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国军中将之子秘密入党,接头时竟发现,自己的父亲藏得更深
创始人
2025-08-06 20:32:43
0

1946年,国军中将之子吴群敢收到任务,前去接头,面对来人他竟脱口而出:爸!

吴群敢身为我党地下人员,主要负责传递情报。国民党的迫害和日军步步紧逼,让我党地下工作相当危险,稍有不慎就会暴露。

为保证安全,吴群敢精心准备。到达碰头地点后,他竟看见自己身为国民党高官的父亲。

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

少年志向

吴群敢身为国军中将之子,为何会成为我党成员?这其实和他的成长环境有关。

1939年,吴群敢正在读中学。在父亲良好的教育下,吴群敢有一个革命梦。可他的父亲并不想吴群敢参与。甚至身为国民党高官,不把儿子送入军校读书。而是送到普通学校读书。

吴群敢没有获得父亲支持,但他并没有放弃。一次偶然机会,让他成功加入我党。这天,吴群敢和同学正在探讨革命局势。同学突然一句话,让吴群敢感到诧异。他没想到自己相处几年的同学,居然早已加入我党。

面对同学的入党邀约,吴群敢想都不想就同意,正式成为我党一份子。那这位国军中将之子,为何不跟随他父亲步伐加入国民党。

其实,在吴群敢青年时期就接触到我党思想,阅读过大量马克思主义书籍。这样的影响下,吴群敢早想加入,只是苦于没有机会。可接下来发生的事,让吴群敢和我党失联。

当时局势动荡不安。同学因为一些事情,离开学校。吴群敢和同学失散,造成他和党组织失联。出于政治形势,吴群敢只能小心谨慎,隐藏自己的身份。

这一藏就是好几年。吴群敢不是没有尝试过联系我党。但入党介绍人的失踪,和他身份的特殊性,始终以失败告终。

1946年,吴群敢大学毕业,来到上海工作。凭借父亲的关系,他来到上海证券交易所,成为一名员工。上海的醉生梦死让吴群敢感到愤恨,有钱有势的人可以享受到一切优待,而底层人民却要为几斗米丢命。

吴群敢迫切想联系上党组织,他想为革命出一份力,尽快改变国家的现状。没过多久,他就盯上一个人。

此人就是父亲的好友王绍鏊。但吴群敢不敢确定王绍鏊的身份,因为他还存在很多疑惑。比如为何作为我党人员,却和国民党高官父亲成为一对好友。

吴群敢想不明白这些问题,他决定主动出击询问。更何况,还有父亲可以给他兜底,大不了让父亲过来收场。

想到这里,吴群敢鼓起勇气按响王绍鏊家的门铃。没过一会,有一个中年男子过来询问情况。吴群敢连忙报上名字,中年男子将他领进来,并表示稍等片刻。

吴群敢很紧张,他小心打量周遭的环境。没过一会王绍鏊就出现,吴群敢看着人越走越近。激动的心都要提到嗓子眼。

王绍鏊询问吴群敢来意,吴群敢半天说不出话来。他害怕会给父亲带来麻烦,所以他必须确定王绍鏊必须是我党成员,才能表明身份。不然突然表露自己身份,王绍鏊不是要找的人,那么极其会把他上报给国民党。

吴群敢表示,自己对一些国家形势十分感兴趣。但现在父亲不在家中,所以想要来请教王绍鏊。吴群敢想通过思想看法上的交流,来确定王绍鏊的身份。

王绍鏊温和表示,自己会尽所能回答他的问题。这不是王绍鏊和吴群敢第一次见面。王绍鏊作为父亲好友,经常会到他家中做客。好友的长子,王绍鏊也是见过几面,对这个孩子的印象不错。

两人开始对最近实事展开探讨。与其说是探讨,更不如说是一问一答。每次,吴群敢把问题抛出,王绍鏊会做出解答。

这样的情况持续几天,起初王绍鏊以为这孩子只是一时感兴趣。但接连几天都是这样,让他摸不着头脑。

另一边,吴群敢在几天的试探后,终于敢确定王伯父就是自己要找的人。他为能过再次回归党组织怀抱感到雀跃。

这天上午,吴群敢和往常一样找到王绍鏊,并表示自己是我党成员。想要通过他找到组织。

那么这位国民党高官的好友,王绍鏊真是如吴群敢猜测一样,是我党成员吗?

