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1950年3月,那时候咱们来到了赛图拉卡哨。
哎呦,等了四年,你们可算是来啦!真是让人望眼欲穿啊!
哎呀,看到那些一说完话就扑过来哇哇大哭的人,还有那些衣服破旧、眼里含着泪但目光坚定盯着我们的士兵们,我们新中国派来的解放军战士们真的有点慌,不知道该咋办才好。
看着那些熟悉的中国面孔,肯定是我们同胞没错。但话说回来,这调令上咋没提赛图拉有人守着呢?他们到底是哪个部队的兄弟?这地方环境这么差,还有外族骚扰,这四年他们怎么熬过来的啊?
【一、赛图拉哨所里被遗忘的国民党士兵】
1865年,新疆被阿古柏那些反叛的家伙给占了。幸好有左宗棠,他带着大军,就像抬着棺材去拼命似的,终于收复了新疆。要不然啊,现在我们去新疆,还得先办个护照才能去。
1876年,清朝真是倒霉透了,内忧外患一大堆!沿海被敌人打,新疆那边阿古柏还占了好多地。当时好多官员都劝皇帝,赶紧把兵力集中起来,先对付这些入侵的敌人。
那时候啊,不少官员都觉得,外敌主要是从海边儿乘船过来搞事情的。那咱不如先把那些没啥油水儿的边疆地方让出去,把兵力撤回到咱们钱多的沿海地区,先养精蓄锐,等以后有实力了再打回去,这也算是个好招儿。
那时候,左宗棠正忙着处理边疆的军队换防。一听说那帮糊涂大臣们的消息,他气得大骂。要是边防出了啥问题,敌人就能直接杀到咱们家门口,那清朝可就悬了!
1876年啊,清朝朝廷里为了“海防”和“塞防”吵得不可开交!最后,左宗棠火了,大骂“海防”那帮人,他觉得守住“塞防”才是关键,这样才能避免咱们退一尺,敌人进一尺的糟糕情况。
1877年,左宗棠带着大军,经过一年多的苦战,终于打败了阿古柏,把除了伊犁之外的新疆都夺回来了。
新疆太远了,清政府管不过来,所以左宗棠决定在那儿设置军队驻扎点。这样一来,不仅能防止以后有外敌再入侵,还能更快了解新疆的情况,加强中央政府的掌控力。
赛图拉位置超级特殊,就在咱中国新疆的最南边。站这儿,半个新疆的美景都能瞅见。往西走走,就能到印度;往东走走,就能回到新疆。因为这么重要的位置,英国那时候还老想霸占它呢。
它不仅是新疆和南亚地区连接的关键节点,还是丝绸之路的一个超级重要站点。从军事到经济,它都有超级重要的战略地位。
那时候,左宗棠选了100个勇士组成敢死队,背上粮食和装备就去了赛图拉。他们和当地的老百姓一起,搬来土块和石头,在海拔3800米的赛图拉搭了个军事据点。最后,只有十来个人留了下来,大部分人都在那儿永远安息了。
赛图拉哨所可是那时候清政府管得最高的兵站,也是守卫咱们中国西部边关,喀喇昆仑山八百多公里的重要力量。
赛图拉哨所建成后,清朝政府每年都会派人送粮食、换防守军,确保边防安全。
清朝没了,民国来了,但袁世凯这货把革命的胜利给偷走了,还想再当皇帝。结果搞得国内乱成一锅粥,军阀们你争我夺。那时候,谁还有心思去管那西边儿偏远、交通又不方便的哨所啊。
到了1928年,新疆的督军杨增新在历史背景和现实考量下,选择向南京国民政府投诚,因为这个政府给了他不少自由。之后呢,南京国民政府为了统一军队、稳固边防,就派人去管理了赛图拉哨所。
在赛图拉哨所,居然还有几位清朝士兵,他们坚守了整整17年,哪怕清朝已经没了。他们穿着破旧的清朝军装,拄着拐杖慢慢走。因为交通不好,消息传不过来,这些老兵们压根不知道清朝已经灭亡了。
