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东久迩宫稔彦王:日本无条件投降后出面收拾残局的唯一皇族首相
创始人
2025-08-05 10:32:24
0

东久迩宫稔彦王是裕仁天皇的姻亲叔叔,彼此也是儿女亲家,但他却并不太为中国人所熟悉,但此人却创造了许多第一,他是日本迄今为止唯一皇族出身的首相,也是在任时间最短的首相,任内敢与“太上皇”麦克阿瑟五星上将叫板,即便不当首相也绝不妥协,而他最大的政绩,就是在短短的54天任期内,迅速而平稳地解除了700余万日本海陆军的武装,将军国主义的日本从战争的泥潭中解脱出来。

东久迩宫稔彦王(1887—1990)是日本皇室成员,少年时代曾就读于“学习院”,这是日本皇室创办的一所贵族学校,该校对贵族出身子女免学费,而对非贵族出身子女进行严格限定并收取高昂的学费,“学习院”分初等科和高等科,类似于北京清华学校初创时期的教育体制,此后东久迩稔彦王也曾就读于陆军士官学校和陆军大学校,接受了完整的军国主义教育。

与大多数日本高级军事将领一样,东久迩宫稔彦王于1908年5月毕业于陆军士官学校第20期步兵科,并被分配至近卫师团步兵第3联队服役,半年后晋升陆军少尉,1911年12月又考入陆军大学校第26期,与朝香宫鸠彦王、安藤利吉、冢田攻、山胁正隆、藤江惠辅、今井清、泽田茂、河本大作等人同学,这一期毕业生共有62人,于1914年11月27日毕业,东久迩宫稔彦王因毕业成绩一般,未能进入该期“军刀组”,被分配在近卫师团步兵第29联队担任中队长。

1915年是东久迩宫稔彦王人生开挂的一年,这一年他与明治天皇的女儿聪子内亲王结婚,而明治皇帝的儿子是大正天皇,而继承大正天皇皇位的是昭和天皇,也就是说明治天皇是裕仁天皇的祖父,按照中国人的论法,东久迩宫稔彦王应该是裕仁天皇的姑父,不知为何日本人却称之为叔叔。

东久迩宫稔彦王与聪子内亲王结婚后,被调到参谋本部第一部作战课任职,期间曾外派步兵第7联队担任大队长,并在陆军士官学校担任军事教官,曾于1917年被授予大勋位菊花大授章,这枚菊花大授章含金量极高,即便是一些德高望重的老臣也很难获得,而东久迩宫稔彦王却凭借其皇族身份而轻易获得。

上世纪二十年代初,东久迩宫稔彦王以陆军少佐军衔赴法国留学,并于1922年7月毕业于法国陆军大学,但他却滞留法国长期不归,无论是至亲还是军中首脑游说其回国,他都一概置之不理,并且一拖再拖,时任内大臣牧野伸显(在巴黎和会时曾任日本首席代表)等重臣扬言要对其实施惩戒,他也不理不睬,显示出极强的个性,直到大正天皇驾崩之后不久,才于1927年1月回到日本,曾出任近卫师团步兵第3联队长。

1929年12月,东久迩宫稔彦王晋升陆军少将并长期在参谋本部任职,期间曾外派出任步兵第5旅团长,1933年8月晋升中将并出任第二师团长,该师团也被称之为仙台师团,是日本常设精锐师团之一,当时刚从中国东北调回国内整编,该师团曾参与了攻击沈阳北大营的东北军,是“九.一八事变”时日军的主力部队,梅津美治郎和冈村宁次也都曾任该师团长,尽管这两人都是东久迩宫稔彦王的学长,但在第三师团长的任上却都在他之后。

1934年8月1日,东久迩宫稔彦王接替寺内寿一转任第四师团长,该师团又被称为“大阪师团”或“商贩师团”,尽管也是日本陆军甲种师团之一,但其知名度和战斗力却远不如第二师团,因为大阪人都有经商头脑并且很会算计。

1935年12月,东久迩宫稔彦王出任军事参议官,军事参议官尽管是一个闲职,但能够出任者却都是资深将领,而且大多都是大将军衔者,1936年8月时任航空本部长畑俊六出任台湾军司令官后,由东久迩宫稔彦王兼任航空本部长,日本没有独立的空军兵种,而是分别在海军和陆军中建立航空兵,而陆军航空本部就是陆军航空部队的中枢,山本五十六就曾担任过海军航空本部长。

1938年5月初,日军华北方面军第二军司令官西尾寿造升任教育总监后,由东久迩宫稔彦王继任第二军司令官,日本参谋本部为了实施武汉会战,曾于1938年7月4日将第二军编入华中派遣军战斗序列,东久迩宫稔彦王率领第二军所辖第三师团、第十师团、第十三师团、第十六师团及附属各兵种部队参加了武汉会战。

中国军队在武汉外围进行了顽强地阻击之后,为保存有生力量而主动放弃了武汉,当华中派遣军司令官畑俊六与幕僚乘军舰抵达武汉时,惊讶地发现这样一个事实,在武汉会战之前,中国尚有300余万军队,而在武汉会战之后,中国军队依然还有300余万军队,而日本则几乎动用了所有的军队,而国内只剩一个师团的兵力,武汉会战之后中日双方进入了相持阶段。

1938年12月9日,日军第二军番号被撤销,所辖师团被编入日军第十一军战斗序列,而第十一军是日军在华唯一的野战机动兵团,负责在中华大地上攻城掠地,东久迩宫稔彦王及第二军司令部幕僚人员返回日本,其本人继续担任军事参议官,并于1939年8月1日晋升陆军大将。