秘密入党

国军高级将领父子二人秘密加入我党,均是因一人。

吴群敢确实猜对王绍鏊的身份。表面上王绍鏊是民国政坛的风云人物,和各路国民党高官交好,但实际上他的真实身份是我党成员。

王绍鏊也曾猜过,吴群敢可能是我党成员,年轻人总是难以隐藏自己。虽然早有猜测,但如今听见,脸上还是表露出一丝诧异。

他让吴群敢整理一份资料,由他上交到党组织,算是吴群敢第二次入党。这位国军中将之子时隔多年,再次回到我党的怀抱。

那么吴群敢的父亲是谁?身为国军高官,为何察觉不出身边已经被我党成员包围,还是说有着其他原因?

吴群敢的父亲名叫吴仲禧。他出生于福建福州,父母是普通的老百姓。当时中国还处于晚清政府统治中。

封建主义的压迫和列强的蹂躏,让吴家生活艰难。但吴家父母并不希望儿子成为一个目不识丁的人,早早就将吴仲禧送去读书。

辛亥革命爆发,点醒这个在学堂的年轻人。吴仲禧成为一名进步青年,开始参与各种新思想活动。可时间一长,他发现手中的笔杆子,并不能为这个国家做出太多的改变。甚至敲不醒那些顽固不化的人。

吴仲禧开始有从军的念头。恰逢此时,福州正在招揽义军,吴仲禧丢掉手中的笔,拿起那一身军装。他希望自己的举动,能够为中国革命助力。

加入革命后,吴仲禧因学生的身份,受到关注和重用。在这里,他了解到黄花岗起义。吴仲禧很惊讶,他没想到其他地区,早已燃起革命的火焰。短暂的接触后,更是坚定吴仲禧要踏上救国之路的决心。

在孙中山先生就任临时大总统时,吴仲禧则是开国典礼的警卫。吴仲禧对面见这位革命伟人相当激动,后来他被送到陆军军校深造。

几年正规军事学习后,吴仲禧被编入粤军,开始他的军旅生涯。这只军队不同于其他的国民党军队,里面出现众多日后我党成员。只因它是孙中山先生,最开始组建的部队,是最忠实“三民革命思想”的队伍。

此后十几年里,他跟随部队开始南征北战。可渐渐的,吴仲禧发现国民党领导人蒋介石的野心。让他感到十分反感,开始出现分歧。

国民党内部官场上的尔虞我诈,和蒋介石散布的白色恐怖。让吴仲禧再忍受不了国民党血腥和残忍手段。他决定退出战场,过闲云野鹤的生活。

这些年里,吴仲禧热衷于看书。他想要从书里面找到救国之路。但吴仲禧的家人并不理解他的做法。

因吴仲禧的退居,放弃国民党高官的优待。让吴家入不敷出,甚至需要亲戚接济。吴家人想,吴仲禧通过和其他国民党高层关系谋一份肥差,是轻松不过的事。但吴仲禧怎么也不愿意再回到国民党。

接着,他参与反蒋活动,只为将国民党拉回正确道路。1927年,吴仲禧参与广东福建两省抗议活动中。可蒋介石此时势力庞大,根本不是他们可以撼动。

以上种种国民党的自救努力,都失败告终。吴仲禧成为国民党的通缉人员,为躲避追捕,过起颠沛流离的生活。

1934年,吴仲禧在广州遇到一个人,这个人的出现,让他看到新希望。此人就是王绍鏊,吴仲禧也听说他的事迹,对王绍鏊十分佩服。

在大革命失败后,王绍鏊将矛头都对准蒋介石。这让吴仲禧十分亲近他,毕竟他自己也是一个反蒋人士。

难道这父子两人都是通过王绍鏊进入我党?