那时候,有个老兵,年纪已经很大了,还守在国家的边界上,保卫着国家。但一听到清朝没了,他整个人就垮了,直接朝着京城的方向倒了下去。虽然这事儿真假难辨,但真的给赛图拉这个军事哨卡添了不少悲壮的感觉。
国民党在这儿设立了边防队,这样咱们这的边境安全就更有保障了,边防力量也更强了。
国民党接手赛图拉哨所后,立刻进行了大规模整改和维修。他们不仅加强了边防力量,还不断补充人手。边防队伍从最初的100人,逐渐壮大到鼎盛时的1500人。
在国民政府那会,驻守赛拉图哨所的士兵啊,他们得待上一年才能换班。
赛图拉哨所,那就是个南北都管的地方。那里的部队得时常跑遍800公里的喀喇昆仑山边境线,走一圈下来,大半年就过去了。所以啊,那些守边的士兵,半年在外头巡逻,半年就得在哨所里待着。
在赛图拉哨所,日常活动都让人难受得很,那种高原反应,头晕想吐,简直是家常便饭,一直这样,让人受不了。
这里的哨兵们,背着沉甸甸的装备,沿着八百公里的巡查线来回走。他们得忍受着身体上的不舒服,还得时刻保持清醒,防备外敌入侵。这种身体和精神的双重压力,真不是一般人能扛得住的。
哪怕现在科技再先进,要应对赛图拉哨所那儿的天气,还真不是件容易的事儿。
哎,那时候交通和科技都跟不上,运送和保存食物都特别难。赛图拉的士兵们得面对高海拔带来的各种不舒服,缺氧、高烧、寒冷都得扛。更糟糕的是,食物也不够吃,戍边生活还特别无聊枯燥。
因为物资紧张,士兵们得在春夏秋三季就开始忙活着收集牛粪和干草。这些呀,都是他们用来熬过冬天大雪封山时的取暖材料。
冬天真是难熬啊,戍边的士兵们冻得够呛。那点燃料根本不够暖和的,大家只能挤在一起取暖。吃的也差,只能啃点玉米面。窗外一片白茫茫,看久了眼睛都难受,还可能得雪盲症。只能硬撑着,盼着明年能换岗,早点解脱。
1946年,国民党军队派了支边防小队去赛图拉哨所换防。他们没想到啊,原本只打算在那待一年,结果却守了整整四年,还成了最后一批在那换防的国民党军。
【二、被遗忘的国民党军队终于换防】
1946年6月底,国民党反动派在美国的支持下,无视停战协定和政协决议,直接对解放区展开了大规模的攻击。
1947年换防那天,国民党士兵们去山脚巡逻接新队伍,结果没见人。他们心里犯嘀咕,但还是回了哨所,继续站岗放哨,保卫咱们国家的边境安全。
1948年啊,按说那时候应该是换防的时候,可奇怪的是,根本就没有部队来接替。
国民党士兵们等啊等,啥也没等到,只好又回去了。他们在赛图拉过得挺艰难,省吃俭用,就这样守了整整四年。
1949年10月1日那天,毛主席站在天安门城楼上,大声宣布:新中国,正式成立了!这可真是件大喜事!
四年的解放战争,咱们打赢了,让960万平方公里的国土重获自由。其中,西藏的问题也被摆到了台面上,咱们中国再次赢得了对西藏的完全主权。
1949年11月,毛主席发了封电文给西北局,让他们负责解放西藏。电文里说了,解放西藏很重要也很急,如果需要,咱们也会用武力,但最好还是通过和平的方式。
在毛主席的催促下,中央赶紧搞定了西藏的事情。而赛图拉哨所超级关键,所以就派了解放军第五师第十团的一个加强连去新疆的赛图拉哨卡守边。
1949年12月,毛主席去苏联访问时,心里还惦记着西藏的解放。他连发几封电报,催着西藏那边快解放。在电报里,他特地说:“解放西藏这事儿,得赶紧,不能拖!”
