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隆庆时期,土司与土司之间纷争不断,明朝趁机分化统一
创始人
2025-08-05 18:04:20
0

土司作为事实上的地方领主,往往都不满足于对其辖地内的剥削,通常会恃强掠夺辖外地方,越境相争层出不穷。

但由于很多原因,土司之间的关系往往是复杂且微妙的。既有交往互惠的一面,如联姻,在利益的驱动之下,土司之间往往会通过联姻的方式,大姓相扶,声势相依,甚至借兵报仇,形成关系网络以获取利益,实为朝廷所忌惮。

正是因为如此,朝廷甚至针对特殊地区的土司,就联姻事宜进行了限制。

隆庆二年,由于广西泗城州黄氏多衅,乃为其族繁,与诸土司联姻之故,所以朝廷便下其禁约,令从此之后黄氏“婚姻毋越境,有与侬缔婚以重论。”

土司之间又有其冲突的一面,“土司虽声势相倚,而夷性情猜忌”。特别是邻境土司,由于位置相邻,其势力范围错综复杂,为了各自的利益,轻者勾心斗角,互相谋算;重者互争地盘,械斗不止。所以既“交往互惠”又“冲突不止”便成为了土司间关系的一种常态,地跨云、贵、川、广四地彝族土司间的关系更是如此。

一、彝族土司同气连枝

作为同气连枝的“君长国”,黔西滇东的乌撒、乌蒙、芒部、普安、沾益等土司向来有着深厚的联姻传统,一则实为土官与土官之间的政治联姻,二则这与彝族自古以来的婚姻规则有极大的关系,彝族多为内部通婚,少与其他民族结姻。

在内部通婚的基础上又有等级之分,黑彝白彝之间不能通婚,都只能在各自群体内部通婚,这种等级之分到了明代变得更加严格。

至今,还流传有众多描述彝族的婚姻传统的俗语,如“黄牛自是黄牛,水牛自是水牛。黄牛不入牛围,水牛不同黄牛数。”

普安州隆氏历来就有跟安氏结为姻亲的传统,“多有累世为婚,然男家长以为男家,女家常以为女家。”

其俗直至清代依然如此。(乾隆)《普安州志》载:“普安无安姓,惟龙姓所娶妻多安姓。”

普安州与水西、沾益相邻,水西、沾益的土司皆为安姓,米鲁与隆畅即为沾益安氏与普安隆氏的联姻。

洪武二十一年七月,朱元璋遣使赍敕谕征南将军颖国公傅友德时,称“东川、芒部这些少数民族,虽然种类都不一样,但是他们都发源于“罗罗”,后世不断繁衍生息,逐渐各自开辟了统治区域,这才改名叫作东川、乌撒、乌蒙、芒部、禄肇、水西等,外界不干预时他们自己争斗频繁,有外界威胁时却又相互救援。”

天启二年(1622),“本州(普安州)罗罗应之,围困城池,杀掠军屯。”由此看来,这一区域土司的历史渊源之复杂可见一斑。所以朝廷并不信任这些土司,朱元璋曾在遣送东川“蛮人”的问题上指出:

如今要求这些蛮夷去抓捕、遣送东川的蛮族,恐怕这一命令下达之后,东川蛮族的阴谋诡计也会因为这样的处理方式变得更多,打着这些人的旗号制造更多事件。我们的军队应该更多小心谨慎,不能完全相信这些蛮夷群体。这些蛮夷群体平时不讲究伦理秩序,虽然是父子也不会相互掩护,他们的话怎么能相信呢?

我们如今想要降服他们,但是这些地方山势巍峨险峻,道路崎岖不平,树林阴翳茂密,本地的民众如同猿猴一样,朝廷的军队一旦到达,他们就会逃到森林之中,的确很难完全降服。最好的办法是让军队在这些地区屯田驻守,花费一段时间逐渐熟悉、适应环境,才能徐徐图之。

针对这种深厚的社会历史渊源,清人认为普安州土司,明代实力最强,多有叛逆之事。如今都已改土归流,只剩龙氏,因有功于国家,令其世袭千总、外委,土司势力十分衰弱。

普安一带,“安氏为济火之后,济火从诸葛武侯征雍闿,其后为大姓者数千年。龙氏于东汉初与功曹谢暹献土光武,龙氏为大姓者亦数千年。”

