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条约》签订后,清英代表还曾转至广州,签订了其他屈辱条约
创始人
2024-11-01 11:41:02
0

原标题:《南京条约》签订后,清英代表还曾转至广州,签订了其他屈辱条约

公元1840年,曾经同为东西方世界核心的两大强国,即大英帝国和大清帝国展开了第一场武力对决——第一次鸦片战争。可惜的是,此时的清帝国已经病入膏肓;再加上有轻敌情绪作祟,导致清军很快就落入绝境。为了避免战事进一步扩大而动摇帝国根基,清廷选择与英方霸占和谈,于是双方便签订了臭名昭著的《南京条约》。

对于这段历史,不会有任何人对此感到陌生。但实际上《南京条约》的签订并没有为第一次鸦片战争画上句号,清廷随后还与英方签订了其他丧权辱国的附属条约。

《南京条约》存在争议条款,双方继续进行谈判

首先,我们不妨来回顾一下《南京条约》中,清英两国都曾议定了哪些条约。在对其进行梳理之后,就会发现《南京条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南京条约》规定,清廷必须割地,同时支付巨额的战争赔款,二者同为英方对清廷的"惩戒"。其次,清廷必须解除闭关锁国政策,将广州、厦门、宁波、福州和上海五个口岸对外开放,英国商人可以在这五个口岸自由贸易。这些内容并没有什么问题,虽然皆为不平等条约但内容都比较直观和清晰,不过问题就出现在接下来有关关税协定的条款之上。

《南京条约》进一步规定,此后英国商人在各口岸进行贸易产生关税时,税率由清英双方共同商定,这便为后来清廷进一步签署更多的不平等条约埋下了伏笔。

实际上在《南京条约》最初的版本中,英方并没有指定双方"协商关税"这一条款内容,原文翻译过来应当是"指定合理且公平的税率"。也正是因为如此,有声音认为《南京条约》中是不存在关税协定的问题的,这本身就是一种偷换概念的行为。

在清英代表签订《南京条约》之前,英方代表通过钻翻译过程的"空子",将清廷保存的中文译本的内容进行了修改,如此便有了所谓的"关税协定"问题。同时,清廷也确实是按照中文版本的内容进行履约的,那么这难道还能说《南京条约》与关税协定问题毫无关系吗?

双方签订《虎门条约》

即然《南京条约》中并未明确规定双方"协商关税"的税额具体是多少,那么双方就需要进行新一轮的谈判来解决尚未解决的问题。为此,清英代表于次年在广州签署了《五口通商章程》,即《虎门条约》。

《虎门条约》对通商问题进行了明确的规定,首先被写入条约中的便是清英"协定关税"的内容。同时,英国还获得了领事裁判权。一旦英国人在清帝国土地上触犯了《大清律》,清廷及各级司法部门则无权审判罪犯,必须移交给英国政府处理。

再者,英国还获得了片面最惠国待遇。如果其他国家获得了其他特权,那么英国人也必须获得相应的权力。最后,英国人还获得了可以在通商口岸居住和租赁土地的权利。

《虎门条约》的签订,意味着清廷再次承认了《南京条约》中有关关税协定问题的"合法性",并将其当作一项条约义务来履行。如此,海关调解税率并保护本国商品的职能便被极大削弱,对帝国海关部门的控制权也基本上落入了英国人的手中。

不仅如此,当英方将《虎门条约》和《海关税则》搭配起来使用时,便可以为英国商品能够顺利向清帝国倾销创造了良好的环境,也将清帝国进一步拉入了全球化的浪潮之中,打破了帝国在经济领域独立的现状。

双方额外签订《海关税则》,作为《虎门条约》的补充

在《虎门条约》生效之后,《海关税则》这一文件也同步宣告生效。该文件规定,只要未被列入这份文件中的商品,帝国海关在对其进行征税时只能按照百分之5的税率抽取。对此,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近代史系的赵俊教授在《五口通商与中国社会转型》一文中指出了清廷批准《海关税则》时的"心态":

(清廷)真诚希望英国人同意用一个具有包干性质的固定税率去反制地方政府、强势官员的胡作非为。他们想到了协议关税,因为这种方式最方便最省心,每种货物应该纳多少税都明白无误地写在条约里,双方因此减少了冲突和争执,地方政府和官吏不论怎样强势,也没有办法额外加税。