真实身份

国军中将之子秘密入党,一次任务,竟发现父亲的秘密。

吴仲禧在结识王绍鏊后,常常找他诉苦。一来二去,两人便成无话不谈的好友。王绍鏊想要拉拢吴仲禧进入我党,但我党经历过太多背叛。

在王绍鏊上报党组织后,党决定谨慎为上。吴仲禧却了解我党思想后,被深深吸引,想要加入我党的想法越发强烈。我党在基于多方考虑,决定测试吴仲禧对我党的忠诚。

当时,我党面临最紧急的问题,是我军和陈济棠部的问题。我党想要争取将陈济棠拉拢到己方阵营。因蒋介石的专权,导致国民党内部不合,所以这是一个好机会。

但此时王绍鏊正处于国民党的通缉范围,这次任务他真能成功吗?我党给吴仲禧这个任务是有着一些顾虑在里面。

吴仲禧曾经进入过粤军,并跟随部队征战多年。粤军里面有着许多将领,和吴仲禧的关系非常要好。

陈济棠掌控的部队,正是粤军。吴仲禧成为前去谈判的最佳人员。而且陈济棠和吴仲禧一样,对蒋介石有着很大意见。

吴仲禧在接到任务后,立即联系他的同乡,也是陈济棠的参谋长。通过同乡,成功获得和陈济棠面谈机会,并顺利说服陈济棠不攻击我军。

为何我党一定要和陈济棠谈判。这是因在1934年,红军在反围剿战事中失利。为保护革命的火种,红军不得不进行长征。

而粤北是我军的必经之路,如果陈济棠对我军进行拦截围剿,那我军定会有大量的伤亡。所以想避免战士的伤亡,这次谈判是势在必行。

这件事过后,党组织一致认为吴仲禧通过考核。自此,他正式加入我党。接下来,吴仲禧在王绍鏊的介绍下重回国民党,前往前线战场。

在战场上,吴仲禧屡战屡胜。这样亮眼的表现,让蒋介石不计前嫌,十分看中这个军事人才。吴仲禧作为秘密党员,一直潜伏在国民党内部。其实是我党的特殊安排。

当时,在国民党中有着大量不同于蒋介石的优秀将领干部,这些都是我党的拉拢对象。而吴仲禧就是中间人,是我党布下的一颗暗棋。

吴仲禧的作用不仅如此,他还多次传递重要情报,支持正面战场。正是有他的存在,我军在战争中占领相当大的优势,反败为胜。

1947年,中原野战军进入大别山。蒋介石立即调集大量的兵马进行围攻。当时中原野战军极其缺乏武器资源,在当地的民众基础不牢固。可以说是孤立无助,处境很艰难。

野战军领导人刘邓向中央寻求帮助。在了解实际情况后,中央明白现在急需白崇禧的军事部署计划。

身为我党在国民党布下的暗棋,吴仲禧发挥作用。他通过自己在国民党内部的人脉关系,成功拿到白崇禧的作战报告。

这份计划将白崇禧在大别山地区的全部部署,写得一清二楚。让野战军成功跳出白崇禧的包围圈。不仅是在次战役中,在其他战场上也能看到吴仲禧的影子。

此时吴仲禧已经被国民党委派为驻徐州剿总代表。此时,正是淮海战役爆发的时候。吴仲禧利用职务的便利,多次获取重要情报上交中央,使我军以60万战胜80万。

为能够持续为中央提供情报,吴仲禧不敢把身份告诉任何人。这才出现开头啼笑皆非的一幕,父子两人皆为党员,却彼此毫不知情。

直到有任务接头时,才发现彼此身份。这次身份的暴露,让父子两人关系更加亲密,一起为心中的革命事业打拼奋斗。

1949年,新中国建立。吴仲禧实现他年少时的梦想,亲手推动着革命事业的前进,成功为人民打造一个平等和谐的国家。正是有着无数和吴仲禧一样的老革命家,他们为中国铺出一条阳光大道。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此... 在三国那样人才辈出的时代,有很多武艺超群,以一敌百的人物,比如说最有名的就是刘备的五虎将,个个都可以...
原创 世... 文|地缘史料 编辑|地缘史料 声明:本文内容均引用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进行撰写,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及...
原创 三... 现代快报讯(记者赵丹丹)三国东吴重臣张昭墓在南京找到了,就在南部新城油库公园地块。现代快报报道的这一...
丰宝斋线上客服:字画回收,在线... 手里有名家字画想出手,又怕跑冤枉路、遇着不靠谱的?北京丰宝斋早就替藏家想到了——专业线上咨询客服团队...
原创 乔... 在硝烟弥漫的1942年,龚澎接到了丈夫刘文华牺牲的噩耗,她的世界瞬间坍塌。这是战争的残酷,也是命运的...
原创 朱... 明成祖朱棣通过一场政变,从自己侄子手中夺得皇位之后,非但没有被后人借此诟病其得位不正,反而得到了后人...
原创 三... 三国到底是菜鸡互啄还是猛将扎堆?单看这一点就够了!有人说三国时期群雄并起,真的是猛将扎堆,也有人反驳...
原创 赵... 作为一本通俗演义小说,《三国演义》为了写出精彩的故事吸引读者,很多时候都是“抛开事实不谈的”,只要能...
原创 邓... 面对邓艾的万余残血兵马,后主刘禅竟然选择不战而降,那么刘禅的7个儿子当时都在干什么呢?提到这一点,估...
原创 4... 40岁左宗棠大器晚成,中国式成功3大因素,200多年都未变。在19世纪的中国,晚清时期,国家面临着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