直至清代,普安一带的大姓仍有互为婚姻的习俗,其嫁娶风俗仍存,并未完全泯灭。所以普安州土司“虽爵减于前,其为大姓如故。”

要想实现对普安的管控,必须要彻底废除这样的“大姓之习”,因为土司之间相互联姻,同气连枝,唇齿相依,合聚则势炽,离心则瓦解。

要解决土司之间相互联合的状况,只有“破其大姓之习”,彻底进行改土归流才能实现。但有明一代,受历史环境所限,显然没有能够做到这一点。

二、邻境土司参与争袭

一般来说,土司如果想要扩张自己的势力,都会先从邻近的土司开始下手,因为相距较近,交往较为频密,彼此更为了解,进攻也更加方便。除此之外,还涉及到占领邻境后的管理问题。

土司之所以择占领境,其中一个重要原因便是习俗相近。首先,相邻境地土司、土民的民族成分大都相似,甚至是同源同祖。

其次,相邻境地的土民常常会越境交往,生活习俗如语言、服饰、生计方式等互相熟悉。这两种情况都会增强彼此的认同感,在占领之后,管理起来阻碍较小,易于管理。

确实,在治理地方的过程中,许多矛盾便是因为“不通夷情”而产生,“明廷代以流官,不通夷语,不谙夷情,其下□得肆行苛刻,激变其党。”

所以,土司需要扩张,侵占领境是其最佳选择。当朝廷派兵征讨米鲁及后面事件的发展态势可以看出,安民在这场“承袭之争”中的确起了推动作用,“米鲁之变”从明弘治十一年(1498)起,至明弘治十六(1503)年止,历时五年之久,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安民的支持。

从敌对关系来说,安民与隆畅之间便是以“承袭之争”作为他们冲突的焦点。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还需作进一步的分析。

普安、沾益、水西、乌蒙、乌撒等土司祖先皆为隆穆,一作祝明,皆为彝族土司,乌撒、乌蒙、水西、普安、沾益更是境土相连,世为亲戚。以沾益土司与乌撒土司来说,“四川乌撒军民府、云南沾益州虽滇蜀异辖,宗派一源。”

当沾益州世绝后,作为亲族的乌撒土知府一方可以作为袭替人袭沾益职,这在安民祖上便有其先例。而当隆畅的所有顺位人死后,作为安民亲族的米鲁继位。

米鲁死后,极有可能是沾益州的人继承普安州土司一职,所以安民支持米鲁争袭,或许是有这方面的考量。

正因为如此,“故贵州论者以米鲁等谋叛皆安民主之”。这次事件是安民借普安州土判官的“承袭之争”这一机会,利用自己的力量达到扩张自己势力的目的。再者,即使原为亲戚,平时并无嫌隙,但由于自身势力的持续发展,便有了对外扩张势力的想法以及行动,借此来巩固和扩大自己的势力范围,这就必然会引发矛盾,产生纠纷,而且这种情况在当时是比较普遍的。

如乌撒与沾益之间的借袭与争袭便屡禁不止,严重时“彼此仇杀,流毒一方,以致土民连名赴奏,事行两省会勘,历十四年久不结”。

又有万历三十七年(1609),“米鲁之变”平息后,此种邻境土司参与争袭或互相攻掠的情况依旧层出不穷。

尤其是在接壤地区,不时便会出现统众越境仇杀,扰害邻封的事件发生。如普安州黄草坝东南的龙光一带为安隆土司世辖,安隆土司被杀后,辖地由泗城州代管。

安尧臣乃为水西宣慰司安国亨之子,其欲以水西之力,篡镇雄、制永宁。又“有盐仓土目安效良者,沾益土官安远叔也,先以谋袭沾益不遂。”

虽未成功,但确为谋袭之事实。从政策上来说,土司与土司之间的争夺,还跟明王朝“以夷制夷”的统治策略有关。朝廷认为“夷蛮多诈不足信也,中国之兵岂外夷报怨之具耶。”