部队先头部队已经抵达了喀喇昆仑山脚下的于田桑株,海拔有1000米。距离赛图拉还远得很,大概得走174公里。而且啊,这段路可不好走,得爬升近3000米的高山,路也崎岖不平。
那时候,解放军们对高原的困难还不太了解,他们喊着“解放西藏”的口号,骑着马火速前进,原本打算6天就能到。但没多久,有的士兵因为高原反应和环境不适应,开始生病。于是,解放军们只能放慢速度,一边赶路一边休息调整身体。
咱们又上路啦,可这回的路啊,真是难走。全是坑坑洼洼的石头,硬得要命。士兵们的鞋子都磨破了,脚上磨出了血泡,看着都心疼。马儿们也受不了这路,不少都累倒在了路边。
解放军战士们只能背上死去马匹上的补给,一路走得特别费劲,折腾了一个多月,终于走到了赛图拉哨所。可是他们还没来得及高兴呢,就立马警觉起来了。为啥呢?因为这荒凉的地方,居然有几个拿枪、不知道是谁的人在那儿晃悠。
那些人和解放军完全不一样,他们一看见部队过来,先是吃了一惊,但很快就高兴得不得了。
解放军兄弟们在哨所那儿站岗,看到有人走过来,军装都旧得看不出样了,但脸上那激动的表情,一看就是我们中国人。他们这才放松了警惕,原来是自家兄弟,不是啥外国侵略者。
赛图拉哨所的战士们把解放军们迎进来,围了个水泄不通。卡哨的军官激动得大哭,冲过去就问:“四年了,你们咋现在才到啊?”其他士兵也都忍不住问起来,边抹泪边七嘴八舌地询问。
你们去哪儿潇洒啦?咋现在才露面啊?
这四年里,就没吃过一顿饱饭,真是饿得够呛啊!
“我的手和脸啊,都干得开裂了,真心希望你们能快点来,让我回家好好养养。”
"太棒了,终于能回家抱抱老婆和孩子啦!"
你们这四年都忙啥呢?时间过得真快,好像一眨眼就过去了。
“哎,你们是哪个部队的兄弟啊?现在这里换班了,咱们啥时候能撤啊?”
这场景真的让人心疼,解放军战士们看着那些守边的兄弟,瘦得皮包骨,衣服都破烂不堪,满脸都是泪。他们赶紧上去安慰,可又不敢轻易碰他们,因为他们真的太瘦弱了,就像麻杆一样,怕一碰就倒了。
国民党军官瞅着解放军,笑着说:“你们先进来歇会儿,饿不饿啊?我们这儿条件有限,没啥好吃的。这外头风大雪冷,不过别担心,我们这有牛粪可以烧,进来暖和暖和。” 他又摸了摸解放军的军装,羡慕地说:“你们这军装新换的?手感真不错,暖和得很!我们回去后,能不能也发一套这样的?”
解放军的领导一听这话,心里头的疑惑就解开了。他仔细瞧了瞧对面那8个人的衣服,虽然破烂不堪,但还是能勉强看出这是国民党的美式军装。看来,这些守在这儿的士兵,八成是国民党的弟兄们。
等两边都冷静了,解放军的领导就对赛图拉那儿的士兵说:“我看你们身上这军服,咋这么像过去国民党的呢?你们是不是国民党的兄弟们啊?”
这话说出来,赛图拉的国民党士兵们一下没反应过来,赶紧瞅瞅这些人穿的衣服,眼尖地看到了共产党的标志,心里咯噔一下,带着点哆嗦问:“你们,是共产党吗?”
解放军领导向他们敬了个礼,然后自信满满地说:“没错,咱们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五师第十团的。内战已经打完,中国已经解放啦!国民党都去台湾了,新中国在共产党的带领下成立了。现在咱们奉命来驻守赛图拉哨所!”
听了这些,那国民党军官就问:“你们共产党不是跟我们国民党水火不容吗?咋不杀我们呢?现在国民党都退到台湾去了,我们这些人守了四年,接下来可咋整啊?”
看着那些国民党军队,都拿着枪站得笔直,但衣服破破烂烂的,棉花都露出来了。有的人手里拿的枪都弯了,好多零件都不见了,可他们还是守在边疆上,真的不容易。
四年里他们过得怎么样,真的很难想象。但可以肯定的是,他们过得一定不轻松,要不怎么会变成现在这个样子呢。
解放军领导对士兵们示意敬礼后,认真地回应:“新中国都成立了,以前的事就翻篇了。只要你们现在别跟新中国对着干,别做伤害国家和人民的事,咱解放军对俘虏都挺好的。更何况,你们在赛图拉这种艰苦地方守了4年,保卫边疆,哪是俘虏啊,你们是真正的国家英雄!”
