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3月,江苏省民政厅携手省委党史工办、省文化和旅游厅等多部门,联合发布了全省两批200个红色地名。红色地名所蕴藏的红色文化,见证着中华民族百年沧桑,凝聚着党的光荣和辉煌历史,是江苏大地上的红色烙印,是革命精神传播的重要载体。为深入探索红色地名背后的党史故事,激励青少年赓续红色血脉,2024年11月20日,江苏师范大学公共管理与社会学院“红印流芳”实践团前往南京高淳区老街进行实地调研活动。
参观新四军司令部旧址,重温革命峥嵘岁月
高淳新四军司令部和驻淳办事旧址,作为新四军在苏南地区的重要活动场所,见证了新四军将士们在抗日战争中的英勇事迹和顽强斗志。调研队伍在旧址前集合,面对着这座充满历史底蕴的建筑,每个人的心中都充满了敬仰和肃穆。在旧址内部,讲解员为我们详细讲解了新四军在高淳地区的战斗历程和司令部旧址的历史沿革。从东进抗日的坚定步伐,到司令部在吴氏祠堂的设立;从陈毅将军的激昂演讲,到新四军到新四军纪律严明、秋毫无犯的崇高风范,每一位革命先辈的英雄事迹都深深触动着我们的心弦,让我们感受到了革命精神的伟大力量。紧接着,讲解员带领我们逐一参观了司令部的办公场所、会议室、宿舍等区域,通过珍贵的文物、图片和史料,使我们进一步了解了新四军将士们在艰苦卓绝的环境中,如何克服重重困难,为抗日战争的胜利作出了巨大贡献。调研尾声,我们有幸与讲解人员进行了深入的交流访谈。在交谈中我们获悉,红色地名的颁布不仅极大地提升了该景点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吸引了众多本地民众和外地游客前来瞻仰,还成为了中小学生研学旅行、大学生社会实践的热门选择,进一步推动了新四军事迹的传承与弘扬。同时,当地也在积极探索创新红色文化传播的新路径,通过唱响红色民谣、传唱红歌、编排红色顺口溜、组织红色戏剧演出等多种形式,让新四军的故事更加深入人心,为我们后续开展红色文化传播工作提供了宝贵的启示和有益的借鉴。
图为讲解员介绍新四军事迹
图为队员对讲解员进行访谈
寻访高淳老街艺术团,品悟红色戏剧传薪火
高淳老街艺术团,座落于江苏高淳区耶稣教堂内,历经十二载春秋,汇聚了四十余位才华横溢、热爱戏剧的艺术家。我们的到访受到了艺术团的热烈欢迎,他们精心编排并倾情演绎了多部红色戏剧经典,如《平原作战》《蝶恋花》《红灯记》等,为我们带来了一场视觉与心灵的盛宴。京胡激昂、马头琴悠扬、琵琶细腻,艺术家们以深情唱腔和炯炯目光,生动再现了革命英雄的英勇事迹和感人至深的情境,唤醒了我们内心深处的红色血脉。随后,我们的队员与艺术家进行共同表演京剧《杜鹃花》,向我们生动展示了柯湘被自卫军营救和带领自卫军粉碎地主武装的英勇事迹,现场观众无不闪烁泪光,无不沉浸于热烈的氛围中,无不被不屈不挠革命精神所深深折服。
随后,我们对艺术团团长进行了深入访谈。团长表示,以戏剧为载体的红色文化深受大众喜爱,高淳老街的戏马台常常座无虚席,各年龄段观众无不沉醉其中,展现了红色文化深厚的群众基础。然而,团长也提到,作为红色传承中坚力量的青少年群众对红色戏剧的喜爱程度明显低于老年群体。这启示我们,在未来的调研方向中,在注重发掘时代青年群体对于红色文化的传承,积极创新戏剧表演形式,以更加贴近青少年审美和兴趣的方式,吸引并激励他们积极投身于红色文化的继承与推广事业之中。
图为艺术团成员向团队表演戏剧
展望明天,团队将继续前往江苏其他地区的红色地名实地调研,依托各地文化资源,深入挖掘红色故事,传承弘扬革命精神。在此基础上,探索红色文化与戏剧的有机结合,助力新形势的戏剧表演,让红色基因在新时代绽放更加璀璨的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