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者从文化角度分析《三国演义》
创始人
2024-11-26 00:20:09
0

原标题:学者从文化角度分析《三国演义》

最新一集《中华文化讲关帝》日前于新城电台播出,节目主持陈祖光及嘉宾主持方纪骅,请来香港中文大学中国语言及文学系高级讲师、香港三国志演义研究会前主席黎必信博士,从文化角度分析《三国演义》。

当主持人问及《三国演义》和《三国志》的关系时,黎必信博士分享到,现在通俗的说法倾向于认为《三国志》是史实,而《三国演义》是一本虚构小说,他认为这个观点并没有错,但如果从文献学的角度看,则有更为详细的解释。如果看回《三国演义》的早期文本,我们会发现注文中标注的写作动机十分明确,作者认为《三国志》这本历史书太难明白了,但内容却又非常有价值,便开始思考如何将这本历史书写成人人都能看得懂,以及如何将里面的道理弘扬开来,于是就将《三国志》的内容通俗化为《三国志通俗演义》,让它能够得以流传。主持人陈祖光听后总结,坊间评论《三国演义》七分真三分假,但现在看来并不是假,只是用浅白的语言将历史书的意义演绎出来。

主持人陈祖光分享道,在弘扬关羽文化的时候,人们通常会有许多不同的称呼来尊称关羽。嘉宾黎必信博士表示在《三国演义》的文本中,也时常称呼关羽为“关公”。且在明朝早期版本中,关羽之死被描写成为升天,可见当时人们出于对关公的尊敬,对关公之死的描写也因此有所避讳。黎必信博士分析道,不少学者认为当时民间对关帝的信仰,离不开政治因素的影响。早期文本所处的年代,正面临朝代更迭,民众希望有一位英雄的面世,以解决困境,因此关羽的形象便起到了这种信仰作用。

在节目的最后,嘉宾黎必信博士指出,《三国演义》是古代的四大奇书之一,传播幅度大,无论是从历史还是文化角度看,都具有极高价值,是中华文化输出外国的重要的内容。

黎必信博士(左)从文化角度分析《三国演义》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刘... 建安二十四年(219年),刘备一是为了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二也是为了能在身份与名望上与已经晋封魏王、...
原创 周... 赤壁之战后,南郡成为周瑜的囊中之物,而刘备则在赤壁之战的余波中夺取了荆州南四郡,包括长沙郡、桂阳郡、...
原创 做... 有时候,我们很容易感觉社会和生活复杂到让人无所适从,根本不知道自己应该如何去安身立命。其实这很没有必...
原创 大... 在探讨清朝的历史时,我们常常关注皇帝、政治动荡和国家命运的变迁。 然而,很少有人关注满清格格们的生...
原创 此... 蒙恬,姬姓,蒙氏,名恬,祖籍齐国(今山东省蒙阴县)人,秦朝著名将领。蒙恬出身名将世家,其祖父蒙骜、父...
原创 他... 他曾被称为延安的“福尔摩斯”,致力于打击反动势力,在关键时期保卫了延安的稳定。他是解放军中的神探,瓦...
微视频 | 古树名木:蜀道明珠... 古树名木被誉为“有生命的文物”。第二次全国古树名木资源普查结果显示,我国现有古树名木508.19万株...
原创 刘... 1948年3月,刘伯承收到的战报中出现了比较奇怪的事情,那就是中野在攻打阜阳的一个国军旅时,竟然在打...
原创 蒋... 中文博大精深,每个字都有特定读音,一旦错了,我们就很容易发现。 因此,像电视台主持这种公众人物,是万...
原创 他... 张太恒,原成都军区司令员,上任不久遭到一场严重的大事故,给他带来沉重的打击,被免去职务,这到底是怎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