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中,少尉排长林孝祥正在长江中布雷,深夜江水发光,他正防备日伪军出现,突然左臂被咬了一口,感到钻心般疼痛。
林孝祥来不及多想,本能地把胳膊一甩,好像一条蛇被甩出去,他忍着疼痛继续布雷。他感觉以前被黄腊丁的刺蛰过,明显不是那样的刺痛感。
林孝祥于1919年10月出生在福建闽侯荆溪镇桐口村,1935年,报名参加马尾海军水兵训练营,成为国民革命军海军一员。全面抗战爆发后,海军奉调北上,林孝祥被归建到了第三战区,编入海军水上布雷队,编制为第三战区第2总队第1大队布雷队,任布雷员。
第2总队的总队长是福建建瓯人刘德浦。在湖南常德水雷制造厂实习后,林孝祥随部队开赴安徽芜湖布雷第一线。
林孝祥所属第1大队在长江布雷,一颗雷300磅,要两个人拾,四个人换。布一颗雷,有的很快,有的在水面上,有的在水面下。为了保密和安全,一般是晚上布雷。当时形势很危急,而且任务很急。每次布雷部队一声令,全体战士都要下水布雷。
林孝祥感觉,对于布雷队员来说,潜水是基本功。有时候布雷时间一长,大半个晚上都要在水里。夏天还好,寒冬腊月、下雪也要下去,人都冻僵了。
1939年12月,时值寒冬,江水冰冷刺骨,林孝祥和战友们个个光着上身,身穿短裤,潜入水中布雷,身体都被冻僵了。林孝祥正逢感冒,他坚持完成作业,被拉上岸时,人已半昏迷,身体已冻僵,经抢救,三个月后身体才恢复。
林孝祥感觉,在长江里冬天冷水里长时间浸泡,全身每个关节都会痛。关节炎、骨痛,这些小病搞得他们走路很不方便。1940年,林孝祥被提任为少尉排长。
布雷队员的危险,不仅仅寒冷,因为布雷队员的战斗环境十分恶劣。在春夏的水中也要小心水蛇。1941年夏的一天夜晚,林孝祥正和战友们在芜湖一段长江中布雷,深夜江水发光,他同时正防备日伪军出现,突然左臂被咬了一口,感到钻心般疼痛。
林孝祥本能地把胳膊一甩,好像一条蛇被甩出去,他忍着疼痛继续布雷。他知道长江水蛇大多是无毒蛇,但也有的有神经毒,每条长25~70厘米,林孝祥在黑暗中碰到水蛇,引起它的攻击。待回到岸上查看伤口,左臂已经被咬出了红色血印,很快左臂出现溃烂,经过一段时间消毒才好转。
春夏季节的水蛇,富有攻击性,它一会儿咬这个,一会儿咬那个,就像有鱼乱撞。一次林孝祥还摸到了一个滑腻腻的东西,大约一尺多长,被他远远甩开,不知是水蛇还是刀鱼。
林孝祥感觉比水蛇更可恨的,是日伪军和汉奸。为了阻止日本海军沿长江进犯,布雷队沿江布置了很多水雷,对日军造成很大威胁,每年都炸沉敌人运输船和军舰几十艘,日军恨之入骨。因此布雷队员一旦被抓,就是死路一条。
1943年春,在湖北虎口,林孝祥和布雷小分队的行踪被汉奸告密。结果,日本鬼子派飞机、马队、伪军来追击。二三十人被敌人围攻,大部分被打中牺牲,没有人投降,林孝祥和几个战友被子弹击中,顺江漂到了对岸,被老百姓藏匿起来,幸免于难。
作为负责布雷的水军,到了危难关头,林孝祥也参与地面作战。1944年,在浙江金华,中日两军江边激战,林孝祥和布雷队全员都抱着一枚水雷,一旦路上部队顶不住了,他们就与日寇同归于尽,后在援军的帮助下,打退了日军。
随时的死亡威胁,并没有挡住布雷队员的脚步,湖南、安徽、湖北、浙江等地,都留下了林孝祥和战友们的足迹。
从1937年至1941年5月,仅在长江中下游水域,中国海军布雷就击沉日军舰船399艘,迫使日军减少在长江上的活动。林孝祥先后获得两枚海军抗战勋章,都是他在布雷队所获得的。
1945年抗战胜利,当年从马尾海军水兵训练营出来的战友大部分都牺牲了。林孝祥所在部队奉命接收日本海军,他们到上海接收一个日本的运输舰"晋安号"。
林孝祥和战友们被派遣到南沙群岛驻守边疆,继续抵御外敌侵略。在南沙群岛,林孝祥驻扎了近一年半,于1947年被编配到信阳号军舰上。不久,林孝祥请假探亲,和闽侯一位姑娘喜结连理,再未返回部队,一直在家务农。
2015年9月18日,闽侯民政部门的工作人员带着纪念章,来到林孝祥家中。林孝祥已无法走路,他执意让家人半抱着把他扶起来,当工作人员把国家颁发的抗战胜利70周年纪念章挂在他脖子上时,老人家流下了热泪。这一幕闽侯县电视台当晚和次日连播了三次。每次,老人都要求家人扶他到客厅看,而92岁的妻子,也流泪不止。林孝祥说:"日本侵略我们的时候,每次去战场都是抱着今天去了就没有回来的决心"。2016年4月,抗战老兵林孝祥去世,享年97岁。