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文/李家读史(座右铭:每天垂直更新有关中国古代历史的原创作品,欢迎关注点击阅读)
昨天咱们讲了秦国大败楚国的鄢郢之战,今天咱们来讲一讲秦国灭掉赵国的这场战争。
嬴政在李斯、韩非等人的建议下,制定了统一全国的战略部署,决定在北翼重点打击赵国,首先灭掉韩国,打开东出的道路,然后一举灭魏控制中原之地,接着,调转矛头南下灭楚,最后消灭燕、齐两国。嬴政按照这一战略部署,开始了他长达十余年的统一战争。
公元前236年,燕、赵之间发生了战争,赵将庞煖率军攻打燕国。趁此机会,嬴政决定改变本来首先进攻韩国的策略,乘赵国攻燕、国内空虚之际,以救燕为名,派兵攻打赵国。秦国遣王翦、桓崎(又称樊於期)、杨端和率军进攻,连拔赵国九城,由此拉开了统一战争的帷幕。
公元前234年,秦大将桓崎再次带兵攻赵,夺取了赵国的平阳(今河北临漳县西)、武城(今山东武城县西)两城,杀了赵将扈辄,斩赵军十万人。第二年,桓崎又带重兵攻打赵国。这次赵国派李牧为大将军,在宜安(今河北高城县西南)大破秦军,桓兵败潜逃。
嬴政见一时还无法消灭赵国,于是把矛头转向了韩国,于公元前230年派内史滕率军北上,攻占韩国都城阳翟(今河南禹州),俘虏了韩王安韩国灭亡。秦在韩地设置颍川郡进行治理。
灭韩后,秦国重新把目光对准了赵国。公元前229年,秦国发兵大举攻赵。大将王翦率上党兵卒直下井陉(今河北井陉县),另一将领杨端和则率河间兵卒进围赵都邯郸。赵国派李牧、司马尚率全军抵御双方一直相持到第二年,秦军仍不能取胜。由于连年战争,再加上北部代地地震,发生了大面积饥荒,赵国的国力已相当衰弱。此时,赵国更大的隐患是赵王昏聩,对那个诬陷过廉颇的秦国间谍郭开宠信不疑。
秦国在战场上不能速胜,便又行反间计,重金贿赂郭开,使其诬告李牧司马尚谋反。这一计策很快奏效,赵王迁不作分析,马上派赵蓖及颜聚取代李牧。李牧为国家和军民着想,拒交兵权,继续奋勇抗秦。郭开暗中窥探,乘其不备之时,将他捕获杀害,并收回了司马尚的兵权。三个月后,王翦大破赵军,杀死赵蓖,俘虏了赵王迁及颜聚,攻取邯郸,赵国灭亡。赵亡后,公子嘉逃往代郡,自封为王,继续抗秦,直至公元前222年兵败被灭。
李牧深得士兵和人民的爱戴,在赵国有着很高的威望,是战国末年东方六国中最优秀的将领之一。他屡次重创敌军而未尝失败,显示了高超的军事指挥才能。他的无辜被害,使赵国自毁长城,终于导致了覆亡的命运使后人无不扼腕叹息。
每一篇文章都用心去写,因为历史是厚重的,历史的韵味是所有书籍中最让人着迷的,历史上的每一个事件,都是独一无二的,是无法重新来的,小编将从不同角度,加上自己的领悟和见解写出每一篇文章,愿在这里每天坚持分享自己的原创的优秀作品给大家,你的喜爱就是对我最大的支持!欢迎大家评论分享专属于你的意见或建议。
(声明:内容来自李家读史原创,严禁转载洗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