对于清廷来说,海关的税率自然是越高越好。这样不仅能够避免外国商品对本国商品所造成的冲击,还可以从中获取巨额财政收入。但是对于英国人来说,自然是税率越低越好,这样便更加方便自身向清帝国市场倾销更多的商品。

至此,《海关税则》的影响便显而易见了:税率被固定和降低导致清廷每年在关税上的财政收入愈来愈低。而财政收入的降低,意味着清廷财政的抗风险能力也进一步下滑。加上清廷还需要偿还各种战争赔款,这就对财政造成了更大的压力。

《南京条约》、《虎门条约》和《海关税则》三部文件虽然都指出清帝国的关税税率应当由清英双方"共同协定",但实际上清廷根本没有主动权。这三部文件都是在清帝国战败的情况下签订的,英方完全可以以此为借口向清廷方面施压,迫使清廷应允税率的变动。如此,《海关税则》早已经失去了公平可言。

当这三部文件正式生效之后,清帝国的闭关锁国政策其实就已经崩溃了。此前,帝国尚且可以做到自给自足,即便在与其他国家进行国际贸易之时尚且能够通过海关调整税率来保护本国商品,并赋予后者一定的生存空间。

但是自《海关税则》生效后,清廷已经无法阻止外国商品源源不断的输入帝国内部的各个市场,本土商品也逐渐失去了竞争力。久而久之帝国的财富将缓慢流向英国,对经济的控制权也将逐步减弱,最终彻底沦为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

参考文献:

【1】《五口通商与中国社会转型》,赵俊著

【2】《"经制"与"新增":五口通商时期清廷对海关夷税的管理》,陈勇著

相关内容

印尼对美国妥协,计划60天...
【文/观察者网 张菁娟】美国总统特朗普此前宣布对印度尼西亚征收32...
2025-04-19 10:09:37
“浙”里春茶飘香海外 今年...
春日到来,万物复苏,茶园里一片生机勃勃。茶农们头戴斗笠,身背竹篓,...
2025-04-19 07:08:02
扎哈罗娃:华盛顿毫不掩饰,...
【环球网报道】据塔斯社等媒体报道,俄罗斯外交部发言人扎哈罗娃17日...
2025-04-18 23:07:24
广交会见闻:参展旅游两不误...
来源:中国新闻网中新社广州4月18日电 题:广交会见闻:参展旅游两...
2025-04-18 21:03:41
外媒继续紧盯:中国停止进口...
【文/观察者网 齐倩】自中方反击美国关税政策,对美国进口液化天然气...
2025-04-18 20:08:26
原创 ...
时隔两年多,新一季“杜兰特去哪儿”的连续剧又要揭开帷幕了…… 两年...
2025-04-18 16:09:09

热门资讯

汉朝营救苏武时,顺带救回一个无... 原标题:汉朝营救苏武时,顺带救回一个无名小卒,多年后成为匈奴克星 题记 中原和...
丰臣秀吉与明朝大战前,为何不先... 原标题:丰臣秀吉与明朝大战前,为何不先解决德川家康?结果被他反扑 提及万历年间...
秦始皇陵该不该发掘?专家为何主... 原标题:秦始皇陵该不该发掘?专家为何主张“不要动” 作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位皇帝的...
赵国和秦国打了数百年,两国王室... 原标题:赵国和秦国打了数百年,两国王室居然是兄弟,秦始皇应该叫赵政! 秦国和赵...
1949年后,国军有哪些部队撤... 原标题:1949年后,国军有哪些部队撤到台湾,在台命运如何 大家都知道,自三大...
武圣关羽,见谁都叫匹夫,唯独这... 原标题:武圣关羽,见谁都叫匹夫,唯独这5人不是! 在三国演义中,关羽这个人物的...
马未都4件镇馆之宝:堪称国宝级... 原标题:马未都4件镇馆之宝:堪称国宝级,究竟值多少钱,一般不轻易透露 马未都4...
窦荣定曾孙窦孝谌有两女,嫡次女... 原标题:窦荣定曾孙窦孝谌有两女,嫡次女嫁给唐睿宗,一女李隆基养母 窦孝谌有墓志...
从《太祖皇帝钦录》入手看朱元璋... 原标题:从《太祖皇帝钦录》入手看朱元璋屠戮功臣时,晋王朱棡所起的作用 前言:《...
李自成的山海关之败,看似败在时... 原标题:李自成的山海关之败,看似败在时间的延误,实则败在战略判断失误 公元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