自中途岛海战之后,太平洋战争形势发生逆转,日本本土开始受到美军的威胁,因此日本本土的防卫被提上日程,随着美军开始实施“跳岛战术”,战争的硝烟已经直逼日本本土,随着日本海军战力逐渐衰亡,日本本土已经门户洞开。

1945年2月6日,日本组建了日本内地防卫军,由东久迩宫稔彦王出任总司令官,原东部军、中部军、西部军司令部被撤销,另设东北军管区(仙台)、东部军管区(东京)、东海军管区(名古屋)、中部军管区(大阪)和西部军管区(福冈),分别由第十一方面军、第二方面军、第十三方面军、第十五方面军和第十六方面军指导和统辖,军管区司令官由方面军司令官兼任,此外还统辖第一航空军和第六航空军,并对驻朝鲜的第十七方面军进行防卫指导。

1945年4月,日本又撤销了日本内地防卫军建制,同时组建了第一总军、第二总军和航空总军,总兵力达240万人,分别由杉山元、寺内寿一和河边正三出任总司令官,加上驻守海外的关东军、南方军和中国派遣军,此时的日本共有六个总军级战略军事集团,拟以“一亿玉碎”的法西斯精神实施本土决战。

而首相铃木贯太郎和海军大臣米内光政等人却坚决反对本土决战的叫嚣,为了保存日本国体不被灭亡,极力游说和敦促裕仁天皇接受《波茨坦公告》,裕仁天皇正在犹豫不绝之时,广岛和长崎先后遭到美国原子弹的轰炸,裕仁天皇最终决定于1945年8月15日12时宣读《终战诏书》,日本无条件接受了《波茨坦公告》所提各项条款。

裕仁天皇发布《终战诏书》的第二天,首相铃木贯太郎宣布内阁总辞职,在内大臣木户幸一的举荐之下,东久迩宫稔彦王被推上前台,于8月17日出任日本第43任首相,木户幸一曾历任米内光政、近卫文麿、东条英机、小矶国昭和铃木贯太郎等内阁的内大臣,是裕仁天皇身边的辅弼重臣,几乎参与了日本所有重大事件的决策,是裕仁天皇的建言人和代言人,他的意见和建议直接影响裕仁天皇的最终决策,而东条英机能够出任首相,也是木户幸一力荐的结果。

东久迩宫稔彦王内阁成员比较精干,主要内阁成员有:外务大臣先后有重光葵和吉田茂、内大臣山崎巌、陆军大臣下村定、海军大臣米内光政、国务大臣近卫文麿,东久迩稔彦王内阁迅速而平稳地解除了700余万日本海陆军的武装,并将这些军人遣散回乡,与此同时迎接同盟国对日本的军事占领,完成了向同盟国投降的所有法定程序和手续,并于9月3日在美军“密苏里号”战列舰上举行了投降仪式,指派重光葵代表日本政府签字,并由梅津美治郎代表日本军方签字。

东久迩宫稔彦王把“一亿玉碎”的口号改成为“一亿忏悔”,并以此来“洗白”裕仁天皇的战争责任,并成功地将战争的责任引向了东条英机,由东条英机来为裕仁天皇的战争责任“背锅”,裕仁天皇与麦克阿瑟曾有一张著名的合影照片,东久迩宫稔彦王就曾坚决反对公开发表,唯恐对日本民众产生信仰冲击和动摇,最终因与驻日盟军总司令部的诸多矛盾而辞职,因此仅当了54天的日本首相。

从1947年10月开始,东久迩宫稔彦王被剥夺皇籍,并更名为东久迩宫稔彦,开始回归于平民生活,由此显得怡然自乐,经营过茶叶店、裁缝店和剧场等,还组织了“禅宗东国教”而乐在其中,并曾担任日本文化振兴会总裁、世界联邦建设同盟会会长等一系列社会组织的头头,竟然活到了103岁,直到于1990年1月20日去世,可谓是世界上最长寿的政治家之一,其生前著有自传——《淘气的孤独》。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汤... 发生于1938年三四月之间的台儿庄战役,最终以日军遭受重创仓皇跑路结束。这场战役中,作为攻击主力的汤...
原创 李... 很多人都说,1955年,如果李运昌没有调离军队,他大概率会被授予上将,最起码也是中将。对于李运昌同志...
原创 诸... 三国时期的诸葛亮被誉为中国古代历史上最为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之一,他的智慧和谋略被后人称为“...
原创 藤... 侵华日军将领藤田茂中将,其最后一个军职是第五十九师团长,在朝鲜咸兴向苏军缴械投降,他是日本战犯中的“...
原创 美... “自由”“平等”“民主”是美国西方世界贴给自己的标签,这是为了让其它国家的民众对美国有着无尽的向往,...
探寻古老东方龙文化:晚清至民国... 在浩瀚的历史长河中,中华文化以其博大精深、源远流长而著称于世。其中,龙文化作为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原创 蒋... 慈禧太后当政,加速了清朝灭亡的步伐,为了满足自己的私欲,她做了不少有损人民的坏事。 在她去世前夕,一...
原创 叶... “各位老朋友,今天咱们聊聊一位让人敬仰的英雄——叶剑英元帅。提起这个名字,估计很多人都会热血沸腾,这...
原创 皇... 皇帝送来一仓棉衣,司马懿宁可士兵冻死也不发,11年后才知他高明 英雄有两种,打出来的英雄和忍出来的英...
原创 刘... 刘备跟曹操玩兵法,毕竟不是一个段位,曹操打仗出身刘备织席贩履出身。刘备就是仗着胆大脸皮厚而已,只要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