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末年的刽子手:职业遭人唾骂,没有女人愿嫁,晚年更是凄凉!
文/轩哥畅聊历史
在古代封建社会体制之下,对于人性的摧残是显而易见的,不止是在肉体上的摧残,还包括精神上压制,在今天看来,令人发指。在那种社会背景之下,就产生了很多职业和人群,比如说一些王侯将相府中的奴隶,宫廷中的太监公公,以及青楼中的妓女等,都是对人格的一种践踏和对人身自由的剥夺与摧残。今天,小编给大家介绍在古代社会中的另一种职业。在当时,从事这种职业的从业者们人身自由是不被剥夺的,非但如此,工资薪水还很高,也不用去卖命出大力,真可谓是活儿轻事少工资高,样样几乎都是上班族梦寐以求的。但是,选择这行的人却寥寥无几,只有家境落魄,无路可去的年轻人才去做这一行。这就是小编今天要给大家介绍的古代社会中的一种职业,刽子手。
刽子手在历朝历代几乎都有。在古代置于人死地的手段中,有些刑法可谓是惨绝人寰的存在,比如腰斩,绞刑,车裂,凌迟等。但比较常用,相比前几种来说更让囚徒能接受的就是斩首。最直接的砍头,这也就促使了刽子手这一职业的产生。由于是夺人性命的事,没有人愿意去干,所以这个行业在当时给的薪水很高,即使是这样,普通大众也是没有人主动愿意去做的。只有一些实在过不下去的年轻人,走投无路了,才会去做这一行。也不是谁都可以,首先必须得是身体强壮,吃苦耐劳的人,而且一旦真的选择了这个行业,那么就必须做好遭人唾弃,孤独终老的准备。在正式成为一名真正的刽子手之前,必须要拜一位从业多年的老师傅为师,而后再经过层层严厉的培训。
今天,我们说的这位刽子手,是清朝末年的一个刽子手,他叫邓海山,在从事这个行业之前,邓海山也曾拜师,经过了一番艰苦的训练,从开始练力气到后来练刀功。刚开始拿瓜来练,练习速度和准度,之后用香来练,挥刀砍断一根香后,上边的一截被砍断,而下边的一截必须保证纹丝不动。这是练力气和速度以及技巧的结合。最后一关,是拿活的东西来练,猫,狗,猪,羊等牲畜,要冷眼面对砍头之后碰出来的热血,这一点对刽子手的心理要求是很高的。经过上述艰苦的训练后,通过师傅的介绍,邓海山就正式上岗了。之前,师傅曾告诫邓海山说,砍人头的数目不能过百,到第九十九个的时候必须就得罢手,给自己留条后路。但是,邓海山违背了师傅的忠告,他一生中斩首将近三百余人,一直到民国时期,刽子手这一行业的消失。
民国后期,枪决代替了砍头的刑法,刽子手这一行业也被废止,失业之后的邓海山失去了生活开元,从前的高俸禄让他习惯了大手大脚的花钱,没了工作之后的他很快就将家产挥霍一空。一贫如洗的邓海山也没有亲朋好友愿意去接济他,无奈之下,他打算出家,剃发为僧,来赎清自己前半生的罪孽,但是寺院的方丈在得知他之前是个刽子手之后,断然拒绝了他,因他造孽过重,就是佛祖也不会选择原谅他。晚年孤苦无依的邓海山才想起师傅的告诫,无奈已无挽回之地。最后,年遇花甲的邓海山一人孤苦伶仃的在人世间漂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