鲜为人知的“小胥吏”,才是玩转大清官场的能手
创始人
2024-11-01 11:40:57
0

原标题:鲜为人知的“小胥吏”,才是玩转大清官场的能手

中华帝国,一直以来都是地大物博,最让人惊奇的是,他总是能用一个很简洁的官员编制系统,去统治众多的人口。“官吏”这一词,众所周知,但是他真正的内涵,很多人都不了解。

“吏”在古代是指,代替天子官吏臣民,处理政务的人。但是从汉朝以后,“吏”的职能发生了变化,专门指一些小吏、差役。一句话概括,就是没有官位却在官府工作的人员,比如书吏,吏员,胥吏。

到了清朝时期,这群人被统一称呼为“书吏”,在京城工作的叫做“京吏”,在其他地方的叫做“外吏”。就是这群人,对大清朝廷的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有贡献,但是危害更大。

第一个危害,外吏可以左右清朝地方政务

清朝有一个管理,每一个官员赴任,都必须带两种人,一种是仆人,一种是幕僚。但是在地方上,“胥吏”根深蒂固,处理日常文书工作,就算新官想用自己人,去制衡他们,往往也会得不偿失,最终只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迁就他们。

根据历史记载,一个县城,“胥吏”的人数大约在200-1000名左右浮动,涉及到全国范围,大清时期,各地的胥吏总数高达170万人。

这些人不属于官员系统,朝廷不发俸禄,自然会引起腐败之风。

胥吏获取收入的手段有哪些呢!

1,收受贿赂。清朝时期,一些大户影响力超越衙门,经常能够免缴纳浮收,也能抓住衙门的把柄,逃避一些正规的税收。这群“胥吏”就是大户在衙门中的暗探。

2,变相搜刮。大户不缴纳的税收,胥吏的到好处,最终这些额度,就会被转移到百姓的身上。胥吏在执行收税的过程中,就对小户进行各种搜刮。

3,鱼肉百姓。胥吏做出坑蒙拐骗之事,是很常见的事情。

第二个危害,京吏手段更高

这个其实不用多说,京官和地方官,从内心中就会产生差别,外吏和京吏是一个道理。京吏胆子更大,经常打着替皇帝办差的名义索贿。

最常用的手段,有以下几种:

1,写信,京吏经常写信给一些地方官员,以皇帝的名义,进行敲诈勒索。

2,拖拉公务。一般情况下,不花钱,也能办事,但是时间不确定,也许会拖一年,也不能保证正确率和时效性,只能慢慢等。官场上都是人精,只要花钱,一切好办,尤其是官职补缺,打发胥吏这点小钱,根本不算什么。

3,招摇撞骗。尤其是官员补缺上面,油水大的地方,谁都愿意去,想去怎么办?那就必须花钱买通胥吏,给你暗中操作。

4,报销也有学问。这个在大清晚期,表现更加明显。李鸿章时期,淮军报销军费3000万两,需要交纳操作费接近40万两,这笔巨款到谁手里了?

“胥吏”为何腐败,为何劣迹斑斑?

说实话,胥吏扮演的角色,是他们腐败的根本原因。尽管他们在官场上很活跃,也在实际工作中扮演重要的角色,但是他们的社会身份,地位是十分的低微的。尤其是科举出身的官员,根本就看不起他们。

晋升没有可能,地位也不高,事情的干得再好,也是白干,因此胥吏从根上,就没有廉洁奉公的动力,最终将捞钱作为人生目标,改善生活的手段。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李... 李云龙犯了错误但没死,丁伟失踪后复出,孔捷历史原型结局如何? 铁三角的真相一段被误读的历史 198...
原创 李... 不夸张的说,秦始皇所有的功绩几乎都有李斯的一份功劳,可就是如此精明的他,为什么却在晚年被一个宦官算计...
原创 一... 前言 1957年12月的一个深夜,张云逸大将收到一封特殊的信。一名村干部被人欺负, 大将张云逸看后勃...
原创 是... 前言 中国历史上有两位超级败家的皇帝,一位是秦二世皇帝胡亥,一位是隋朝皇帝杨广。这是大家都认可的。毕...
原创 新... 1938年春,日寇铁蹄践踏华夏大地,山东、河南、安徽、江苏等省相继沦陷。在这危难时刻,新四军挺身而出...
原创 驳... 要对上面名题给予令人满意的答复,希望读者能够有耐心,我们首先必须搞清楚以下10个问题要点: 1.工业...
原创 上... 1949年8月,刚解放不久的上海呈现出一副百废待兴的模样。 市长的办公楼外,一个五十来岁的落魄男子正...
原创 唐... 唐太宗李世民治国初期,国家刚刚完成统一,百废待兴。 经过长达数十年的治理,国家经济发展达到了一定高度...
原创 建... 新中国成立之初,毛主席凭借高瞻远瞩的领导才能和对人民的赤诚奉献,深得亿万群众敬爱。然而,作为一国领袖...
原创 “... 赵括是一个争议性比较大的人物,可能他的争议性在现代比较大。比较主流的观点认为,赵括是纸上谈兵的典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