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武汉11月26日消息(记者赵玲)盘龙城与长江文明暨盘龙城遗址发现70周年学术研讨会11月26日在武汉举行,来自国内外的100余位专家学者参会,围绕“盘龙城及夏商考古新发现与研究”“长江文明与博物馆文化传播”“考古遗址公园建设与考古成果转化利用”三个主题展开研讨。
盘龙城与长江文明暨盘龙城遗址发现70周年学术研讨会现场(央广网记者赵玲 摄)
会上,中国古迹遗址保护协会理事长、国家文物局原副局长宋新潮表示,盘龙城遗址是长江中游地区最早融入中原历史进程的重要象征,促进了黄河和长江两大流域古代文明的交流发展。盘龙城遗址也是长江与黄河两大流域古代文明融汇的重要历史起点,对大众认识多元一体的中华文明形成与发展提供了重要实证。
据悉,盘龙城是商朝前期南方地区的一座中心城市,盘龙城遗址于1954年发现,并先后入选“20世纪中国100项重大考古发现”和中国“百年百大考古发现”。2024年底,包括盘龙城出土文物在内的湖北省博物馆通史陈列将全面开放。与此同时,2024年也是盘龙城遗址发现70周年、发掘50周年。
当天,《盘龙城:1995-2019》正式发布。《盘龙城(1995-2019)》共分5卷,包括田野考古发掘报告、景观与环境、玉石器研究、陶器研究、青铜器研究五个部分。在报告基础上,另立四卷,分别从景观与环境、陶器、玉石器、青铜器四个方面,对盘龙城遗址进行深入研究,对解读中国早期国家的形成与发展、长江中游文明化进程等,具有重要意义。
会议还宣布“商翼四极——商王朝地方文明特展”开幕。本次展览在盘龙城遗址博物院展出,由全国27家文博单位共同举办,展出代表性文物148件套。展览时间将持续到2025年3月9日。
此次研讨会由湖北省委宣传部、湖北省文化和旅游厅(湖北省文物局)主办,武汉市文化和旅游局支持,湖北省博物馆、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盘龙城遗址博物院、武汉大学长江文明考古研究院承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