针对土司间的争斗,特别是土司之间的小范围争夺,只要不影响全局,朝廷的态度往往是“仇杀者任之”,利用其争斗使之相互牵制,削弱土司的势力。

一旦有此事件发生,朝廷便抓住事机,趁其势力被削弱,将其改之分之。如沾益、乌撒两境相邻,连年争地不断,“洪武二十七年,云南省所属的乌撒军民府土知府卜穆上奏,称沾益州屡次侵占其土地。”

朝廷便利用此种情况,将其争夺之地分给乌撒卫所官军屯中,以削弱乌撒土司的势力。再如永乐年间,思南宣慰使与思州宣慰使相互攻击,趁此机会,朝廷一举将两者革除,将其地分为八府。

嘉靖五年,兵部奏称四川芒部土司陇氏在境内激生事端,造成两省骚动,朝廷征调大军征剿,才最终平定下来,“今其本属亲支已尽,无人承袭,请改为镇雄府,设流官知府统之。”

由于彝族土司间有着深厚的历史渊源,明廷处理这一带的土司问题十分棘手,如郎岱土司的辖地与水西相连,双方常常互相勾结,攻打掠夺周边地区,而“上官惟加衔饵,不敢一问也”。

因为彝族土司之间同气连枝,中央无论是改土归流还是介入土司承袭问题,都会引起整个地区的强烈反弹。

所以在处理问题时,往往还要借助这些土司本身的传统。不仅异地的土司会相互争夺,同地土司,即小土司与大土司、上级与下级之间也易互生冲突。在普安州,存在一种特殊的关系,即各营营长与普安州土官的关系。

从职能看,营长与其他地区的长官司相似,所以营长与土官的关系实为上级与下级、大土司与小土司之间的关系。

朝廷敕封的土官,之前也是营长,在成为朝廷事实意义上的土官时,便有了双重身份。既是自己营内土民的直接管理者,又是各营的最高管理者,依靠其他营长对土民进行间接管理。

有事则团结一致互相救援,无事则明争暗斗。或是土官抢掠营长财物,如前普安安抚司安抚使慈长,便长期压榨辖内营长,谋占营长黄暹、阿赛之地,私置武器,聚众杀掠,甚至强抢他营土民之妻为妾。或是营长反抗、欲谋土官之位,如普安州营长阿保,一则挑拨土判官隆畅与子礼的关系,令其不和,二则与米鲁私通,支持米鲁争袭,后人称其“以部落弑其主”。

各土司既各自独立,又彼此联系,存在着力量的对比与交汇。只要有各自的利益需求,就不可避免的出现利益冲突,而相邻土司间的冲突又显得尤为突出,他们相互算计,你来我往,互相掠夺,是地方社会的权力博弈的直接体现。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传承篆刻艺术 开启创新之旅 央广网合肥8月5日消息(记者赵家慧)8月4日,文化和旅游部非遗传承人研培计划——2025年“篆刻艺术...
380亿重庆汽车黑马,收编吉利... 记者丨杨松 鄢子为 编辑丨鄢子为 37岁的科技新贵,踏上新路。 8月3日,印奇操盘的“千里智驾”,...
日本没有暖气和地热,那他们是怎... 大家都知道日本是个多雪的国家,我们看到的富士山也是常年被大学所覆盖。所以说日本的冬天很冷的,而且他们...
原创 戳... 我真的很奇怪,为什么现在一件完全是子虚乌有的事可以被说的像是真的一样?然后还有一帮人鸡啄米似的点头:...
原创 揭... 蚩尤:从贬义称号到苗族英雄的传奇之旅 在华夏文明的长河中,蚩尤这个名字无疑是个充满争议的存在。 他既...
原创 溥... 声明:本文内容均引用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进行撰写,文未已标注文献来源及截图,请知悉。 爱新觉罗·溥仪...
原创 曹... 曹操奋斗一生为何没一统天下?毛主席的评价一针见血:他有俩缺点 在中国历史的长河中,曹操无疑是一位备受...
原创 杀... 杀害左权将军的日本军队,其下场有多惨?被八路军打到解散为止 “日寇不仅要亡我之国,并要灭我之种,亡国...
原创 历... 引言 我们知道,东晋时期,北方先后建立了众多的政权,其中在《十六国春秋》里提到的有:前赵、后赵、前燕...
原创 东... 袁术在淮南,地盘大粮多人多,又有家族背景,势力还是很强大的,但是能力不行。一是政治判断能力差。二是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