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吕后杀死了刘邦很多儿子,为什么放过实力最强的刘肥?
创始人
2025-08-04 21:33:04
0

汉高祖刘邦是历史上知名度最高的开国皇帝之一,人们对刘邦的印象就是从小混混一直走到了人生巅峰。现如今看来,刘邦在当时能够笼络到很多人,这一点绝不简单,举个例子来说,当时的萧何是县吏,一个县吏为何会听从一个无名小卒的?

这说明当时的刘邦就有过人之处,可能史书对此记载的比较隐晦,人们一直没有发现,导致了人们认为刘邦是混混出身。在刘邦年轻的时候,也就是还没有遇到吕雉的时候,这时候的刘邦形象很差。因此当时的女人都不愿意嫁给刘邦。

虽然刘邦一直没有娶老婆,但是身边从来不缺少女人,此时就有一个曹姓妇人跟他做了好几年的“露水夫妻”,不仅如此,曹氏还给刘邦生育了一个儿子,只不过两人没有结婚而已。这个儿子也就成为了刘邦的私生子,也就是刘肥。

《史记·卷五十二》记载了“刘肥者,高祖长庶男也。其母外妇也,曰曹氏。”刘肥出生不久,刘邦就走运了,得到了沛县权贵吕公的宠爱。他娶了吕雉,后来有了漂亮的女儿,不久又添了一个儿子,这就是后来的鲁元公主和汉惠帝刘盈。

吕雉过门后,刘肥虽然表面上被当作嫡长子养大,但心里一直很不喜欢。恰恰相反,刘盈和这个同父异母的兄弟关系很好,这让刘邦很开心。刘肥虽然是家里的长子,却是私生子。因此,刘邦的长子刘盈,无论是在刘邦称王时,还是在西汉成立后,都始终是第一个登上皇帝宝座的人。

幸好刘邦照顾好了大儿子。由于他无法将江山传给他,他把齐国的发源地73座城市都给了刘肥。所有会说齐国话的人都成了他的臣民。对于后者来说,这是一个非常丰厚的“补偿”。齐国不仅幅员辽阔,人口众多,而且鱼盐资源丰富,经济十分发达。因此,自从刘肥成为齐国国王以来,他已经过了好几年舒适的生活。

然而,好日子并不长。刘邦死后,刘盈即位,刘肥的处境突然变得危险,几乎死亡。怎么了?原来,惠帝登基后,刘肥按规定到京朝圣,并接受了皇帝的宴请。小时候,刘盈和刘肥关系很好,所以在宴会上非常尊重他。他不仅让他坐在宴会的头上,而且像在民间一样,经常向他敬酒。看到这一幕,吕后非常气愤。

她认为刘肥傲慢自大,没有朝臣,不杀人不足以警告别人。正因如此,吕后下令人们准备毒酒毒死刘肥。刘肥对吕后的本性很清楚,知道既然她把自己当成“眼中钉”,她一定会除掉自己的。正因为如此,刘肥召集了足智多谋的谋士,帮助他找到一条保护自己生命的道路。

经过深思熟虑,内史给了刘肥一个计划:“听说太后疼爱鲁元公主,一直想帮助她恢复昔日的荣光和地位(鲁元公主嫁给赵王张敖为王后,后来因为张敖而被废,所以失去了自己的身份和荣耀)。因此,国王最好在封建王国中设立一个县,作为公主的汤沐邑,以此来博得太后的青睐,避免国王被杀。为了避免灾难,刘肥甚至把妹妹当成了母亲,这也是历史上一个有趣的故事。

但不管如何,吕后对刘肥这两项举动很是满意,并就此解除对他的杀心。刘肥有很多孩子,一生多子多福。官方史书上记载了九位王子。然而,与刘肥低调谨慎不同的是,他的儿子们叛逆,这让朝廷头疼不已。其次,刘肥和吕后的关系很好。

刘肥虽然是刘邦的私生子,但奇怪的是,据史料记载,刘肥从十岁左右就和吕后一起生活了。由于某种原因,他没有跟随他的母亲一起生活,而是把大部分时间都花在了刘邦和吕后的身上,他的父亲刘邦、继母吕后和同父异母的弟弟刘盈也有着良好的关系,所以他们之间有一定的情感基础,这也是吕后没有杀死刘肥的原因之一。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此... 导读:元朝末年,风起云涌,涌现出了许多枭雄式的人物,比如说朱元璋、陈友谅、张士诚等等,当时就有“(陈...
原创 从... 沈万三,这位从苏州起家的巨富商人,曾经富可敌国、名声显赫,却在明朝初年的历史长河中,迅速由盛转衰,最...
原创 岳... 前言 岳飞,南宋抗金名将,民族英雄,中兴四将之首,率领岳家军屡建奇功,曾一度收复中原失地,为南宋的国...
原创 后... 对于后人发现太监族谱推翻明朝“后宫丑闻”以及清朝篡改历史被证实这一观点,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来看: ...
原创 治... 历代王朝无论兴衰荣辱,都绕不开一个政治问题:贪腐。几乎没有哪个皇帝没杀过贪官,可见这是一个困扰了帝王...
原创 宋... 宋太祖赵匡胤算是历史上一位传奇的皇帝了,他文化程度不高,深知“马上得天下,以文治天下”这个亘古不变的...
原创 嫁... 在古代的政治舞台上,满蒙联姻成为了一道独特的风景。清朝时期,这种政治婚姻频繁上演,大量的公主和格格被...
原创 陪... 陪朱元璋打天下的34个人中,得以善终的4人通常指的是汤和、沐英、耿炳文、郭英。朱元璋没有杀他们,主要...
原创 原... 从13世纪初到元朝建立,强大骠悍的蒙古军队在成吉思汗及其继承者的率领下,以飓风般的速度和力量,以摧枯...
原创 朱... 朱元璋作为明朝开国皇帝,可谓是家喻户晓,沈万三作为明朝著名的富豪,也可谓是人尽皆知。 但“树大招风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