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奇怪的知识点:一江之隔,朝鲜有哪一些趣事,打破大家的认识
创始人
2025-08-04 19:02:23
0

说到朝鲜,大家都知道抗美援朝,电影也很多《长津湖战役》,

正在上映的《志愿军:存亡之战》等等。

还有读过的报道,《谁是最可爱的人》里那些朝鲜妈妈,这些都是50年代的事

我们讲一些现代朝鲜的趣事。

这是朝鲜脱北外交官,太永浩写的趣事:

一在朝鲜人民群众看到见金正恩,都会热泪盈框,热情如火激动向领袖拥去,好像很多人认为是有组织的政治任务,是真的吗?

其实人民群众是热情,激动向金正恩涌去,真的不是有组织的,也不是政治上任务,也不是为了宣传,是发自内心迎接领袖。

有人说这太假的,朝鲜日子不太好过,人们会埋怨金正恩,其实真的不能用我们的眼光来看朝鲜。

脱北逃到韩国的外交官太永浩出书说明,这个疯狂的现象背后有很特殊的原因。

原来朝鲜普通家庭如果有一张和领袖的合影,可以解决非常多的问题。

如果你的阶层地位很低,一张合照能帮你解决阶层问题。

如果你比较高的阶层,合照那就更有必要。

太永浩举两个例子说明

第一个是太永浩的父亲贪污建筑材料,在受到国家安全部门调查时,看到他父亲和领袖的合影后,态度立马转变,最后腐败调查就没有这回事,没有人再查下去了。

第二个是他的舅舅从外地过来看太永浩,在他家住一个晚上,但根据朝鲜的法律,任何人在没有批准的情况下私自留人住下是犯罪,自己的亲戚也不行。

当时被人民群众举报,人民班过来调查,看见他家父亲和领袖的合照后,连忙说没事没事,事情就解决了。

说起来有这些好处,如果是你会不会涌上去和领袖合照?如果底层家里粮食用品不够,你优先得到更多更好的。

和领袖合照好处实在太多,生活中等于有一张优待证,少很多麻烦,多很多便利,一般人要动你要考虑你是不是和领导有什么关系。

而距离领袖越近的合照,越有威力。

当金正恩出去视察。人民群众热烈拥向金正恩就是很正常的事,根本不用宣传组织,利益太大,不要小看人民群众的心思。

二朝鲜的人都要带领袖的像章,但外交官除重大事件可以不带特权,这也发生过很有趣的事。

当时还是金正日还在世时,朝鲜驻日内瓦的外交官实在不想在外国戴胸章,外面的风气比较随意,但不带会被别的官员举报,说不定很严重的政治事件。

他想一个办法,对金正日说:“领袖,我们外交官在国外,常去当地最便宜的超市买食品物品,带着您的像章,外国人一看就知道是朝鲜外交官,给您丢脸了,不然您就多批一些经费吧!‘

但是朝鲜那时受到制裁,没有钱,哪有外汇,但面对手下要钱,只好命令外交官可以不用带胸章。

三朝鲜领袖出行时,有一个细节,就是官员围绕着金正恩记录,这有什么秘密?金正恩什么懂吗?

讲到金正恩指导工作,西方人最不理解,因为他们觉得金正恩这么厉害吗?不可能什么都懂吧,外行如何能领导内行?

其中隐藏很多权力计谋:

很多电视画面上,上金正恩可以指导火箭发射,下可以指导母猪生产,好像无所不懂。

其实真不是乱说,因为秘书处把简报上报给金正恩知识点。

金正恩知道关键点,侃侃而谈,这样做可以让民众觉得领袖无所不能,这对民众的支持起很大作用。

第二点这些话可不是随便说过就算了,记录的人会汇总成一本决策录。

而且这些决策录会有人和指导过工作的负责人核对,说不定什么时候就会使出决策录出来,对比检查工作。

如果谁不认真,敷衍了事,金正恩的话没有照做,就是政治上的事件。

比如他说这地要建立食堂,没有那建的话,就会被抓起来。

如果金正日对某人不满,会让人拿决策录过来查询,有没有实地做。

有些细小的事很多人会不放心上,时间可以在十年后来对比,那不就把柄吗?比如一棵树要种,树死了,没补种。

这个人就不按领袖的指导办事。下场去劳动改造。

如果金正恩说错怎么办?

这个在政治上叫“勘正”,就要责任人去向金正恩说明,让领袖做出改变话语来。

这样的人一般来说是没有好下场。

这就有可乘之机。

比如一家工厂出口海鲜到中国,金正恩去视察,当地驻军对金正恩说,他们驻在海鲜工厂,却吃不到海鲜。

金正恩一听还得了,命令工厂负责人提供海鲜给军队吃。

但是这家厂出口为了交换建筑材料回来建房子的,给军队吃怎么出口?换不回建材房子没法建对吧,怎么办?

负责人事后不得不去“勘正”,结局去了劳改营。

朝鲜很多的趣事,那些脱北的外交官写了很多,有兴趣可以多介绍给大家。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1... 1259年十一月,正当忽必烈刚刚决定领兵北北归时,南宋右丞相贾似道第三次派人前来请求议和。忽必烈心想...
原创 新... 清朝入驻中原,经过两百多年的统治,让大家伙看到了一个辉煌的国度,日落西山。迟暮中的中国人,垂垂老矣,...
原创 久... 久加诺夫:1991年12月8日是白俄罗斯共谋犯罪日,当然,苏联的解体始于“主权大游行”。当时,我是少...
原创 残... 老舍先生所著的小说《断魂枪》中说:“月棍、年刀、一辈子的枪”。 长枪并不难上手,但很难学精。这是因...
原创 蜀... 蜀汉灭亡后,东吴在暴君孙皓的统治下,为何还能独撑17年?这一历史现象背后,隐藏着多重复杂而深刻的原因...
原创 孙... 孙权借荆州给刘备这一历史事件,一直是三国史中的热门话题。人们往往将孙权描述为一个受害者,认为刘备是“...
铁证如山!侵华日军日记详细记录... 在12月13日第11个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来临之前,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记者赴日本山梨县拜访历史学...
原创 天... 天亡蜀汉:若此四大名将有一人在成都,绵竹之战结局或将逆转 世人皆知蜀汉灭亡于司马昭的大军之下,却不知...
原创 诸... 三国时期诸葛亮文武全才,但其后代不仅功绩达不上,甚至还间接助攻成为亡国人。诸葛亮有两个儿子, 今天要...
原创 光... 副标题:清朝宗室王公选讲2-光绪帝亲爹,慈禧身边大红人,醇亲王奕譞如何从隐忍一步步到权力中央 (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