分满意,也正是叶利钦有讨好领导的本事,所以,在仕途上,叶利钦总是春风得意。
但是叶利钦也有一个毛病,他懂得如何去讨好领导,却对自己平级的官员或者下属十分粗暴,所以,里亚伯夫经常教导叶利钦,如果你渴望职位上继续得到提拔,你就要改变自己的性格,但是,里亚伯夫的教导对于叶利钦来说,似乎没有起到什么作用。
在后来的日子里,叶利钦的工作成果,总能得到上级的高度认可,也就是在这时间,叶利钦养成了一个坏习惯,他能做到阿谀奉承领导,却将说他坏话的人,或者不满意他作法,和他对着干的人,都拉入了黑名单,不管是在生活中,还是工作中,叶利钦都在想尽办法,破坏这些人的前途。
还是那句话,由于叶利钦会讨好领导,特别是自己的伯乐亚里伯夫,叶利钦喜欢整人的这个坏习惯,在亚里伯夫眼里,并不算是大问题。
这就有点像三国时期的诸葛亮与马谡,诸葛亮由于太赏识马谡,连刘备都能看出马谡的一些问题,绝顶聪明的诸葛亮却选择性忽视了,最后导致了马谡的失败。
亚里伯夫也是一样,由于他太过于赏识叶利钦,到最后叶利钦把整个国家弄的乌烟瘴气。
也正是因为亚里伯夫的赏识,还有叶利钦工作能力很强,他在建设部部长这个位置,做出了很多政绩,也为他将来的仕途铺平了道路。
时间来到了1976年,这时候里亚伯夫高升了,要去莫斯科担任中央书记,里亚伯夫到了莫斯科以后,并没有忘记叶利钦,而是第一时间向当时的领导人勃列日涅夫推荐了叶利钦,并让叶利钦担任,斯维尔德洛夫斯克州州委第一书记的职务。
对此,勃列日涅夫十分惊讶,因为叶利钦不是斯维尔德洛夫斯克州州委第二书记,甚至都不是斯维尔德洛夫斯克州的最高苏维埃代表,最主要的是,苏联中央委员会不了解他,为什么里亚伯夫会极力推荐叶利钦呢?勃列日涅夫来了兴趣。
在勃列日涅夫授权下,叶利钦来到了莫斯科,并在里亚伯夫的引荐下,两人有了第一次会面,由于叶利钦很会来事,又很会讨好领导,在勃列日涅夫的亲自面试下,叶利钦举止得当完成了所有的问题,并得到了勃列日涅夫的认可。
很快,在举行的苏共中央全会上,叶利钦被任命为斯维尔德洛夫斯克州州委第一书记,勃列日涅夫可能做梦也不会想到,也就是他的这一决定,为苏联的解体,埋下了伏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