这话说完,国民党驻守的士兵们眼泪就哗哗地流,嘴里一直嘀咕:“四年啦,这地方这么难熬,补给都没有,能撑到现在,全靠着那份保家卫国的决心,还有对家里人的牵挂。真怕没人来接班,现在看到你们,心里踏实多了!这地方没丢,交给你们啦!”
【三、赛图拉哨所交接】
解放军马上把赛图拉哨所那边的情况告诉了中央,中央回复说:“这些人是守卫边疆的英雄,不会因为他们曾经是国民党就忘了他们的贡献。先照顾好他们的身体,保证他们健康。他们想回家就回家,想继续待在部队,我们也会好好安排他们。”
国民党士兵们真的被感动了,跟解放军聊天时他们说,这儿被藏民叫“生命禁区”,离最近的县城要走好久好久,有15里呢!天气冷得要命,没啥植被,东西也特别少。一年到头就吃玉米糊糊,还吃不饱。更糟糕的是,天气变化快得吓人,太阳晒得人疼,风沙又大。
国党和解放军在赛图拉哨所完成了交接,五星红旗迎风飘扬。两边的人互相敬礼,表示尊重。这一幕被拍下来,还上了报纸呢!
下山路上,我们碰见了上百个坟堆,大小不一,挤得满满的。那国民党军官眼眶都红了,跟我们说:“这儿条件本来就差,第二年补给还断了,熬不住的人越来越多。一个连现在就剩我们8个了,其他兄弟都长眠在这儿了。”
这些解放军啊,看着眼前的坟堆,都恭敬地敬礼,然后才送他们下山。到了山脚下,还给了他们政府发的路费,和够吃的粮食,希望他们都能平安回家。
在这待了一阵子的解放军战士们,终于明白为啥这儿叫“生命禁区”了。白天晚上温差大得吓人,能有几十度呢!而且,这地方的氧气含量,比平地少了一半都不止。更糟糕的是,紫外线还特别强,比平地高出一大截。
这地方的解放军们可真是吃了不少苦头。不过,说到最危险的事儿,那还得是边防巡查时可能会碰上的各种意外。
解放军在赛图拉对面的冰河巡查时,意外发现了一位冰雕战士。因为春天来了,气温回暖,鸟儿们开始忙碌,啄出了战士脸上的好多洞。解放军战士们帮忙安葬了这位国民党兄弟,让他和战友们一起安息。
【结语】
说起赛图拉哨所,可真不简单!从清朝时左宗棠抬棺出征,收复新疆,建立这哨所,到后来清王朝、国民党,还有新中国的同志们接力守护,这都证明了咱中国人为了国家的安全和统一,是拼了命的!
就算四年没人来换班,粮食也不够吃,就剩下8个人了,但国民党驻边的士兵们还是坚守在赛图拉哨所,为了国家边疆,他们无私奉献,守护国家的安全。
中国地盘大、资源多,历史上总被外族打。为了保护边境、守住咱的国家,很多英雄都拼了命,用自己的血汗换来国家的安宁。这些英雄的故事大家都记得,他们的精神也得传下去,让更多人知道。
那个简单的赛图拉哨所,随着国家西部建设的进步,现在已经不用了,成了历史的一个标记,大家都可以去看看。但那些英雄的精神还在戍边的军人心里,一代代传下来。他们就在边疆,保卫着我们祖国的安全。这些军人,他们真的很棒!
现在咱中国,经济飞得快,科技顶呱呱,军事也给力!凭借这强大的综合实力,咱们中国稳稳地站在了世界舞台上,每个中国人都感到自豪,爱国之情更是油然而生。
每一代中国人都承载着独特的责任。现在的年轻人,你们要为咱们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去努力啊!别辜负了先辈们的奉献,也别愧对了这个时代的期待!咱们正在奋斗的路上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